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芹
摘? 要:在現代教育中,人們不僅僅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他們也慢慢地對學生的能力養成有了更多的關注。數學區角活動也是一種教學活動,幼兒園大班的教師根據教學內容采用區角活動進行實施,很好地體現了幼兒的“玩中學”,通過采取這種特殊的教學活動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基于此,筆者將從實施大班數學區角活動的意義以及區角活動多元化的評價出發,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實施數學區角活動。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大班數學教學;區角活動;多元化
一、幼兒園大班實施數學區角活動的意義
數學區角活動是指老師充分考慮到教材的教授內容而采取的一種有組織、有目的的教學活動。在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學中采用區角活動進行教學是充分考慮了該年齡段幼兒的學習狀況,幫助幼兒在數學區角活動中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因為這種教學活動是讓學生在玩樂的過程中學習,這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好感度,引導幼兒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數學學習中。
二、幼兒園大班數學區角活動多元化的評價
數學是一門較有邏輯性的學科,教師在區角活動的設計時不僅要考慮學生的興趣,還要考慮開展活動的效果,讓學生在活動中既能盡情地游戲,還能學到相關的數學知識,讓學生真正做到“學習、玩樂兩不誤”,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
(一)在設計數學區角活動時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
幼兒園老師在采用區角活動教學時,首先要改正掉對區角活動的片面了解。在以前區角教學還沒被廣泛利用時,很多教師會認為它的主要目的是讓幼兒玩樂。所以教師在設計數學區角活動的教學方案時,更多的是考慮孩子們的游戲取向,而忽略了通過區角活動完成數學的相關教學任務。實際上,教師在活動籌劃之前一定要先明確活動的目標,既要考慮到孩子們的游戲取向,也要考慮教學的效果,讓游戲和教學更好地進行有機融合。例如,教師在“五以內加減法”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幫小瓶子找帽子”的區角活動方式進行活動教學的開展,在游戲中,教師可以在瓶身上寫下算式,在瓶蓋上寫上得數,并把瓶蓋打亂,讓學生通過計算得出結果,幫助小瓶子找到與之匹配的“小帽子”,觀察哪一位學生能又快又準地幫助小瓶子找到帽子,率先完成的學生可以獲得“小星星”獎勵,學生積累到一定的星星數就可以到教師那里兌換想要的小禮物。這種游戲的開展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游戲,還能通過游戲讓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五以內的加減法”計算,讓學生擁有堅實的數學基礎,為他們未來的小學數學學習做足準備。
(二)應該注意數學區角的相關材料選擇,活動開展符合循序漸進性
教師在布置數學區角時要注意相關材料的選擇,所選擇的材料既要符合幼兒的喜好也要有一定的教學價值。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積極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或者個人的區角活動,在開展數學區角活動時,既要遵循一定的自由原則,也要對學生起到一定的教學作用。在幼兒園的區角活動中應該具備有較強的新鮮感,教師在開展活動時一定要注意經常性地更新數學區角活動的相關材料,做到區角活動多元化,而不能是從新學期開學開始到學期的結束都不更換區角內容。例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任務定期更換區角活動的主題,并且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可以是借助他們喜歡的動畫人物進行問題的開展,讓學生有充足的興趣進行區角游戲的挑戰。教師在布置數學區角時,要做到循序漸進,分層次地讓學生進行活動的參與,通過層次把教學的大目標一個個細化為小目標,讓學生有足夠的信心參與到區角活動中,提高數學區角的開展價值。
(三)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區角活動進行合理的評價
在幼兒園的諸多區角中,數學區角因為其的邏輯性較高、難度較大等特點,可能是最不受幼兒歡迎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的開展時,教師也應該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盡量讓學生自主地完成活動的相關任務。教師在學生通過一關一關地完成任務之后,要注意及時對學生做出合理的評價,可以采用口頭表揚或者是通過獎勵制的方式進行,通過這種機械性的程序,讓學生嘗到在游戲中成功的“甜頭”,這樣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區角活動中去。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個人的區角活動中規定一個時間段讓學生完成,而學生只要在這個時間段內完成即可。在學生完成活動任務的同時,教師應該在旁邊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并細心記下他們在完成游戲時做得較好的點以及不足的點,可以把學生的不同特點記錄下來,針對每個學生的差異采取不一樣的方式進行引導教學。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教師應該及時地對他們的表現進行合理的評價,而且要采取幼兒所能接受的方式進行評價,這樣才能達到數學區角活動開展的最高效果。
結束語:
區角活動的開展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幼兒園大班的數學教育,既滿足了學生的玩樂心理又能引領學生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所以教師應該更加地注重幼兒園數學區角活動的開展,提高活動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朱云. 幼兒園大班數學區規則游戲材料現狀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9.
[2]邵長青.淺議幼兒園區角活動的創設和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152.
[3]林冬文.幼兒園區角活動的教育功能[J].教育評論,1996(06):78.
[4]陶瑋. 幼兒園區角活動中教師指導的適宜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