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旭曉 付會艷 李海洋
摘? 要:語文是初中階段的重點學科之一。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初中語文教師開始重視對初中語文有效課堂學習方法的研究,這可彌補我國現階段初中語文課堂存在的有效性不高、教學判斷不足等問題,對我國初中語文課堂的發展有著極大推動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課堂;學習方法
從目前的初中語文課堂學習方法來看,大多分教師仍采用著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不僅教學內容枯燥、教學形式單一,其教學成果也難以達到預期目標。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啟發式”教學逐漸走進初中語文課堂中。它要求教師通過合作、探究、自主的形式,培養學生參與語文課堂學習,合理處理教師、教材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將課堂真正歸還給學生,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更好地促進初中語文有效課堂的發展。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創設教學情景在我國初中語文課堂中已經有了廣泛應用,在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內容,活躍課堂氛圍和補充教材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伴隨著互聯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許多初中學校都在語文教學中引進了多媒體設備和微課。教師可以通過海量的網絡資源,在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將二者相結合,拓展教材知識,為學生帶來良好的語文教學體驗。尤其在一些晦澀難懂的古詩詞和文言文課程學習中,創設教學情景可幫助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其創作背景、內涵等,進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以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材為例,在《詩經兩首》一課學習中,教師在為學生講述《關雎》一文時,則可以根據詩文的意思,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與古詩詞有關的情景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詩文背后的故事和內涵,將學生帶入到詩文場景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
二、問題引導教學,促進學生思考
問題引導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有針對性的課堂提問可以激發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語文學習過程中。不僅如此,通過課堂提問,教師還可以深入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并通過對學生作答內容的補充和評價,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認知。其主要實現途徑有兩點:
一是設置合適的問題,通常在語文課堂中,教師提問的內容大多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需要通過設置合適的問題,幫助學生精準找到教學重點知識,避免出現迷惑現象。同時在提問過程中,還要把握問題的層次性,做到層層鋪面,由點到面,由淺入深。以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教材為例,在老舍作品《濟南的冬天》一課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提問,引導學生感知文章中的景色描寫特點,學習景色描寫的方式。比如,教師提問:“今天我們所學習的是《濟南的冬天》,在課程開始前,請大家帶著問題閱讀文章,思考文中出現了哪些關于冬天的景物。”學生們隨即投入到課文閱讀中,閱讀完畢有學生舉手回答:“文章中描寫了冬天的風、陽光、小雪和水。”教師給予回應:“那么誰能來通過文章的描述形容一下,作者筆下濟南冬天的風、陽光、雪和水是什么樣的?”學生們再次帶著問題回顧課文,有學生舉手回答:“濟南冬天的風是沒有聲音的,陽光是暖和安適的,雪是秀氣的,好似水墨畫一般對房屋有點綴效果的,水則是在綠萍上冒著熱氣的。”教師回應:“非常好,說的很形象,而且也使用了作者的描寫語言。那么大家能不能在這一基礎上,繼續羅列出濟南冬天的景色內容,并說明作者的描寫手法呢?”學生即可根據教師的提問,投入到下一步學習中。二是及時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教師在學生回答后,需要對其回答的內容進行評價和補充。這可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評價的方式主要分為鼓勵、引用、補充和糾正等,同時還可以使用眼神、肢體動作表示對學生回答的肯定,增強學生參與回答的積極性。
三、小組合作教學,鍛煉探究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閱讀、寫作等應用能力,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因此,小組合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地位。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提出思考問題,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并鼓勵學生自主完成小組合作中的任務分配,各司其職。在完成自己任務的基礎上,幫助其他組員完成任務,通過一系列的討論,最終得出結果。教師則需要根據小組討論的結果進行積極評價,在鼓勵的基礎上,對小組討論結果進行補充和糾正。這一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探究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的意識。
綜上所述,課堂是教師開展學科教學的重要基礎,亦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形式。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更需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培養其語文意識,并通過創設教學情景、問題引導教學以及小組合作教學等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文學習氛圍,提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俊芳.《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朗讀的有效利用》[J].《新課程導學》,2016年第1期.
[2]李建軍.《中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問題歸因及對策》[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3年第2 期。
★ 本文系2019年漯河市基礎教育研究項目《初中語文有效課堂學習方法研究》(LHKT201909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