朱愛萍
十九大召開以來,原州區依托六盤山400毫米降雨量工程項目、環固原市區“U”型生態屏障建設項目,天然林保護和三北建設工程等建設項目,先后啟動了中莊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沈家河濕地外緣區生態修復工程、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工程、美麗鄉村建設等工程。累計完成營造林57.21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0.45萬畝,退化林分改造及補植補造36.76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16年的14.82%增加到2019年的18.2%,森林草原由數量擴張逐步向質量穩定方向發展。
一、十三五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1、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林業產業
2016年啟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建設工程,特別是2018年固原市委、政府提出“四個一”林草產業規劃實施以來,啟動“百村萬戶”工程建設,通過采取示范帶動,機關幫村、幫扶責任人到戶、義務植樹等形式,共在132個行政村34981戶群眾栽植蘋果、紅梅杏、桃、李、梨、大果榛子、花椒、櫻桃、雞心果等9個經濟林樹種,完成庭院經濟林建設12000畝。
2、強化自然資源管護,強化森林防火建設
2016年投入2000多萬元,建設森林防火遠程指揮中心一座,建設防火遠程監控塔26座,監測覆蓋面積60萬畝。實現所有重點林場森林防火晝夜不間斷監控,成為森林消防大隊、生態護林員隊伍之后的又一科技管護新軍,為保障來之不易的生態環境注入了科技力量。使全區127.8萬畝林木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森林火災的預防和撲救能力顯著提高,防火基礎設施和重點火險區建設得到加強。
3、依托生態脫貧政策,管好護林員隊伍
2016年國家啟動生態護林扶貧政策后,為徹底解決占位不在崗,不履行生態護林員管護責任的問題,及時制定的《原州區生態護林員管理辦法》,給生態護林員劃定責任片區,簽訂管護協議,通過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對不履行工作職責的生態護林員及時進行清退和補錄。截止2019年原州區聘用生態護林員1800名,每年每人給予1萬元勞務費,合計補助資金1800萬元,近1000名建檔立卡戶生態護林員先后脫貧致富。
4、提升林業致富比重,擴大林業就業渠道
通過經果林、新興經濟林等林業工程的實施,原州區農業生產結構也隨之逐步調整,由原來單純的糧食作物種植向經果林產業、藥材等林下經濟及草畜業方面傾斜,出現了農、林、牧全面發展的農業產業優化經濟結構模式,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6年的7296.1元增加到現在的2019年的11040元。實施草原生態補獎118萬畝,草原生態累計補助資金4420萬元,使3.5萬戶農牧戶73.5萬人次受益。
二、林草產業發展瓶頸問題
1、森林草原質量不高
原州區林業草原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原州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林草覆蓋度不斷提高,但原州區的森林草原質量不高,特別是“十三五”之前,造林以檸條為主的灌木林居多、純林面積大,森林撫育跟不上,導致原州區林分質量不高。
2、造林補助資金偏低
由于原州區氣候干旱,特別是夏季持續干旱,缺乏新造林地撫育、管護資金,影響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
3、苗木市場飽和
2016年以來,固原及周邊市縣老百姓自發育苗,致使原州區苗木市場出現供過于求的飽和狀態,苗木價格持續下滑,一定程度影響了育苗農戶的受益。
三、原州區“十四五”林業草原發展思路與目標
1、“十四五”發展思路
以增加國土綠量、提高林草綠質、提升生態綠效為總攬,以生態保護、生態修復、生態惠民為重點,依托天然林資源保護、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草)、六盤山重點生態功能區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區域造林綠化、“四個一”林草產業試驗示范等工程,進一步夯實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用創新的思路和務實的舉措推進原州林業生態建設邁上新的臺階。
2、在森林草原資源增長上
加快推進綠色城鎮化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進程,加強義務植樹及四旁植樹,到2025年使原州區森林覆蓋率增加到21%,城鄉率化率達到35%以上,使生態環境明顯好轉,全區城鄉綠化水平普遍提高。繼續實施退牧還草工程,加大天然草原生態修復力度。做好5萬畝退化草原補播改良和10萬畝毒害草治理,提高天然草原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提高5個百分點。
3、在林業草原產業發展上
通過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加快培育優勢特色林產品基地,發展林業產業化經營,大力培育新的林業經濟增長點,盡快提高林業總產值,通過林業產業化工程的實施,有效推進特色經濟林基地建設。培育壯大林木種苗產業,為造林工程奠定堅實基礎。
4、在森林草原資源管護上
繼續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森林資源管護和國家級重點公益林補償工程,將原州區重點區域林地納入國家級重點公益林補償范疇,至2025年使原州區重點公益林補償面積達100萬畝以上。全區林業有害生物監測率達95%以上,成災率控制在12‰以下,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8%以上,森林火災受害率穩定控制在1‰以下,違法違規毀林案件查處率達到98%以上。并加大草原鼠蟲害防治工作。做好天然草原鼠害70萬畝和蟲害30萬畝的防治工作,使草原生態進一步恢復。
5、在林業草原科技推廣上
到“十四五”期末,優質壯苗使用率達90%以上。林業適用技術及抗旱造林技術在適宜地區的推廣率達到70%以上,林業技術標準執行率達到85%以上,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別提高到85%以上和70%以上。力爭使林業科技得到全面推廣,林業建設技術含量大幅度提升。
(作者單位:756000寧夏固原市原州區林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