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娥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生態安全,保持水土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上世紀我國經濟發展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大量的森林植被被砍伐殆盡,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新世紀以來,國家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將植樹造林納入國策,每年會營造大面積的人工林,我國的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但從整體情況來看,在林業種植過程中還面臨著不少問題,造林質量普遍較低,影響到林木的正常生長發育,不利于生態環境保護。
一、林業種植存在的問題
1、林地植被的多樣性不高。從造林面積,造林數量來看,我國植樹造林工作在近幾年來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原來已經被破壞的林地得到了進一步的休養生息,林地面積進一步擴大。但從造林質量來看,普遍存在著造林質量較低,林木成活率較低,造林較為單一的現象。在我國的自然生態保護區或者森林公園當中,所選擇的林木品種較為多樣化,生態性能較好,能夠維持良好的生態系統。但是在廣大基層地區或者公共場所,所選擇的林木品種較為單一,營造了大面積的純種林。由于純種林的生態系統比較單一,一旦遭受到某些病蟲害的侵染就會快速傳播蔓延,不利于林木的健康生產,更不利于林業種植的多樣性發展。
2、林木植被選擇不當。每年我國都會營造大面積的人工林,但在人工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對林業發展和植樹造林工作掌握不足,導致所選擇的造林樹種適應能力較差,造林結束之后不能夠正常生長發育,甚至會引發一系列病蟲害的發生流行。很多地區在人工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盲目的從外地引進名貴樹種,在樹種引進之前也沒有落實嚴格的產地檢疫,造成引進的樹種攜帶有某些病蟲害,使得很多新型的病蟲害在地區內快速傳播蔓延。另外,很多名貴的林木品種適應能力較差,運抵到本地區之后不能夠適應區域的氣候環境,造林結束之后成活率較差,生長發育不良,經常造成造林失敗。
3、造林規劃設計不合理,整體效益不高。在植樹造林工作開展之前,做好科學的規劃設計工作,能夠保證林木健康生長,從而為地區帶來更高的經濟收益和生態效益。森林的生態功能對于自然和人類來講十分重要。但在具體的植樹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很多部門對造林工作認知不足,造林存在很大的忙于木性和隨意性,造林工程開展之前沒有進行妥善的規劃設計,更不能夠深入到造林實際進行有效的調查,掌握造林地的具體情況,使得造林結束之后不能夠充分發揮其應有的生態功能,片面的追求美化效果和經濟利益。這對整個林業產業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由于造人前缺乏科學的規劃設計,不管是生產效益還是經濟效益,都難以達到既定的要求。
二、林業種植所遵循的原則
1、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的原則?,F代林業產業發展,既應該注重林業的經濟效益,又應該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在林業種植過程中,可以采用人工培育方法和自然培育方法相結合的手段,大力實施封山育林,注重發展可持續化的林業市場。確保林業征集和生態環境保護能夠緊密結合起來,保證整個林業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林地科學利用原則。植樹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該對林業用地進行科學合理的整治,堅持科學規劃。在種植之前應該對造林地進行妥善的整理,只有妥善的整理造林地,才能為林木生長營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保證種植之后林木能夠快速生長發育。植樹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通過將種地和養地有效結合起來,能夠利用土壤根系的固土能力,起到水水保持的作用,保護林業生態環境安全提高林木栽植的成活率。
3、應用多樣化的造林手段原則。在植樹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同的林木品種,不同的林地,所選擇的造林方法存在很大差異性。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向前發展,一大批先進的造林技術逐漸應用,其中造林方法越來越趨于多樣化,科學化,合理化。針對不同的林地,選擇不同的造林方法,有利于提高林木的成活率。目前在植樹造林工程當中應用較好的造林方法主要包括了直播造林法、植苗造林法等幾種,在具體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該堅持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本地區的林木品種,選擇恰當的造林時間,這對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三、林木種植存在問題的對策研究
1、以林業市場和生態保護為出發點。在植樹造林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起到對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作用,就需要時刻關注市場的變化,政策的變化,在維持本地區林業生態系統穩定的基礎上,對林區的種植結構作出適當的調整,從而確保林業種植管理模式能夠更好的符合當前林業市場和相關政策的需求。另外在進行種植規劃確定過程中,還應該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林業承載能力,分析影響林木種植的各種影響因素,做到科學規劃林業空間。例如在新種植的林區可以搭配一些其他作物,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
2、科學配置樹種。在林木種植過程中科學搭配樹種,能夠營造一個復雜的植物群落結構,保證林木種植之后能夠快速生長發育,在短時間內成林。通常情況下應該結合造林需求和當地的氣候環境配置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要保證各個比例之間搭配合理。林區當中的速生樹種由于生長速度較快,更加符合林業經濟發展需求,而慢生樹種具有很強的生態效益,能夠維持林區的生態平衡,通過將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進行科學的搭配,能夠促進林業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3、科學引種。在林木種植過程中,為了營造一個更加復雜的森林群落結構,提高林區生物多樣性,還應該引進優質的林木品種,避免造林過程中樹種的過于單一。但在林木品種引進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科學合理,不能夠盲目引種,必須對引進的風險進行科學的評估,保證引進的林木品種更好的適應本地區的生態環境。在引種過程中,一定要嚴格落實產地檢疫,運輸檢疫,避免入侵的物種進入到本地區,加重新型傳染性疾病的爆發流行。
(作者單位:252525山東省聊城市冠縣東古城鎮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