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蓉
淋巴瘤是一種起源于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如未及時救治,很可能向鄰近或全身各部位轉移,嚴重患者將會危及生命。淋巴瘤患者在醫院救治的時間一般較短,大部分情況還是以家庭為主要生活和康復環境,所以家庭護理更顯重要,本文主要和大家討論一些淋巴瘤患者的家庭護理知識,希望能幫助其更快恢復健康。
對癥護理需要對淋巴瘤患者病情變化進行全面監測,一旦患者出現病情惡化、并發癥發生等情況要及時處理,同時對于一些生活中常見疾病也需要及時有效應對。
1.1患者出現發熱癥狀時,要結合不同程度進行針對性處理,如在發熱38℃以內,可以按照一般發熱護理常規加以救助,如果患者發熱比較嚴重,伴隨著渾身發冷、咳嗽、喉嚨痛等狀況時要盡快到醫院檢查治療。
1.2如果患者出現呼吸困難情況,需要為其提供高流量氧氣吸入,并使患者采取半臥位,檢查室內空氣流通狀況,注意開窗換氣,保證室內空氣清新。
1.3淋巴瘤患者經化療后,相當一部分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狀況,一方面要注意為患者盡量提供清淡類食物,避免過甜、油膩類,也可讓其口含酸梅、薄荷糖等緩解嘔吐感;另一方面要避免患者飯后平躺,以免出現嘔吐狀況時被嘔吐物嗆到。如果患者嘔吐情況十分嚴重,應盡快與主治醫師聯系,可以在醫師囑咐下使用適當藥物控制,如阿瑞皮坦等。
1.4口腔潰瘍也是惡性腫瘤化療后常見并發癥,因其口腔造成的疼痛感會使患者出現進食困難或食欲不振等問題,對于本身比較虛弱者而言危害性很大。對該癥預防時必須要保持口腔內部清潔,化療后每天應使用冷開水或生理鹽水漱口5次以上,包括早上起床、晚上睡前以及三餐之后,避免細菌滋生;如果已經出現口腔潰瘍狀況,需盡早治療,勤漱口并合理使用口腔潰瘍止痛藥物,配合流質飲食護理,以更快恢復。
1.5貧血也是淋巴瘤患者常見病癥反應,成患者全身狀況更差,還會影響放化療效果。對于該類癥狀一方面要注意飲食調理,保證患者每日補充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如果患者食欲過低無法進食,可使用速愈素、全安素等營養補充劑加以調節;另一方面確保患者睡眠充足,并盡量減少體力勞動,即便如做家務等簡單勞動也最好少參與。
2.1確保飲食均衡,飲食護理中要以保證患者正常進食為基本原則,不應對其有過多禁忌,以高熱量、高蛋白、豐富維生素以及易消化類食物為主,如谷類、豆類、蔬菜水果等,避免酒精攝入,限制燒烤類食物;鼓勵患者日常多飲水,以溫熱白開水為宜,最好避免濃茶、咖啡、飲料類,有助于促進患者體內毒素排除;各類飲食都要確保加熱煮熟,食用新鮮食物,保證飲食衛生,避免腸道感染;飲食以少食多餐為宜,大塊變小,小塊變軟,以保證患者每日飲食量滿足人體能量所需。
2.2注意衛生清潔,者需嚴格避免各種感染狀況,其一要確保居室內干凈整潔,如垃圾桶要加蓋,并每半日處理一次垃圾;其二飯前飯后需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采用七步洗手法確保清洗干凈;其三患者應盡量少到人員密集場所,如有必要需規范佩戴口罩防護,并妥善處理使用過的口罩,如裝到塑料袋中再放入帶蓋垃圾桶;其四,患者要注意皮膚清潔,最好每日使用溫水擦拭皮膚,對于放療照射區域皮膚要重點保護,避免其受日曬、冷熱、消毒劑、肥皂等刺激,內衣也應選擇柔軟寬大類。
2.3加強日常監護,患者病情要保證每日觀察記錄,如患者貧血、乏力、盜汗、發熱等全身癥狀的變化表現,如患者淋巴結腫大所累及的范圍與其大小狀況,如患者是否出現骨骼浸潤情況,等等。患者日常監護與記錄能及早發現其腫瘤變化以及并發癥發生狀況,以進行針對性、及時性的治療,減少病情急速惡化對患者造成的危害。
2.4重視心理護理,巴瘤患者因為放化療及長期疾病困擾,容易出現心情焦慮、暴躁、絕望等負面情緒,甚至出現輕生念頭,對治療效果會造成嚴重影響,家屬要理解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負面情緒表達,多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多陪伴患者聊天,幫助其排解心中苦悶,鼓勵、支持、引導患者樹立起疾病治療的信心。
健康指導主要是為患者提供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增進身體各項功能恢復、更有利于促進患者能力建設的康復建議,使患者自身抗逆力進一步發揮。
3.1保證充足睡眠,證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體免疫能力,而很多患者在治療和恢復期可能會面臨失眠困擾,很難入睡或很難保持高質量的睡眠,所以要為患者提供一些促進睡眠質量提升的方法,如鼓勵患者白天多曬曬太陽,晚上控制自己不玩手機、電腦等,避免藍光輻射對生物鐘的影響;再如日常飲食中避免刺激性飲食,如咖啡、濃茶等,睡前最好不要較多飲水。
3.2參與適度鍛煉,放化療以及疾病影響,很多患者會伴隨較為強烈的疲勞感,渾身無力、意志消沉,目前并沒有特別有效的方法應對,所以一般多鼓勵患者參與適度體育活動,如騎車、太極、慢走等,以患者不覺疲勞為宜,并在活動中注意多補水,能提高患者進食欲望,但仍要嚴格遵守少食多餐進食要求。
總之,對于淋巴瘤患者而言,治療是關鍵,護理更不能忽視,日常生活中要提高警惕,對于各類病癥反應要及早發現、及早應對,合理飲食、適度運動并保持健康積極心態,才能促進患者身體狀況更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