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近年來,隨著生豬養殖產業不斷向著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豬傳染性胃腸炎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趨勢,造成的危害日趨嚴重。每年冬春季節是仔豬生產的高峰期,也是豬傳染性胃腸炎發生高峰期。為了降低豬傳染性胃腸炎所造成的危害,就需要養殖戶提高重視程度,進行認真細致的養殖管理,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保護養殖場的易感群體,以此來促進生豬養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流行特點
豬傳染性胃腸炎屬于一種過濾性病毒,該種病毒只會侵染豬,不會造成其他動物的感染。由于該種病毒性傳染性疾病的高度接觸性和高傳染性。臨床上豬傳染性胃腸炎的發生流行和養殖場的衛生管理有很大聯系。由于很多養殖戶對衛生重視程度不高,導致整個養殖環境惡劣,進而給多種病毒的繁殖生長提供條件,造成豬傳染性胃腸炎的傳播流行。很多養殖場不能夠做到及時清理糞便,及時排出有毒有害氣體,造成空氣污濁,污水橫流。另外喂養不科學也是造成各種病毒傳播流行的一個主要原因,在仔豬養殖管理期間,飼料當中的蛋白質含量過的高,或者向豬群投喂發霉變質的飼料,造成豬群身體抵抗能力下降,從而給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的發生流行提供條件。臨床上豬傳染性胃腸炎爆發流行具有一定的季節性,往往爆發流行于每年的冬春季節,夏秋季節發病率較低,通常不會造成嚴重死亡。
二、臨床癥狀
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的潛伏期相對較短,豬群受到病毒侵染18~72小時就會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癥狀,并且病毒傳播速度較快。通常情況下,先是在養殖場的哺乳仔豬群體當中傳播流行,大多數患病豬都會表現出嚴重的嘔吐腹瀉癥狀,先是出現嘔吐,隨后出現腹瀉,檢查糞便能夠發現內部存在很多黃色或者白色沒有消化的凝乳塊,糞便具有特殊的腥臭氣味。1日齡以內的哺乳仔豬受到病毒侵染之后,病死率高達100%,隨著豬年齡的增加,發病率和致死率均呈現下降趨勢,一般20日齡以上的仔豬死亡率幾乎為0,但是會嚴重影響到豬群的正常生長發育,使得養殖場的淘汰率顯著升高。成年豬受到病毒侵染之后,大多不會表現出明顯臨床癥狀或者表現出輕微臨床癥狀,有的患病豬表現為采食量下降,并表現出輕微的嘔吐腹瀉癥狀,一般在強化護理,5~8天之后能夠恢復健康。哺乳階段的母豬受到病毒侵染之后,主要表現為泌乳量下降,體溫顯著升高,嚴重的會造成泌乳停止。妊娠階段的母豬受到病毒侵染之后,極少數會出現流產現象,能夠正常分娩。
三、病理學變化
觀察病死豬的尸體,大多數病死豬都呈現嚴重的脫水現象,體表皮膚蒼白無光澤。解剖能夠發現大多數病死豬存在明顯的胃腸炎癥狀,特別是對于3日齡以內的哺乳仔豬病死之后,小腸當中會蓄積有大量黃綠色或者白色的液體,并且在液體當中會加雜很多沒有消化的泡沫狀凝乳塊,腸壁呈半透明狀嚴重擴張。大多數病死豬的胃部黏膜潮紅充血,并且伴隨明顯的出血癥狀,由于消化能力逐漸下降,在胃底會存在少量沒有消化的凝乳塊。通過對空腸進行解剖并使用氯化鈉充分沖洗,放置在低配顯微鏡下,能夠看到細胞呈現明顯的萎縮變化,腸溶膜顯著變短,萎縮脫落。
四、實驗室診斷
采集病死豬的典型病變組織帶回實驗室之后,首先進行細菌學檢查,沒有發現被染色的致病菌,也沒有發現在幾種培養基礎上生長出致病原。結合患病豬的具體流行情況,懷疑是某種病毒感染引發的腹瀉癥狀。隨后采集病死豬的空腸黏膜組織,用生理鹽水充分漂洗之后,選擇使用豬流行性腹瀉熒光抗體、豬傳染性胃腸炎熒光抗體、豬輪狀病毒熒光抗體,對腸黏膜組織進行充分的染色處理,染色一段時間之后干燥處理,放置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能夠發現經豬胃腸炎病毒熒光抗體染色的細胞呈現特異性的熒光變化,其他兩種病毒沒有出現特異性的眼光變化,由此可以判斷并量當中存在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
五、防治措施
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可以采用中西藥手段進行聯合治療。西藥主要以抗病毒預防激發感染為主要治療原則。患病豬肌肉兩側分別注射病毒靈注射液和黃芪多糖注射液使用劑量分別為0.1mL/kg體重,每天一次,連續使用三天為一個療程。另外患病豬灌服慶大霉素,每頭豬使用8萬IU,每天兩次,連續使用三天為一個療程。對于存在嚴重嘔吐癥狀的患病豬,可以注射5mL的維生素b1注射液。對于存在明顯脫水癥狀的患病豬,每天口服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每次使用20mL,每天使用5~6次,直到病情痊愈。中藥可以選擇使用栗殼、百草霜、澤瀉、砂仁,使用量分別為20g、20g、12g、12g,混合之后研制成粉末,每頭豬按照1g/kg體重灌服,每天一次連續使用三天為一個療程。采用中西藥手段聯合防控5~7天之后,養殖場的病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日常養殖管理期間一定要落實嚴格的疫苗免疫接種制度,選擇使用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豬輪狀病毒三聯滅活疫苗,25kg以下的豬每頭使用1mL,25~50kg的豬每頭使用2mL,50kg以上的豬,每頭使用4mL。日常要做好養殖場的管理工作,強化圈舍通風換氣,及時清理糞便等各種污染物,堅持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一旦發現患病豬單獨隔離,避免病毒進一步擴大蔓延。
綜上所述,隨著消費者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高品質豬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也就直接促進了規模化生豬養殖產業的發展。但在規模化生豬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豬傳染性胃腸炎高發會嚴重影響到哺乳仔豬的正常生長發育,使得養殖場面臨較大經濟損失。為此就要求養殖戶采取必要措施,切實提高養殖管理水平,通過定期衛生消毒,定期疫苗免疫接種,更好的提高豬群的身體抵抗能力,切斷致病原的傳播途徑,降低豬傳染性胃腸炎的發生。
(作者單位:233240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池河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