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文生
人類文明發展和日常的生活離不開廣泛的林業能源,因其具有防風固沙、制造氧氣、調節溫度濕度,改善生態環境、減低噪音等特點。造林和營林生產也是林業資源發展的兩個重要程序。正確的林業造林方法和有效地營林生產管理措施可以更好的為我們的林業發展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更是保障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與手段。這些需要我們運用科學造林方法,完善營林生產管理措施來提高林木良性的循環、健康成長。
一、科學性林業造林方法
1、自然繁殖,直播造林
它通過將樹木的種子直接播種在土壤中,育苗和培苗不需經過繁瑣的人工輔助,在確保種子的質量和數量的同時,充足的水資源作為先決條件,進而適用于大面積快速播種。種子成苗后需要加強后期統一管理與防治病蟲害等措施,避免幼苗被動物、病蟲害等破壞。飛機播種同樣屬于直播造林的組成。
2、成活率高的分植造林
這種方法是利用樹木的干、枝、根、及地下莖等作為材料進行直接造林。其特點操作簡單,幼苗生長時間短,成活率高,操作方法可以分為插條、插干、壓條、埋干、分根、分墩、分蕖以及地下莖等操作手段。插條造林法是取母體樹木枝條的一截,直接插與所選擇的造林地的一種簡便作業方法。但其需要注意插穗枝干的選取,如插穗的規格與插種前的管理工作,栽種前林地環境的濕度與溫度,季節的影響,插種的深度。利用母體樹木的粗枝造林屬于插干造林法,它利用幼小樹木的樹干或苗于直接栽種在造林地。分根造林就是將生根強的萌芽樹種的根部作為根穗直接栽種的造林方法。分蕖造林就是利用本體母樹根系的明菜苗進行栽種的方法。
3、植苗造林,快速成林
植苗造林是延續已久的造林法,它屬于最基本的一種造林方法。其特點是生長速度較快,節約種子。相較于其他造林方法它更適用在雜草叢生、土地貧瘠的地區進行造林。其使用的種苗是原生苗,營養繁殖苗和移植苗。為確保幼苗的成活率,在植苗造林后確保林苗本身的水分鎖定并保持水分均衡。應當在起苗時包括選苗,分級,分類,包裝和運輸過程中更要注意做到苗木本身水分均衡,苗根濕潤,營養不流失。盡量做到隨起隨種,縮短控制各環節處理時間。
4、造林時間和手法的選擇
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氣候、地理差異極大,因此在我國林木的種植就有很大的可選擇性。對此,以時間為標準統一劃分林木種植的區間,就顯得尤為重要。冬去春來之時,溫度低,蒸發量少,此時可以選取尚在休苗期的苗木,這樣既可以不耽誤木苗的生長規律,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土流失,提高成活率。如果配合移栽的方式,可以促進樹苗快速扎根,穩定根系。讓樹苗可以快速生長上部樹葉,以此提高樹苗的抗旱能力。同樣的道理,在冬季造林,此時時間充足,有助于栽種工作的開展,確保造林的效果,選取在平時栽種起來更為麻煩的林木為栽種目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應該注意的是,冬季氣溫在我國普遍很低,在種植時,應選擇陰天或者是雨天之后,避免連續的大雨后土壤感染以及霜凍等情況危急所栽種的林木。
5、合理的選擇造林的技術
一般林業造林會采用取穴植苗的方法,無論是在我國的山區或是平原地區都可以使用,但是在其中應注意的是取穴時候,洞的大小應在35~55cm,深度應控制在25~45cm,同時要保證樹坑底部平整,樹苗要以端正的姿勢今夕下墜種植,根系要順著水平方向緩慢展開,可以有效的提升幼苗的成活率。
二、營林生產管理的問題及措施
1、問題
現階段營林生產和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導致直接影響我國營林工作的效率,這其中有兩個問題尤為突出。第一是我國現階段的營林工作并沒有健全的領導機構,導致我們營林工作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制度問題,導致林木存貨率低下,效益不高。第二是目前我國所有的營林單位沒有成體系的營林程序,我國地域遼闊,在南方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往往在北方就南轅北轍,起到相反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管理和生產中找到解決之道,用來克服目前存在的困難。
2、措施
林業工作者應該堅持質量是第一的原則,按照全面質量管理的要求,實現生產管理前指導,生產管理中檢查,生產管理后驗收的工作制度。強化約束制度的同時規范管理制度,建立有章可循的科學有效的營林生產技術管理和質量保障體系,實行營林生產技術管理和質量有機結合的雙重保障體系。
在這期間,要做到計劃、統計、調度的統一管理,制定嚴格有效的生產計劃,詳明的生產統計數據,確保營林生產的日常經營活動有記錄可查。期間,調查與設計管理要一同抓緊,要求各調查設計要內容齊全,圖表和字跡工整清晰,各部門編制合理,達到設計精準要求。在管理方面,要重視“因地制宜”。要根據林業種植區域內的氣候狀況,土壤環境和林木的生長規律,選擇合適的科學的造林方法來提高造林成林的數量和質量。造林事件選擇在春季最為合適,這是因為國家幅員遼闊,南北的氣候差距比其他的國家更為明顯,在造林時必須充分考慮地域、土壤、氣候、種植用樹種和時間等因素,來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和造林效果。
我國疆域遼闊,環境地勢復雜,為營林造林造成了很多的不便。但是營林和造林有防風固沙、制造氧氣等一系列好處,林業工作者應加大力度進行營林造林的基礎建設。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時注重質量上的把關。總結客觀規律來克服不可抗力帶來的發展阻礙,運用科學的方法,完善營林生產管理制度并不斷在現有基礎上提高。
(作者單位:134200吉林省集安市太王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