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懷文
摘要?在番茄生產過程中,由于栽培管理不當、環境條件不適宜等導致一些生理性病害的發生,嚴重影響番茄的產量和質量。基于此,對幾種番茄常見生理性病害——臍腐病、裂果、茶色果、綠背果、卷葉病的發病癥狀、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進行介紹,以供參考。
關鍵詞?番茄;生理性病害;臍腐病;裂果
中圖分類號:S436.4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3-185-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3.076
番茄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既可生食也可熟食,是深受人們喜愛的蔬菜。近年來,安徽省懷遠縣設施番茄的栽培面積逐年增加,在城關鎮新城區、荊芡鄉、淝南鄉、淝河鄉等鄉鎮已形成較大種植規模。番茄在種植過程中,除了會受到真菌、細菌、線蟲及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襲外,還會由于栽培管理不當、環境條件不適宜等導致一些生理性病害,如臍腐病、裂果、茶色果、綠背果、卷葉病等經常發生,嚴重影響番茄的產量和質量,造成較大損失。筆者對番茄生產過程中經常發生的幾種生理性病害及其發病原因和防治方法進行了分析,供菜農參考。
1?番茄臍腐病
1.1?癥狀
番茄臍腐病在保護地、露地均有發生,保護地栽培發病重于露地栽培。臍腐病只為害果實,果實核桃大時易發病,先在青幼果的頂端臍處出現水漬狀、暗綠色病斑,病斑逐漸擴大,后期患處干縮,表面凹陷,主要表現為果臍部黑色、干疤,發病果實往往長不大,發硬,提早變紅脫落。
1.2?發病原因
番茄臍腐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缺鈣造成的,溫度過高和過低、高濕和干旱均會影響鈣的吸收,從而引起發病。施用未經腐熟的生糞,施肥距離根系太近,易引起燒根,使根系吸水受抑制,這也是發生臍腐病的重要原因。此外,耕深不夠,土壤板結,根系難以下扎伸展,單施氮肥、氮肥過量或磷鉀肥不足,植株不能從土壤中吸收足夠鈣素,均會加重此病的發生。
1.3?防治方法
首先要加強肥水管理。在番茄結果期,保證水分均衡供應,保持土壤濕潤狀態。灌水應在早上或晚上進行,要緩慢灌入。施氮肥要適當,并配合施用磷、鉀肥。盡量選擇腐熟的有機肥料,避免施用濃度過高的人糞尿肥。坐果期適當增施鈣肥,可葉面噴施1%過磷酸鈣或0.1%氯化鈣,從初花期開始每隔15?d噴1次,連噴2~3次。此外,深耕松土,可促進植株根系發育,采用地膜覆蓋,可提高吸水吸肥的能力,從而減少土壤中鈣元素的淋溶損失。
2?番茄裂果
2.1?癥狀
裂果在番茄果實著色期發病最重。通常有3種裂果方式:環狀裂果,以果蒂為圓心,呈環狀淺裂,多在果實成熟前出現;放射狀裂果,以果蒂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狀深裂,果蒂附近產生微細的條紋開裂;條狀裂果,在頂花痕部,呈不規則條狀開裂。裂果不僅會導致番茄的品質以及食用價值大大降低,在裂果部位常會發生病菌侵染,而造成果實局部變質和腐爛。
2.2?發病原因
番茄裂果出現的原因主要是水分沒有調控好,在果實發育后期或轉色期,水分供應過大或者土壤忽干忽濕,果皮生長與果肉組織膨大速度不同步,果肉膨壓增大而出現裂果。果皮特別薄的品種容易發生裂果,粉果比紅果容易發生裂果。此外,前期管理不當也會造成裂果,如番茄摘心、打頂過早,供給到果實的養分過多,發育速度過快會造成番茄裂果。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保花保果時濃度使用過大,導致果實膨大速度過快,引起生理失調導致裂果。
