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斌

摘要?農業是第一產業,農業經濟對國民經濟增長影響巨大,在農業現代化不斷推進的過程中,農業生產效率、資源環境等因素的制約作用愈加顯著。河南作為農業大省,基于河南省農業發展現狀,對如何提升農業經濟效率的路徑進行了探索,希望有助于該省農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農業大省;農業經濟效率;作用
中圖分類號:P4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3-191-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3.078
1?農業經濟效率的概述
“效率”一詞最早出現于物理學,后在經濟學中廣泛應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對效率有著不同的解釋與認識。《微觀經濟學》(Robert?S.?Pindyck)中,"效率"被認為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的福利總和。《資本論》(Karl?Heinrich?Marx)中,"效率"則是指以最少投入獲得最高產出。目前,在經濟學研究領域,針對"效率"并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共同點在于均認為提高效率可以實現不同要素的優化配置,有利于經濟增長。在農業領域同樣可以引用"效率",從投入和產出兩個角度分析。投入角度可將農業經濟效率定義為實際農業產值和理想產值在技術水平和要素投入一定的基礎上兩者之間的差距。產出角度分析為實際要素投入和最小要素投入在產值一定的前提下兩者之間的差距。組成農業經濟效率的要素很多,每一種要素均會影響農業經濟效率。主要要素類型(見表1)。
2?農業經濟效率影響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根據農業經濟效率分解式了解到,影響農業經濟效率的有四大要素,每一種要素的影響作用各不相同,且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區別。
(1)當企業或企業家群體具有創新力時,將會促進技術進步,從而間接作用于農業生產物質資本投入,最終達到農業經濟效率提升的目的;
(2)人力資本投入中,農業專業從業人員便是一種優質資源,加大人力培養力度,積極引進先進人才,同樣會推動技術進步,并對技術利用效率產生一定影響,提升物質資本投入品質,最終達到農業經濟效率的目標;
(3)政策影響行業、區域發展,對于農業經濟效率而言,政策制度同樣具有上述傳導功能,可以惠利于農業經濟增長。
(4)在四個要素中,物質性要素包括農機、化肥、農藥等,這些均為物質資本投入,將直接作用于農業經濟效率。
對于農業大省來講,農業經濟效率提升勢必會影響整個區域經濟,并由此形成一定規模的經濟效益,不僅作用于省內,還會產生外部經濟效益,作用于其他省份或出口國外。一旦形成規模經濟效益和外部經濟效益,在極化效益和區位經濟的共同作用,在空間上將進一步實現涉農產業的大規模集中化發展,進而有助于農業生產朝著專業化方向邁進,成為區域主導產業,創造更多產業價值[1]。在擴散效應的驅動下,再一次向食品加工等下游產業深入,形成一個良性的上下游產業鏈,最終影響整個區域經濟發展。
3?提升農業經濟效率的對策
河南位于中原腹地,自古以來都是國之重地、經濟大省。據相關報告顯示,2019年河南省國民生產總值達到5.4萬億以上,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其中農業作為第一產業,保持著穩定的發展態勢,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339.08億斤。然而,在農業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仍面臨著諸多問題,例如資源利用率不高、技術利用率偏低等[2]。現從以下幾點分析提高農業經濟效率的對策。
3.1?加強投入產出管理
3.1.1?推進農業資源及農業環境保護?(1)農業資源保護方面。耐旱品種是農業資源保護的關鍵,應大力推廣,而部分水量消耗較大的農作物應適當限制耕種面積;完善田間節水、蓄水設施體系,進一步提升用水效率,如完善用水計量系統、加大水肥一體化技術利用率、健全節水獎勵機制等。(2)農業環境保護方面。目前,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對農業來講,主要污染來源于化肥、農藥、地膜等使用不當。首先,合理選用化肥種類,控制化肥使用量,多采用一些配方施肥技術或水肥一體技術,減少對土質的影響。其次,合理控制農藥使用量,采用生物、物理防治等方式控制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最后,合理控制地膜使用量,在地膜類型選擇時不得選用那些無法降解的材質,要選取可降解地膜,同時完善地膜回收加工體系。
3.1.2?壯大龍頭產業集群?龍頭企業在投入、產出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可提高經濟效率。目前,河南省已有一些農業龍頭企業,在此基礎上著重發展優勢特點,在區域特色、關鍵物流節點等方面實現集聚化效應,不斷壯大龍頭產業集群,在農業生產經營持續適度推廣時,可以通過龍頭企業將家庭農場、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農業合作社等有效連接起來,積極融合各類資源與要素,建設一個完善的生產服務鏈。
