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冠任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網絡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各類依附于網絡興起的行業也層出不窮。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網絡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時,網絡也為社會帶來了許多變革,其中電視直播就做出了相應的改變。網絡直播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傳媒行業占據一定的地位。因此,本篇文章將論述主持人在網絡直播和傳統直播中應該如何表現、如何適應網絡快節奏發展。
關鍵詞:主持人;網絡直播;傳統直播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1-00-02
跟隨著網絡技術前進的腳步,互聯網正悄然無聲地占據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種行業的發展都開始強調互聯網思維。網絡直播——一種剛剛興起的傳媒方式,如今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歡迎。而相應的對于網絡主播的需求也逐漸增大。但是,現階段的網絡直播中主播的表現卻良莠不齊亟待提高。
一、主持人在網絡直播與傳統直播中面臨的問題
(一)內容創作未能滿足受眾群體的需求
從受眾群體的角度出發,充分了解當前受眾的需求,從而科學、客觀地分析網絡直播對于受眾的意義與作用。在20世紀40年代,媒體的運用與滿足理論產生。當時受眾的家庭娛樂方式主要依賴于電視和廣播,傳媒在大眾的生活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針對受眾對傳媒的強烈依賴性。施拉姆認為,影響受眾心理需求的因素有許多,包括其經濟水平、興趣愛好、社會背景等。若大眾在現實生活中的欲望無法被滿足,那么就會自然而然地想從傳媒構成的虛擬世界中得到滿足,這是受眾產生需求的直接原因。因此,傳媒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受眾的需求,迎合受眾。而作為網絡直播節目的主持人,一舉一動都體現著節目的主旨,是迎合受眾未知心理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網絡主播需強化專業素養來滿足需求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用戶們需要更多更豐富的網絡活動來滿足其需求。依附于互聯網的新興媒體,應及時迎合用戶的需求,來達到提高傳播影響力的目的。然而,網絡直播市場尚未完善,依舊被大量低俗、無趣的節目充斥,很少能在內容上得到創新。在新鮮感過去之后,受眾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自然就會產生不滿。不思索創新,只一味地按照原有路線走,終究會被市場淘汰。針對網絡直播缺乏內容編排和傳統媒體整編思維的現狀,有一些媒體做出積極的嘗試,并且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例如,湖南衛視在2016年推出的選秀節目《夏日甜心》,就融合了網絡直播元素,在最初選拔環節中以模擬網絡直播間的形式,讓每一位參賽者設計內容進行直播,觀眾互動達到一定數額即可晉級。可見該節目傳達出了一個信息,即內容為王、服務于受眾才是剛需。
所以,在主持人的培養上,除了要繼續堅持最基本的職業要求以外,主持人還應該建立起“互聯網+”思維,能夠了解網絡交流的節奏、交流的方式、并且靈活運用網絡元素和特點。
(三)網絡缺乏監管主播素質良莠不齊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近年來網絡直播十分受互聯網用戶的歡迎,各大直播平臺如春筍般破土而出。由于網絡直播的即時性、互動性強,能夠增強受眾的代入感,因此一出現就十分火爆。然而,這類網絡直播間的美女主播往往是依靠自身的姿色,為受眾提供比較低俗的內容,并不能長時間推動網絡直播的進步與發展,反而會使基礎不穩的網絡直播陷入難以管理的混亂局面。
二、主持人在網絡直播與傳統直播中表現的異同
(一)傳統直播中主持人表現的特點
從目前傳統電視直播所產生的效果來看,傳統電視直播仍然具有一定的傳播優勢,對于主持人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通過傳統電視直播,觀眾接收最新的事件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事件的傳播得到了良性發展。主持人在此當中,如何做到對節目流程的了然于胸;如何把控現場的情況;以及如何在規定時長內完成節目需要的表達效果,這些都是需要一批職業主持人通過反復實踐來摸索實現的,并且也需要不斷提升業務水平,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對新聞事件或者體育賽事進行播報和評論。同時在傳統直播當中,主持人的職業化素養要求較高。通常主持人在直播場合必須著裝正式,在有些直播場合中需要著正裝或者禮服。同時在表達上也有較嚴格的要求,語言表達講求規整,邏輯性強,因此可以發揮的自由空間并不是很大。
