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新
眾所周知,雖然開發礦山能夠促進我國經濟與社會的穩定發展,但同樣也會影響生態環境的發展,因此為了能夠有效解決礦山工程的影響,則需要注重植被恢復工程的開展,適當的選擇樹種,并優化造林方法,在此基礎上提高相關區域的環境。基于此,本文主要圍繞礦山植被恢復工程的適宜樹種與造林方法開展分析,并闡述了礦山植被恢復的重要性,使得其能夠提高工程開展的效率,改善礦山生態環境,促進礦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減少影響因素的出現。
一、植被恢復工程在礦山開發的重要性分析
在社會經濟與科技的推動下,我國開發礦產的工作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但由于礦山廢物占用了一定的土地資源,而且植被受到嚴重破壞,影響生態環境的穩定發展,因此,為了能夠有效解決開發礦產而對生態環境及周邊區域產生的影響,則需要注重多種方案的實施,確保能夠合理的進行植被恢復工程開展,并選擇適宜的樹種,優化造林方法,確保能夠提高植被恢復工程開展的效率,而且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受廢棄物的影響。
二、尾礦庫
1、立地條件
尾礦庫主要是有多年排放的廢水與尾礦砂所組成,主要分為頂部平面與邊坡兩部分。這一環境寸草不生、螞蟻、老鼠等生物都很少見,而且一旦有風天氣出現,則會導致空氣流通,而且這種礦物質是無機礦物質粉末沉積后所生成的產物,PH值在8.4以上,通透性相對較差。而針對邊坡來講其地勢陡峭,施工難度相對較大,而且極其容易出現滑坡等隱患,在實際開展植被恢復工程的過程中,嚴重受其地形影響,導致造林作業工作無法順利開展。
2、造林時間選擇
在造林前期需要合理的將硫磺粉融入到尾礦砂栽植的區域當中,而且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控制其使用量才能改變該區域土質的酸堿度,確保其能夠分解與轉化,改變其理化性質,保證樹苗的正常存活。而且在栽植樹木的過程中,必須要合理的選擇時間,盡可能選擇在春季,清明節前后,從而能夠提高種植的效果,避免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導致難以發揮植被恢復工程的效果。
3、適宜樹種與造林方法
在實際選擇樹苗品種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確保其具有一定的抗旱性與較高的適應能力,如沙地柏、條桑、怪柳等相關樹種,可以合理的應用,而且為了能夠有效發揮綠化的效果,除了營造叢林之外,還可以合理的對植被恢復工程進行混合交融,這樣能夠確保此區域四季常青,從而能夠發揮一定的效果。其中灌木栽植的密度需要控制在0.5m×1m左右,而且每穴3~4組,并根據實際情況以及樹苗的大小,適當的控制每一環節栽植。只有提前做好苗木栽植前的準備工作,才能夠高度重視苗木的運輸管理,避免苗木在運輸的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導致其無法適應當地區域生長,同時還可以合理的運用高科技產品對根系舒展,進行處理,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其中針對尾礦庫邊坡造林來講,必須要將坡度削降至35%以下,這樣能夠降低樹木栽植的難度、同時能夠合理的控制樹木生長環境,確保其能夠健康生長,不受多元化因素影響。最后,有關人員還需要對尾礦庫區域修建導流明渠,這樣在受雨水影響的過程中能夠順利將多余的雨水排出,保障此環境,水土保持效果良好,適應樹木的正常生長。
三、排巖場
1、立地條件
排巖場是在荒坡或裸地上由亂石堆積而成,再加上此環節屬于大小不等的巖石,而且結構較為松散,極其容易出現滑坡坍塌等相關自然災害,在實際開展植被恢復工程的過程中,會嚴重受當地區域的影響而導致工程開展的難度不斷增加。
2、降坡客土
由于排巖場的區域結構相對較復雜,而且綠化的難度相對較高,在實際開展植被恢復的過程中,必須要事先分析其坡體情況,并做好穩固工作,選擇土質好,以及土層厚度相對符合造林要求的,這樣能夠確保樹木能夠正常生長,不受多種因素影響,提高林木的成活率。
3、適宜樹種與造林方法分析
在排巖場選擇適宜樹種的過程中,需要事先分析其樹種的適應條件,并合理的選擇油松、側柏等相關樹木,而且需要盡可能提高造林的覆蓋度,將其控制在80%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個行政區域或大中型企業在礦山開發之前,必須要做好籌劃規劃工作,這樣能夠合理的運用多樣化方法進行植被恢復工程,從而可以合理的選擇農作物或果樹的栽培,這樣不僅能夠發揮一定的經濟效益,而且能夠有效解決當前區域,受開礦影響遺留的問題。除此之外,為了避免在植樹造林的過程中產生二次污染的現象,則需要高度重視綠化治理工作的開展,分析排巖場開展植被恢復工程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繁瑣環節,并盡可能注重資金的控制,有效將當地區域的生態環境維護。
四、采礦坑
1、立地條件
礦石被開采完成后所形成的盆地型產物,而且周邊都是裸露的巖石,并沒有相關植物能夠在此區域生長,而且缺少土壤,無法提高造林的效果,只有合理的進行人工措施,將此環境改善為適合林木成活的環境,從而才能夠開展造林工作,所以說此項工作開展難度相對較高,需要高度重視各環節工作。
2、適宜樹木與造林方法
在選擇適宜樹木開展造林工作的過程中,需要事先分析采礦坑的實際范圍,并盡可能將品質相對較高的土質融入到此區域,這樣能夠合理的選擇多樣化樹種,并且能夠提高種植的效率,保障綠化效果以及經濟效益的提升。
總而言之,針對開發礦山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必須要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確保能夠合理的進行植被恢復工程的開展,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樹種與造林方法,有利于促進礦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還需要注重優化造林方案,合理的將先進的造林技術融入到實際工作開展當中,并做好森林防火、防止人為因素影響,并注重設置專門管理隊伍,從而保障植被恢復工程的作用能夠有效發揮,維護礦產周圍的生態環境。
(作者單位:114200遼寧省海城市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