3.2?提高技術利用效率
3.2.1?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在農業提質增效中,科技創新是必備條件。21世紀是信息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不斷涌現,在農業生產、管理、經營、服務等不同階段均可積極融入現代信息技術,從而實現農業經濟迅速發展。基于物聯網可以建設"智慧農業",以此獲取生產過程中的大量數據信息,并通過計算機系統實現數據信息匯總、轉化、處理、存儲,對農業設施啟動、關閉系統進行精準管控,甚至可達到遠程控制,如節水灌溉等。在農作物成長過程中,通過數字化管控還能根據不同生長階段適當調節所需營養成分,實時記錄和查詢灌溉、施肥等不同事項的數據信息,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
3.2.2?加強技術引導與宣傳?目前,影響河南省農業經濟效率的主要問題之一是技術效率不高[3]。在不斷創新農科技術的前提下,還要實現農業技術的有效吸收利用,加強技術引導和宣傳力度。可引導相關企業、農戶積極引進和合理化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現代化農業發展水平。例如,建立農業信息服務站,通過手機APP、互聯網直播等方式,將新型農業技術、農業設備等傳遞給農業生產者,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將最新農業科技成果展現在農戶面前,將信息技術融入終端農業生產群體,改變農業生產模式。
3.2.3?提升農業從業人員素質?人是一切活動的執行者和實施者,是最寶貴的資源要素。專業化的從業人員才能為農業經濟效率提升提供人才支持。然而,作為農業大省同樣也是人口大省,河南省農民占比較大,且農民整體文化水平偏低,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現代化農業理念,在專業化從業人員方面缺口很大。想要推進現代化農業發展,必須重視農業從業人員的素質問題。一方面,在政府的扶持下,加強與農業生產基地和高校之間的合作,針對現代農業相關內容,開設有針對性的課程,強化專業化、系統化的知識學習體系。另一方面,加強實踐經驗,針對課程學習內容,指派農業專家在田間進行實地教學,提高實踐經驗和技術能力。
3.3?營銷環節有效對接
3.3.1?線上營銷農產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農業"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提升了農產品的知名度。在提升農業經濟效率中線上營銷作用日益突顯[4]。2019年阿里巴巴正式入駐河南,為數字河南再添助力。與行業巨頭的合作將為線上營銷農產品提供堅實的保障。此外,還可以在18個地市建設農產品線下體驗店和直銷站,建立品牌農產品綜合服務平臺,直接連接農業經營主體和農產品需求主體,實現農產品供需平衡,創建一種線上、線下新模式[5-6]。
3.3.2?打造農產品物流體系?物流是實現農產品互通交易的橋梁。針對當前河南發展趨勢,建設完善物流基礎設施,構建農產品區域性物流中心,整合改造物流信息,實現信息共享。積極建設智慧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實時監控、跟蹤、預警農產品的運輸過程及運輸中的濕度、溫度等,最大限度保障農產品質量,將健康、安全的產品送給客戶,提高企業信譽,樹立良好的形象。
4?結論
河南是農業大省,農業是我省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三農"問題是關乎國之命脈的根本性問題。要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提升"三農"工作水平,實現從農業大省轉變為農業強省的轉變。在新經濟環境下,必須尋求提升農業經濟效率的有效途徑,為農業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鳳成.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中外企業家,2015(22):193.
[2]?陸倩,孫劍.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協同的結構特征、運行機制及驅動因素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5,36(3):438-443.
[3]?曹秋林.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提高措施[J].黑龍江科學,2019,10(5):140-141.
[4]?劉月姣.農業部編制印發《"十三五"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規劃》[J].農產品市場周刊,2016(35):4.
[5]?王國強,宋艷華.基于耕地質量數量的河南省糧食生產能力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2,33(1):49-55,61.
[6]?劉麗偉,高中理."互聯網+"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路徑研究-基于農業產業鏈視角[J].世界農業,2015(12):18-23.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