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宗勇
農業是我國第一產業,其中畜牧經濟占據了很大比重,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可以推動我國農業水平的整體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相關措施,通過提升技術水平、提升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及進一步完善資金與產業鏈發展等策略,推動我國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為相關學者提供參考。
在廣義范圍內農行包括畜牧業,畜牧業發展歷史十分悠久,在當今時代背景下,畜牧業這一傳統產業被激發出嶄新的生命力,并嘗試將其規范化發展,逐漸形成產業化,會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但從當前農業畜牧業發展狀況分析來看,在技術方面與人才培養方面都有進步的空間,可以促進農業畜牧經濟產業的發展。
一、提升技術水平
要想實現農業畜牧業經濟展業化發展,勢必要提升技術水平,技術是支持后續工作開展的重要基礎,要保證各個工作流程規范化操作,達到規定標準。因此,要進一步推廣技術操作,可以建立層化技術推戰略,還可以進行立體化宣傳,前者通常指以縣城為基本點,設立技術推廣中心,在各個技術推廣中心安排技術人員提供長期的技術指導與培訓工作。在此過程中,以自然月為周期,要求下設的各個鄉鎮排除技術學習代表到中心來參加技術培訓,再由回到鄉鎮傳授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的學習成果。培訓中心主要傳授農業畜牧業技術及產業化發展兩方面內容,并提供相關知識傳授與技術支持,由此一來,能夠讓各層級的相關人員掌握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的相關技術與知識,從而提升整體技術水平。后者是各個地方通過廣播、新聞等媒體途徑開展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宣傳,向人們介紹其發展優勢,深化人們對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的認識,并掌握相關技術與知識,從而為產業化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在立體化宣傳過程中歐,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與新媒體技術,擴大宣傳效果提升宣傳力度,最大限度推動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技術宣傳工作,讓更多的相關人員受益。
二、加大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
根據調查研究發現,雖然很多高校都開設了農業相關專業,但是選擇相關專業的學生少之又少,而且各地從事農業畜牧業技術推廣的人才也十分匱乏,這對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制約。由此可以看出,不單單是在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過程中才暴露出人才匱乏的現象,而是在之前對人才培養的環節就已經出現了問題,大部分的學生都不愿選擇農業相關專業,到時在農業相關人才培養出現斷層想象,這會導致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人才嚴重供應不足,從而影響到農業經濟產業化發展。為此要加大對農業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可以采用內部培訓方式,在準備開展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的地區,選拔出技術水平超群并具有銷售管理經驗的人員,對其進行專業培訓,從而提升其農業畜牧業相關知識水平,提升其管理能力,具備這兩項能力是發展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其次,可以采用公開招聘的方式,面向全社會招聘兼具農業畜牧業技術與管理能力的優秀人才,直接壯大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團隊中,由此一來,可以將技術問題與管理問題一并解決,從而推進產業化發展進程。在工作過程中,要讓聘用的人才帶領其他人員一共工作,并將其技術與管理知識傳授給更多的人員,推動產業化穩健發展。除此之外,發展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的地區還要與高校聯手,相關政府部門也要予以大力的支持,在高校招生階段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選擇農業相關專業,并與之簽訂專項人才培養計劃,從而讓高校為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輸送更多的專業對口人才,從而切實有效的解決農業專業人才匱乏問題。
三、完善資金鏈與產業鏈
在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少不了資金鏈的支持與幫助,由此才能促進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步入起步階段,為了推動產業化持續發展,產業鏈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善的資金鏈與產業鏈是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基礎與實現條件,相關工作人員必要提高重視程度。然而,僅憑個人能力是難以完善資金鏈與產業鏈的,此時需要政府部門發揮出自身的帶頭作用,出臺產業化發展的具體方案,以民營企業自行經營等方式建立產業化發展基本模式,如:養殖場、內銷渠道、外銷渠道等。在初期階段可以有政府引導與民營企業投資相結合的方式解決資金鏈的難題。但是不能過分依賴政府支持,在產業發展走向正常運行道路后,政府要停止資金支持,只為企業提供發展戰略支持,要有企業自行完成融資活動,從而解決資金問題,由此一來,可以逐步形成扎實的資金鏈與產業鏈,實現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穩健發展。
綜上所述,要想實現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發展就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根據當前我國農業畜牧經濟的狀況來看,實現產業化發展勢必要提升技術水平、為此可以采用層次化與立體化的技術推廣策略,同時要重視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在此方面可以 通過發內部培訓與外部招聘的方式來實現,還可以與高校合作,培養定向人才,從根本上解決農業專業人才匱乏問題,最后要完善資金鏈鏈與產業鏈從而實現農業畜牧經濟產業化穩健發展,提升我國農業發展水平。
(作者單位:400805重慶市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年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