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瑞
發展林業產業是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破壞林區生態修復的重要舉措。在育苗工作開展過程中,通過加強現代育苗技術的推廣應用,能夠保證在短時間內培育出優質的林木種苗,為進一步擴大人工造林面積奠定堅實基礎。本文主要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分析了現代林業育苗技術重點和具體的造林技術要點,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廣大同行有所幫助。
一、現代林業育苗技術
現代林業育苗技術與傳統林業育苗技術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是將一系列先進的生產技術應用其中大大縮短了育苗周期,同時還能夠保證林木種苗根系的完整性,保證移栽的成活率。在林木種苗育苗過程中常用的現代化林業育苗技術主要是容器育苗技術。但該項技術在應用過程中自身也存在一定缺點,在育苗工作開展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劣質的根系,從而造成林木種苗品質較低。近些年隨著對一系列容器育苗技術和容器結構的改良,有效減少了上述問題的發生。其中無紡布容器育苗技術的成功誕生和應用,攻克了根系質量較差的問題。通過采用上述育苗技術,苗木的根系生長更加旺盛,根系數量更多,移栽成活率更高,為苗木生長發展提供一個優質的環境。除了容器育苗技術之外,現代林業育苗技術還包括了分子標記育苗技術、組織培養育苗技術、航天育種技術等。
二、現代林業育苗技術重點
1、強化苗木管理。在育苗階段,苗木管理是提升苗木產量和質量的關鍵舉措,要結合苗木的實際情況,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施肥或除草,同時還應該根據環境的變化情況和苗木的生長情況,對定時密度做出科學調整,確保苗木能夠獲得充足的養分和水分,盡量減少雜草對苗木生長造成的影響,促使苗木健康生長,最大程度的提高苗木的質量和品質
2、強化病蟲害防治。在整個育苗階段病蟲害是威脅苗木健康生長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由于不確定的因素存在,苗木在整個生長發育階段很容易受到多種病蟲害的危害,影響到苗木的健康生長。此外在苗木選擇過程中,由于不當的引種,使得很多新型病蟲害被引入到苗圃當中,如果不能夠及時發現,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控,很容易加重病蟲害的傳播流行。為了防止這一現象出現,應該加強對苗木的科學觀察,一旦發現不良行為,應該立即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防控,防止病蟲害對苗木造成嚴重危害,保證苗木健康生長,培育出健康種苗。
3、對苗木生長結構進行優化調整。調整苗木的生長結構,能夠保證苗木接納更多的光照和養分,因此要結合苗木的實際生長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保證苗木根系向著縱深化方向生長。對于某些在生產中后期需要更換苗圃的苗木,一定要結合苗木的生長情況,做好科學的分級工作,保證苗木生長一致,不會出現大小苗的現象。
三、現代林業造林技術
1、播種造林法。在現代人工造林工程開展過程中,播種造林技術是應用最為常見的一種造林方法。他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撒到林地當中的一種造林手段,該種造林手段簡單方便,快速,省時省力,適合地勢平坦,排灌較為方便,水電供給充足的造林區域。但該種方法也有自身的缺陷,造林中后期需要做好林木種苗的伐除工作,投入較高的人力成本。同時該種造林方法對林木種子的要求較高,在造林過程中要選擇顆粒較大,發芽率較高,來源廣泛的林木品種,對于某些珍稀類的林木品種不適合該種造成手段。
2、植苗造林法。殖苗造林法是現代林業造林過程中應用最為常見最為廣泛的一項造林技術,該種造林技術適合在各種林地應用。枝苗造林法的一個顯著優勢是操作較為方便,省時省力造,林成活率較高。他是將已經培育完成具有完整根系的苗木移栽到造林地當中。在造林過程中,為了提高林木種苗的成活率,應該做到隨起隨栽,盡量縮短運輸時間,對于當天不能夠完成造林的,應該進行假定植,保證苗木根系濕潤。在栽培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好根系的保護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成活率。隨著無紡布容器造林技術的成熟推廣應用,植苗造林法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苗木的成活率更高。
3、扦插造林法。扦插造林法是植樹造林過程中應用最為常見的另外一種造林方法,它是將林木插條扦插到造林地當中的一種造林方法。在應用該項造林技術時,對林木枝條具有較高的要求,所選擇的林木枝條必須生長到1~2年達到完全木質化程度。插條選擇完畢之后,應該將枝條上多余的分枝去除,然后按照相關要求將其裁成插穗。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秋季采集插穗應該保存在土壤當中,春季插穗采收之后可以立即進行扦插。在扦插過程中要保證頭部露出土壤3cm左右,確保插穗的根部和土壤全面接觸。扦插完畢之后灌溉一次透水,覆蓋地膜,起到增溫保濕的作用。
4、撫育管理。首先,透光伐。對于人工純種林來說,造林成活之后應該適當去除,生長較為落后,林木質量較差,生長密度過大,以及無培育價值的林木,而對于混人工混交林來說,應該及時將影響幼苗生長的藤蔓喬木和部分生長高大的草本植物去除。透光伐的間隔期一般結合林木的生長情況綜合確定,采伐強度大,時間間隔長,采伐強度小,間隔較短,通常情況下每間隔2~3年或3~5年進行1~2次的透光伐。速生豐產林,一般間隔3~5年。在進行透光伐過程中,不能夠一次性完成采伐作業,否則很容易造成采伐強度過大影響林分結構,不利于樹木樹干的生長,應該按照低強度多次的原則進行適當伐木。透光伐結束之后,人工林的郁閉度應該控制在0.7以上;其次,生長伐。對于營造的純種人工林,應該及時將林間的有害樹種生長過密的樹木,或受影響的輔助樹木及時去除,對于營造的人工混交林,應該及時去除殘留的林木,林冠上方的霸王樹。該項服務于工作一般在中齡林階段進行,要求林間郁閉度在0.8以上。該項工作一般在進行熟齡林前進行1~2次,具體結合啊林間的郁閉度恢復情況綜合確定。
(作者單位:748200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林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