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新中
河南省是產糧大省,小麥是當地的主要糧食性作物,在保證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現代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市場對小麥需求量不斷增加,但農業結構調整不斷加快,適合小麥種植的土地呈現逐漸縮小趨勢,怎樣更好的解決種植面積和需求之間的矛盾,就成為現階段我們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
一、小麥種植技術要點
1、精選小麥品種
在小麥生產過程中,不同的小麥品種適合不同的氣候環境和不同的種植制度。同時不同的小麥品種抗病能力,生長周期也存在一定差異性,因此在小麥品種選擇過程中,一定要綜合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種植制度,優選高產穩產,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較強的優質小麥品種。只有保證小麥品種的適應性,才能夠確保小麥獲得高產穩產。目前在河南省正陽縣推廣應用較好的小麥品種,主要包括了西農979,百農4199,百農207,懷Ill916,周麥30,周麥36。
2、優化耕作模式
小麥種植過程中應該重點考慮工作方式的優化問題。現有的工作方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科學輪作,另一個是精耕細作。要結合小麥的實際生產特點,避免連續多年在同一個地塊種植小麥,確保土壤有充足的肥力,這樣能夠實現小麥高產穩產。另一方面在播種之前應該對種植地進行有效的整理選擇,選擇使用大型的機械設備對種植地進行翻耕作業,翻耕深度通常控制在25~30cm,以打破犁底層為主,通過有效的翻耕處理,能夠熟化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最大限度地促進小麥高產穩產。在整地之前還應該科學選擇種植地,要確保小麥種植地地勢較高,通風良好,排灌方便,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疏松多孔,有利于小麥根系的縱深化生長。結合整地還需要做好基肥的追施工作?;蕬搱猿忠杂袡C肥為主化肥為輔,一般每畝追施完全腐熟的有機肥2000~2500kg,氮肥15kg磷肥,鉀肥各10kg。
3、精量播種
小麥播種之前,應該做好科學的選種拌種工作。有條件的種植戶在播種之前還需要進行一次發芽試驗,確保小麥種子的發芽率達標。結合田間病蟲害的發生情況以及地下害蟲的危害情況,選擇相應的藥劑,對小麥種子進行藥劑拌種,預防苗期病害,保證小麥出全苗培育壯苗。小麥包衣可以選擇使用40%的辛硫磷50g或者2%的立克秀濕拌劑或者2.5%的適樂時種衣劑兌水4kg,拌種40kg小麥,悶種4~6小時之后晾干播種。在小麥播種過程中,土壤的溫度,種植的密度,播種的深度,都會對種子的發芽和出苗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4、田間管理
在入冬之前一定要做好田間的巡查工作,查看田間出苗情況,對于缺苗較為嚴重的地區,可以選擇同一個品種的小麥,及時進行開溝補種,或者從稠密地區移栽小麥苗進行補中補中,結束之后要灌溉一次透水,確保田間的基本苗數量達標。為了避免雜草搶奪土壤營養,在入冬之前還應該做好田間除草工作,結合田間劃鋤做好人工除草。對于田間雜草數量較多的,應該結合雜草的種類,選擇相應的除草劑進行噴霧防治。小麥進入11月中下旬之后,結合田間的墑情及時灌溉一次透水,為小麥正常越冬奠定堅實基礎。第2年拔節期到孕穗灌漿期要做好田間的灌溉施肥工作。拔節期小麥施肥應該結合田間小麥苗的生長情況和田間墑情,對于生長較為旺盛葉子濃綠的小麥苗可以推遲施肥時間,一般在小麥拔節中后期進行施肥。對于田間小麥苗生長較為瘦弱,葉子發黃的,應該及時進行灌溉施肥,確保田間達到標準的分蘗量。在小麥進入生長中后期之后,還應該做好葉面施肥工作,使用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和1%的尿素溶液,提高葉子的光合作用能力,保證小麥能夠積累更多的有機物質,預防干熱風和倒伏。每次田間施肥時還需要做好一次灌溉工作,確保田間墑情事宜。
二、病蟲草害防治
1、農業防治
小麥種植過程中會遭受到多種病蟲害的威脅,為了保證小麥產量和品質,在種植之前必須要制定完善的防控措施。在播種之前一定要進行嚴格的病情調查,掌握本地區小麥病蟲害的發生特點和流行態勢,結合具體的病蟲害落實相應的預防監測工作。一方面要科學選擇小麥品種,保證小麥品種抵抗能力照常,同時還應該制定合理的輪作制度,這樣能夠有效防范各種土傳病害的傳播流行。在日常還應該加強病蟲害的監控力度,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動態化的病情監測,及時了解和解決田間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在小麥種植過程中還應該做到科學施肥,合理追施氮肥,避免氮肥施入量過多造成小麥徒長。控制田間的濕度和溫度,控制合理的定植密度。
2、藥劑伴奏
通過加強小麥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能夠有效削弱小麥生長期間病蟲害所造成的影響。小麥種植初期應該落實嚴格的防控制度,最大程度的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幾率,通過藥劑拌種提高種子的抵抗能力,降低各種苗期病蟲害的發生率,提高小麥的抗災害程度。
3、化學防治
小麥生長發育階段常見的病蟲害主要有紋枯病、銹病、葉枯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蟲、吸漿蟲。藥物防控過程中,應該嚴格落實一噴三防制度。小麥返程到拔節期可以選擇使用30%的甲苯丙環唑30毫升+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麥健50毫升混合噴灑,防控小麥紋枯病和蚜蟲。進入4月上旬之后,每畝使用40%的戊唑醇30g+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對水30kg進行噴霧,防治銹病、白粉病、蚜蟲、吸漿蟲。在小麥揚花期,每畝選擇使用40%的戊唑醇30g+高效氯氰菊酯40毫升+磷酸二氫鉀200g,對水30kg進行噴霧防治赤霉病、葉枯病、小麥粘蟲、小麥芽蚜蟲、干熱風等。小麥進入返青期之后,應該做好田間雜草的防治工作,及時拔出田間的野雜麥。
(作者單位:463600河南省正陽縣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