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與此同時,人們也更加追求綠色健康的生活。由此,市場對高質量水果的需求與日劇增。為滿足市場需求,我國各個地區大力推進果樹種植技術發展,并因地制宜地加強果樹栽培管理。本文主要以蘋果樹為例,討論果樹栽培的技術討點與管理措施。
一、果樹種植技術要點
1、選種
果樹品種是否具有優良表現性狀、是否與地方實際氣候環境相適應,做好選種是關系到水果的產量與質量。一般而言,地方育種部門都會培育出特定的果樹品種,并進行大力推廣。在選擇果樹種子的過程中,選擇顆粒飽滿、色澤明亮的種子,密植高產果形果色優良、甜度高、季節性強。干粒、癟粒、蟲粒不能要。必要時,運用人工或化學手段對其進行有效處理,以免后期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就蘋果而言,如果是冬播砧木種子,,要在冬季提前對砧木種子進行層積處理,才能保證第二年春季正常播種萌發,正規管理當年培養花芽可二年結果三年大幅增產。
2、選地、整地
土壤環境是否與果樹生長習性相適應,直接影響水果產量與質量。所以,選地是十分重要的。蘋果樹的生長溫度是年平均氣溫在12.5~14.5℃之間,冬季最低氣溫在零下18℃以上適宜,蘋果樹喜歡土層深厚、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土壤酸堿度以微酸性到微堿性為宜(PH值在6.5~7.5之間),保水性好的地塊,PH值在7.6以上時,易發生缺鐵性黃葉病。整地的主要目的在于調節土壤結構,改善土壤肥力,同時降低深藏在土壤中的病菌孢子與蟲卵、成蟲的活性,并減少其種群數量。
3、栽培
根據蘋果樹的生長習性,合理栽培。選擇生長健壯、葉片顏色濃綠、出土部莖稈粗、苗高60厘米以上的大苗作為定植苗。理論上來說,如果苗木帶泥團,那么一年四季均可種植。但是,冬季氣溫低,種植后生長較慢,而夏季氣溫高,水分蒸發快,所以選擇春秋季節定植。春植一般選擇3月初到4月中旬,秋植一般選擇9月中旬到10月下旬。至于種植密度的控制,則根據蘋果樹種植環境以及實際生產時期而定。通常,蘋果樹的合理種植密度間距不要太窄,株行距可50厘米種植一顆。前期適當密植;中期逐年間疏植株;后期進一步降低種植密度,有利于蘋果樹開花結果,以保持高產穩產。如果果園土壤肥沃,附近有充足水源,則適當降低種植密度;若果園地處山地,土層較薄,則適當提高種植密度。
二、果樹栽培管理措施
1、澆水、施肥
要想果樹生長好,要澆水適宜,保持土壤干濕均勻,可以一個月交兩次,夏天炎熱時可以多加一次,如果需水量不大,可以兩個月澆一次,根據果樹的需水情況。
為保證蘋果樹苗的正常生長,施肥必不可少,施入有機肥100千克以及1.5到2.5千克的過磷酸鈣。定植后,為促進幼樹抽梢,勤施薄肥,并于冬季用地膜覆蓋,以促進根的生長。在花期的時候,適當的是一些以磷為主的肥料,可促進開花和防止落花的現象。同時注意排水防澇。及時進行中耕除草,麥收后雨季前在樹盤或樹行覆蓋麥秸或干草,厚度20厘米以上,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抑制雜草生長。
2、樹形修剪
修剪樹木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樹木,擴大樹冠,促進果樹萌芽和發芽,同時加強通風和光照,以減少害蟲,因此,有必要做好樹木修剪工作。 蘋果樹的順序是先修剪主枝,然后是小枝,然后是下枝,上枝,內枝,外枝。對于生長過度的蘋果樹,應及時修剪,除去樹背上的枝組,留下更多的側枝,并采取環切樹干等措施促進開花。如果果樹的枝條太弱,可以進行重修剪,以刺激枝條生長旺盛,留下更多地兩側枝條。修剪樹冠時,疏枝下面的樹枝,疏枝時間可以在果實采摘后到落葉前。還可以拉枝,四季可以拉枝,拉大枝角,提高枝角,秋季拉枝最好,因為秋季是營養回流,容易積累養分。摘心是一種去除新梢嫩梢的管理方法,一般來說,連續摘心3~4次可以控制旺盛生長,培養枝組,促進成花。當6月份新梢長度達到50~60cm 時,摘心可以促進次生枝條的生長,增加枝條數量,擴大樹冠。在改形的過程中,最好使用鋒利的刀先削平,然后使用愈合劑涂抹治療或塑料薄膜包裹,以保護傷口。
3、果樹套袋
果樹套袋對于改善水果外觀品質、減少病蟲害發生、降低水果農藥殘留、增強水果耐貯性有重要作用。在實際套袋過程中,應根據果樹種類選擇不同材料的果袋。
4、病蟲害防治
以病蟲害的生物習性與發生機制為基礎,堅持“預防為主、治理為輔”原則,采用生物、物理、化學、農業等手段進行綜合防治。蘋果樹病蟲害主要包括早期落葉、蘋果綸紋病,這已經嚴重威脅到了蘋果的產量與質量。農業方面,選擇有較強抗病蟲能力的優良品種,增施經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及時清除病株,并割除病殘老葉,同時控制果園雜草生長。物理方面,應用誘蟲燈、高壓泵燈、色板等進行成蟲誘殺。生物方面,優先使用微生物農藥保護,人工釋放象鼻蟲、紅蜘蛛等天敵?;瘜W方面,根據病蟲害的生物習性與發生機制,實施針對性防治,中間可交替使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殺菌劑防治早期落葉病、輪紋病、炭疽病等病害。
(作者單位:276600山東省莒南縣十字路街道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