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友
山東作為我國農業大省,針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開展由來已久,其中質量安全檢測系統也已逐步完善以及追溯系統逐步上線,形成了質量安全體系。然而,依舊有大部分農產品在小規模、低效率的環境中生產,導致生產中對質量安全方面不夠重視,而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錯綜復雜,面對龐大的農產品種類及數量,也讓該項工作的開展面臨著巨大挑戰,基于此文章將對這一內容展開分析,并且提出相應對策予以完善。
一、山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
1、檢測能力有待加強
從現狀來看,山東省基層地區有許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成立時間不長,在人力、物力、財力等配制方面不夠完善,缺少專業檢測人員,多數人員為兼職;經費保障不足,許多機構設備雖有,但無經費支持而難以開展工作;而儀器配備方面也未及時更新,許多縣級質檢站并沒有氣相、液相等檢測儀器。此外,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還存在技術不成熟、方法單一的問題,提取進化效果并不理想。而且目前鄉鎮級別的質檢機構主要開展的工作為農殘速測,但該項檢測依舊存在人員缺少、速度較慢等問題;村級別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則還有大多數未開展。
2、標準化工作有待完善
其一,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大部分存在文化程度、科學素養偏低的情況,再加上多為家庭分散式經營,規模小且技術水平不高,所以很多農產品的生產本身就沒有按照標準化進行;其二,山東省作為農業大省,有著種類豐富且數量眾多的農產品,但是相應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卻存在數量少、種類不齊全的問題,其中主要缺少產地環境安全、農產品生產過程等控制標準;其三,我國農業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工作跟不上時代發展,許多制定的標準如今依舊在使用,但早已與農業生產主體的需求不相符,同時很多先進且實用的標準沒有第一時間傳達給生產主體或是沒有完全被接受和使用,進而導致農技推廣效果沒有體現出來。
3、投入品監管難度較高
隨著山東省針對資源環境的約束逐步加大,許多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會選擇用農藥、獸藥、肥料等投入品,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會有部分不法經營主體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而出現對農業投入品的不規范使用,最終導致農產品出現毒害殘留,而且會對農田、土質、水源、大氣等形成環境污染。此外,在投入品的監管中發現廠家存在銷售違法農藥的情況,一般會采取下架、收繳或是銷毀的做法,但是卻很難實現多地區聯動的效果,執法處罰難度偏大。同時,現階段國家針對違禁投入品收繳之后的處理方法并無明確標準,所以在執法管理中還存在對假冒偽劣或過期農業投入品的銷毀處理難度大、費用高等問題。
二、山東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策分析
1、提高農產品檢測能力
首先,在基層地區增設更多農產品檢測機構,并且配備先進儀器、專業檢測人員以及保障后續工作經費,確保基層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能夠正常開展。其中,縣級與鄉鎮級農產品檢測機構要將工作重點聚焦于快速檢測與質量監控方面,而農業基地與市場的監測則要重視對農產品的抽查與自檢,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其次,要重視例行檢測與抽檢工作,針對蔬菜、水果等存在質量安全高風險的農產品要提高抽檢次數,同時加大對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在生產過程中的抽檢工作力度,以此去形成示范作用,以點帶面去提高工作效果;最后,要對管轄區域內農產品的檢測數據進行匯總,通過整理資料去分析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做好預警工作,找出危害質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從而將監管工作轉移到重點環節,及時發現農產品出現的質量安全風險,從而做好預防。
2、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
從現實情況來看,生產標準化程度越高的地方,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相對來講也開展得更好,即便是發現質量安全問題,處理過程也會更加輕松。相反,針對分散且繁多的種養戶,在監管上難度更大。所以,需要重視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一方面需要山東政府與農業主管部門嚴抓農業產業化與標準化建設工作,通過政策與財政的支持去培育更多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及種養大戶等新興農業生產經營主體,通過標準化生產帶來的高效益去形成示范,帶動更多散戶去主動實行標準化生產。另一方面,還需重視“三品一標”工作,加強產品抽檢、環境監測去督促更多農業生產者在農產品生產環節實施標準化管理,提高農產品的規模、質量與品牌效益。此外,還需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與修訂工作有所完善,不僅要符合山東省乃至國內的農業生產實際情況,還要與國際接軌,同時要結合時代與技術的發展去及時修訂。
3、做好投入品監管工作
要投入更多執法力量與資源在專項執法檢查工作中,基于農產品生產、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著手,去打擊投入品在生產與經營中出現的違法違規現象。一方面,要對管轄區域內所有經營投入品的企業以及農產品生產企業展開登記,做好檔案管理,確定好質量安全監管負責人;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行農資抽檢工作,對不合格農資要會加大處罰。所有同批次的違法農業投入品一定要在全省下架,如果牽涉到省外企業,則需要向相關省農業部門通報,共同展開協查。針對農藥的管理,一定要杜絕市場上出現高毒高殘留的產品。此外,還需完善違禁投入品的處理標準,筆者建議應當建立1個省級集中銷毀點,對這些收繳罰沒的投入品進行集中銷毀。
綜上,隨著社會時代與經濟的發展,山東省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開展中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者需要不斷更新相關知識、優化執法體系以及完善管理措施,才能夠保證山東農產品質量安全得到有效監管,提高山東農產品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的品牌形象。
(作者單位:276622山東省莒南縣板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