(二)網絡直播中主持人的特點
在網絡直播中,人們通常把在直播間中的主持人稱為主播。實際上與傳統直播中主持人的作用較為相似,也是節目呈現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網絡直播門檻低,用戶只需要在直播軟件上進行實名注冊即可成為主播。主播作為播客,分享和展示自己并得到其他主播和觀眾的認可。普通用戶可以以彈幕形式交流,與主播互動,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情,并能送禮物給主播,實現交流與互動的目的。彈幕的引入拓寬了信息傳播的渠道,加速了信息的反饋,但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多數網絡直播因此缺乏內容編排,過分依賴彈幕評論來推動直播進程。同時在直播中,主播通常呈現出較為生活化的狀態,著裝輕松隨意,語言以生活化用語為主,其中不少主播還具有地域特色和性格特色。
(三)在兩種直播中主持人表現的差異性
與網絡媒體草根、平民、娛樂等特點相比,絕大多數具有強大傳播力的節目仍然來自傳統媒體方面,傳統媒體具有優秀的主持人資源,這是網絡媒體一般很難比較的。由于面向的受眾群體范圍較廣,所以在節目中應該表現得較為大氣沉穩,具有一定的權威感,以調和各個年齡層、各行各業受眾群體的口味。然而傳統電視直播作為一種節目形式是經過編導組織化和結構化了的,主持人語言表達的自由度相對較小,因而無法照顧到每個受眾的情感需求和信息取向。
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直播最大的特點是強大的互動網絡。用戶與用戶、用戶與主播、主播與主播之間可無障礙的溝通與交流。正是因為它的真實性和未知性,才會給用戶足夠的想象空間和驚喜。在網絡直播中,主播表現得會更加具有個人特點。然而由于準入門檻低,主播在直播過程當中如何表現完全取決于自身素養。
(四)兩種直播中主持人表現的相關性
從傳統直播到網絡直播,主持人們也都在做出積極地嘗試和創新。隨著多家主流媒體開創出屬于自己門戶網站,如中央電視臺開創央視直播間;北京電視臺開創北京時間;湖南衛視創辦芒果TV等等。這些網絡門戶平臺也漸漸成為傳統直播和網絡直播相互融合的地方。很多有著豐富經驗的職業主持人,開始在這些平臺上出現。在這些平臺上,他們的狀態表現得更為輕松,措辭相對幽默也更加親民。比如,主持人在央視的網絡直播間中與嘉賓互動時,體態會更加自如;適當加入時下流行的詞匯;和嘉賓的調侃也更為自然詼諧。由此可以看出,相比以往傳統媒體主持人的風格而言,他們在保留了語言規整,邏輯清晰的優良傳統之外,還吸收了網絡直播中重視趣味性、親民化的長處。無獨有偶,在《北京時間》當中也大膽運用了網絡直播所必備的元素,即年輕化和互動性。在《北京時間》的網絡直播中,大量地啟用青春靚麗的女主播。在她們播報信息的同時,隨時與觀眾進行互動。而受眾也能通過移動終端,也主播隨時進行交流。因此,主播需要進行大量的廣義備稿,以在直播時與觀眾較好得互動。因此,主持人從傳統直播走向網絡直播,既要保留多年來通過學習歷練所得出的較高職業素養,同時也要為自己網絡直播中的表現注入新的元素。
三、結論
近年來,欣欣向榮的網絡直播行業對傳統媒體造成了極大的沖擊,而傳統媒體的地位也成為了網絡直播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阻礙和競爭對手。目前,網絡直播存在著很多的缺陷,在讓人詬病的同時也一步步脫離正軌。而主持人處于節目呈現環節的重要位置,更加需要與時俱進,應對網絡直播帶來的挑戰。要想規范整個網絡直播行業,使得新興行業健康發展,還需要從許多方面入手。從現狀來看,網絡直播并沒有完全飽和,相反是處于一個剛剛萌芽的階段。網絡直播具備向前展開的實力,具有強大的受眾人群,依托網絡這一機遇平臺,充實主持人相應的業務能力、整合主持人知識結構、提高主持人的綜合能力,在未來必然會成為行業的指導者,引領新時期。
參考文獻:
[1]曹佳.從網絡直播談談“融媒體時代”的氣象服務和氣象主持人[A].中國氣象學會.第35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5全媒體氣象影視服務創新研究[C].中國氣象學會:中國氣象學會,2018:3.
[2]申楊.淺析網絡直播主持人的主持特點[J].新聞傳播,2018(19): 50-51.
[3]黃子馨.淺析網格主播影響產生機制及啟示[J].東南傳播,2018 (07):145-146.
[4]孫揚.新媒體時代網絡直播主持人語言的“規范化”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21):146.
[5]邢曉梅.論內蒙古地區蒙漢雙語廣播電視主持人的文化影響力[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