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文
膝骨性關節炎是一種骨質增生病癥,是由于關節軟骨出現退行性病變引發的,該疾病會伴隨不同程度的滑膜炎癥狀,集中發病于中老年人群,其主要臨床癥狀有關節疼痛、活動受限以及僵硬等,嚴重影響生活質量[1,2]。本病屬于中醫學“膝痹”范疇,主要是因為風寒濕邪侵襲至人體的膝關節,在治療中多應用祛風濕、止痹痛、補肝腎等藥物。我院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應用獨活寄生湯治療,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8例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借助雙盲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39例)、研究組(39例)。研究組中,男女例數分別為22例、17例;年齡50~75歲,平均(61.22±6.28)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 (3.47±1.11) 年;位置:10例左膝,20例右膝,9例雙膝。對照組中,男女例數分別為21例、18例;年齡51~76歲,平均(61.36±7.40)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 (2.88±1.13)年;病變位置:11例左膝,21例右膝,7例雙膝。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病程及病變位置)無顯著差異,P>0.05,可展開對比,且得到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經中西醫聯合診斷均符合2018年版《骨關節炎診療指南解讀》中的診斷標準[3];②堅持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自身為過敏體質的患者;②嚴重畸形者;③合并意識障礙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應用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治療,口服,50 mg/次,每天3次[4]。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獨活寄生湯加減方治療,藥物基礎配方為黨參20 g,桑寄生20 g,當歸15 g,獨活15 g,白芍15 g,茯苓15 g,熟地黃15 g,杜仲15 g,懷牛膝15 g,防風10 g,秦艽10 g,肉桂6 g,細辛6 g,川芎6 g,甘草6 g。其中夾寒者可加附片、干姜;夾濕者加可加防己、薏苡仁、蒼術;夾瘀者可加丹參及延胡索。每天1劑,冷水煎服取汁,分2次早晚服用,連續治療4周[5,6]。
1.4 觀察指標①療效:治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關節功能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逐漸消失,關節功能逐漸恢復,生活可自理;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未見改善,生活無法自理[7]。②膝關節功能評分、疼痛程度評分:借助Lysholm-Ⅱ量表評定患者的膝關節功能,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其膝關節功能改善越好[8];以視覺模擬評分量表評估疼痛程度,得分越高表示其疼痛越重[9]。③炎性因子水平:以全自動生化儀檢測患者的腫瘤壞死因子(TNF-α)及白細胞介素(IL-6),記錄相關數據即可[10]。

2.1 2組患者療效比較研究組的總有效率(97.43%)較對照組(79.48%)升高,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及疼痛程度評分比較治療前,2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評分、疼痛程度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相較于對照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評分提升,疼痛程度評分減低,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及疼痛程度評分比較 (例,
2.3 2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前,2組患者的TNF-α、IL-6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相較于對照組患者的TNF-α、IL-6減低,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評定 (例,
中醫研究表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屬于“痹證”的范疇,其病機為風寒濕邪侵襲至人體的膝關節,導致局部經絡閉阻,進一步使得患者自身的局部氣血不足,不能夠發揮良好的濡養筋骨作用,傷及患者的營血,最終累積到患者的肝腎,使得肝腎不足,膝關節發生疼痛及變形。《素問·逆調論》云:“營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營衛俱虛則不仁且不用。”其證屬正虛邪實,治宜扶正與祛邪兼顧,既應祛散風寒濕邪,又當補益肝腎氣血。因此,該疾病的主要治則為祛風濕,止痹痛,益肝腎,補氣血,滋養氣血等[11,12]。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的總有效率(97.43%)較對照組(79.48%)更高;治療后,研究組相較于對照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評分提升,疼痛程度評分減低;研究組相較于對照組患者的TNF-α、IL-6減低,P<0.05。分析原因:獨活寄生湯配方中獨活可祛風勝濕及散寒止痹;川牛膝可通利關節,進而發揮祛濕除痹及滋補肝腎等作用;防風可祛風解表,進而解痙止痛、補中益氣,作為引藥;川芎具備良好的活血化瘀與溫經散寒等效果,進而提升抗炎鎮痛作用,進一步疏通患者的血管;人參可溫補腎陽,提高患者自身的營養狀況,進而發揮良好的強壯筋骨等效果;白芍可養血活血;秦艽可祛風除濕,進而發揮良好的抗風濕等效果;杜仲可補益肝腎;桑寄生可祛風除濕,進而提升患者的自身肌力,使其肌肉收縮力明顯增強;肉桂可散寒止痛,積極促進血液循環;當歸可補血活血;細辛可發揮良好的散寒止痛等作用; 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可使氣血足而風濕除,肝腎強而痹痛愈[13-15]。
綜合上述研究顯示,在西醫治療基礎上予以獨活寄生湯加減方治療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具有明顯的優勢,更易于提升其療效,提高膝關節功能評分,降低疼痛程度評分,改善疼痛程度評分,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與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