2.3?防治方法
選擇果皮偏厚的抗裂果品種,可預防裂果。避免土壤過干過濕,保持土壤相對濕度在80%左右。均衡施肥,增施有機肥及生物肥以改良土壤結構,番茄喜鉀肥,花期對鈣特別敏感,定植后可定期葉面噴施鈣、硼等微肥。正確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濃度不宜過大。不宜過早摘心,避免營養過分集中供給果實,而出現裂果。整枝打杈要適度,保證植株有茂盛的葉片加強體內多余水分的蒸發,避免養分集中供應果實造成裂果。
3?番茄茶色果和綠背果
3.1?癥狀
茶色果和綠背果是番茄果實成熟著色后顯現出不正常的情況。茶色果:果實成熟后在紅色果面上呈現褐色或茶褐色,果實光澤度差,商品價值低。綠背果:不同番茄品種果實成熟后會變為粉紅色、紅色或黃色,綠背果則在果肩部或果蒂附近殘留綠色斑塊,一直不變紅,且綠色區果肉變硬,果肉酸,品質下降。
3.2?發病原因
土壤干燥,氮肥施用過量,鉀肥、硼肥施用不足易產生綠背果。在果實著色變紅階段,氮肥施用過多,致葉綠素分解推遲或減緩,影響茄紅素、胡蘿卜素在果實上形成,再加上棚室內氣溫控制不當,造成番茄著色不良,易出現茶色果。
3.3?防治方法
果實成熟期,注意增光提溫,白天棚溫控制在25~30℃,夜間棚溫控制在15℃左右;若遇低溫、弱光照天氣,要采取加強保溫和增強光照等措施。充分腐熟有機肥,注意氮、磷、鉀配合,必要時噴灑含硼的復合微肥。采用滴灌或噴灌,適時適量澆水。采用云大-120植物生長調節劑(蕓薹素內酯)3?000~4?000倍液噴葉,每隔7~10?d噴1次,連噴2~3次。
4?番茄生理性卷葉病
4.1?癥狀
番茄采收前或采收期,葉片不同程度縱向上卷,有的植株僅下部或中下部葉片卷葉,有的整株所有葉片都卷葉。卷葉嚴重時,葉片變厚而脆,病葉具革質感,減少光合作用面積,影響產量,由于卷葉果實暴露在陽光下,容易引起日灼病的發生。
4.2?發病原因
番茄生理性卷葉病多發生在潮濕多雨季節或定植后處在緩苗期和剛緩過苗的植株上。田間缺水時,土壤干旱,或根系發育差,受損傷,吸水能力較弱,而遇高溫使植株缺水,葉片水分蒸騰量大,失水較多,為了減少水分蒸騰,植株葉片開始卷曲。過量偏施氮肥,特別是土壤中缺鐵、錳等微量元素也會卷葉,這種卷葉常伴有葉片變黃變紫等癥狀。植株整枝,打杈,打頂過早、過重也可產生卷葉。整枝、打杈、打頂過早,根系吸收輸送的磷酸,經由下部葉片向上輸送到上部新生葉,因整枝過早無處輸送,就積累在下部葉片中使之硬化卷曲。
4.3?防治方法
整地作畦要細致,可提高地溫和土壤通透性。培育壯苗,番茄定植后至坐果前進行抗旱鍛煉。坐果后適時均勻澆水,避免土壤過于干旱,尤其要避免在中午高溫時澆大水。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長。謹慎使用植物激素,使用激素時要避免其沾到嫩葉或生長點上。番茄側枝長至7?cm以上時打杈,避免打杈過早、整枝過重。
參考文獻
[1]?王東俠,趙洪德,裴若菲.番茄主要生理性病害的發生特點及防治方法[J].現代農業科技,2019(5):116-117.
[2]?孔令波,段金博,陳麗梅,等.日光溫室番茄生理性病害的發生及其綜合防治[J].農業科技通訊,2017(3):245-249.
[3]?安勝,郭春華,孫曉春,等.保護地番茄生理性病害的診斷及防治[J].中國林副特產,2016(3):73-74.
[4]?王淑榮.番茄生理性病害的識別及防治[J].河北農業,2015(7):36-40.
[5]?薛玉華.番茄常見生理性病害的種類與防治[J].吉林農業,2010(4):73.
[6]?劉忠強.番茄生理病果的發生與防治[J].北方園藝,2007(11):122.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