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肯·吾斯曼
加快農業田間作業標準化,能夠有效規范農機田間生產,保證先進農業機械設備的應用效果,確保生產安全,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首先分析了農機標準化作業的作用,然后論述了具體的作業技術要點,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一、農機標準化作業的作用
1、規范農業生產,促進農業升級換代
在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規范各個環節的技術標準,嚴格推行標準化生產,能夠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農業整體效益,促進農業種植行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生產水平的顯著提升,增加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最終推動農業產業升級,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2、轉變農業科技成果,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機標準化作業有著一套完整嚴格的作業要求,具有強制性的作用,他對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行為和理念以及管理方式進行了有效規范。通過加快農機標準化作業技術的推廣應用,有利于將一批先進的農業科技成果轉變成實實在在的生產力,保證各項技術指標達到相關標準。同時依據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通過制定標準化的強制要求,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發揮技術效應,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農作物生產過程中,通過制定田間農業機械設備的作業標準,可以將影響農業生產的各種因素,各個技術環節進行有效的綜合分析和有效匯總,并將各項技術環節進行科學合理的組裝,從而達到最佳的投入,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農田的產出率,達到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二、福海縣農機標準化作業技術要點
1、播種作業的標準化
首先,機械設備調整。機械標準化播種作業之前需要準備好各項機械設備,要依據播種作業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種盤,調節好播種器。機械設備在更換種子或者播種盤時,必須調整好選種器的大小。小顆粒種子對應小數字,大顆粒種子對應大數字。同時還應該對種子限量器進行有效的調整,確保不會因為進種量過多而造成排除器被堵塞。特別是在進行坡地播種或者小顆粒作物播種時,尤其是需要做好種子限量調節器的調整工作。同時還需要更換好鏈輪,調整好播種量和施肥量。結合農作物的種植情況,調整好播種行距和株距。進入播種作業之前,還應該調整好機械設備的限深輪和液壓懸掛中心拉桿,確保播種機左右前后達到水平狀態。檢測好田間土壤的實際情況,結合土壤情況,調整好排種設施單體壓力,檢查播種機的連接部位是否牢固,是否安全;其次,田間標準作業。在機械化播種過程中,應該確保播種深度一致,種子分布均勻,下籽均勻達到田間農藝生產要求。通過依托GPS作業導航系統,明確機械設備的行進速度和行進方向,確保播種到頭到邊播種整齊。
2、田間管理標準化
首先,中耕機械設備的準備。在田間中耕處理之前,應該準備好中耕機械設備。中耕機架要保證完整牢固,主梁平直,各種深松起壟部件全面,各種卡拴鏈接整齊。并做好中耕深度和行距的靈活調整工作,確保機械設備的懸掛裝置齊全,連接牢固,起落靈活;其次,中通作業質量標準。中耕作業一般在農作物的苗期進行。通常情況下第1次中耕應該在幼苗第1~2片復葉展開前進行中耕作業,中耕深度控制在20~25cm,作業標準以不起粘條,不端壟,壟體不松動為主。第2次中跟一般在農作物生長到4~6個葉片,根系生長良好時進行,選擇使用深松尺干帶翼型尺進行中耕除草,中耕深度通常控制在25~30cm。結合田間土壤墑情以及降雨量和農作物的生長情況,考慮是否進行第3次中耕。在農作物生長過程中一般結合第2次中耕可以進行適量的追肥,追肥位置一般在植株一側8cm,深度控制在10cm,每畝追施尿素10kg。農作物封壟之后不需要進行正規處理,否則會傷害到地上植株的生長,不利于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在進行中耕處理過程中,應該確保中耕深度一致不能夠掩埋幼苗,不能夠壓苗,每一次中耕除草率控制在80%以上。搭配GPS作業導航系統,確保中耕方向不偏離,不壓苗不埋苗,每次中耕的燒苗率控制在1%以下。在中耕處理過程中,應該確保行距一致,不偏不漏耕。行距誤差控制在±1cm,保證地頭中耕整齊一致;最后標準化噴藥作業。在農作物噴藥過程中,可以選擇使用3230或3300機械噴藥機,該機械設備搭配了6.7L的電控柴油發動機,額定功率在161KW以上,藥罐容積在3028L,比同類型的機器容量更大,噴藥時間更長,作業面積更大,機械設備的利用效率更高。整個機械的噴桿長度達27.4m,能夠覆蓋48~213cm內的農田,他能夠為田間噴藥提供極大的作業方便。這些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噴藥方式主要是脈沖電池閥,具體的噴藥量,行走速度壓力都是根據微電腦自行選派,具有操作簡便,操作簡單的特點,適用性更好,精確度更高。
3、收獲作業的標準化
結合不同的農作物,選擇不同的農業機械設備,對于玉米,小麥等農作物,應該選擇使用聯合收割機作業,要確保機械設備的損失率不超過2%,破損率不超過3%。而對于棉花、甜菜等農作物,應該選擇指定的農業機械設備進行收獲。有條件的地區在農機設備上可以搭載GPS作業導航系統,依托導航系統能夠明確農作物的行距具體位置,確保農機收獲的科學性,合理性,避免造成過大的農作物損失。
綜上所述,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實現農機標準化作業能夠推動現代農業的發展。而現代農業的發展又能夠進一步推動農業機械標準的提高,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帶動。因此在今后農業生產過程中,就需要我們始終堅持標準化農業操作技術,并不斷完善相應農業機設備,實現農機和農業的高效融合,最終推動農業現代化早日實現。
(作者單位:836409新疆福海縣齊干吉迭鄉農業(畜牧業)發展服務中心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