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維峰
痛風性關節炎是由于高尿酸引起,可致尿酸尿結石、腎病,嚴重者可致畸、致殘,關節畸形和活動受限、影響小關節功能[1]。有報道,放血療法對痛風性關節炎療效好、起效快、不良反應少。同時輔以中藥四妙湯加減可有效降低尿酸,控制痛風性關節炎[2,3]。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四妙湯加減聯合放血療法治療痛風性關節炎,與口服依托考昔聯合進行對照,比較2組治療優勢,為治療痛風性關節炎尋找安全有效的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住院部收治的80例痛風性關節炎患者,按照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組中男21例,女19例; 年齡25~70歲,平均(49.3 ± 10.5)歲; 病程4~10年,平均(8.2±4.3) 年。對照組中男19例,女21例; 年齡28~68歲,平均(50.2±9.7) 歲; 病程3~11年,平均(8.5±3.9) 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參照《痛風的診斷與治療》有關標準制定。①影像學顯示關節腫脹;②關節明顯疼痛; ③病變部位發紅皮溫升高; ④患處積液細菌培養陰性。
1.3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 ②近3個月未使用痛風治療藥物; ③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④愿接受長期隨訪。
1.4 排除標準①伴嚴重肝腎功能障礙; ②伴造血系統疾病;③伴惡性腫瘤、老年癡呆、精神疾病;④對本研究藥物及針灸過敏;⑤未能嚴格遵醫囑者;⑥參加其他藥物臨床試驗而影響觀測結果者。
1.5 治療方法完善相關檢查,對照組予依托考昔口服120 mg/次,1次/d,7 d。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合放血療法,取患處阿是穴、內庭、行間等穴,患者仰臥,患處充分暴露,常規消毒所選穴位,用三棱針對準所選部位,速刺疾出,確保一次性點刺放血;加服四妙散:蒼術 15 g,牛膝 15 g,黃柏15 g,威靈仙20 g,土茯苓20 g,薏苡仁 20 g。日1劑,2次服用,療程3周。
1.6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評價:痊愈:關節無疼痛、無腫脹,活動正常,女性血尿酸(SUA)≤300 μmol/L、男性≤ 350 μmol/L,療效指數≥95%;顯效:關節無疼痛、無腫脹,活動不受限,SUA女性為300~357 μmol/L,男性為350~416 μmol/L,療效指數為70%~95%;進步:關節疼痛緩解、腫脹基本消除,活動輕度受限,SUA女性300~357 μmol/L,男性為350~416 μmol/L,療效指數為30%~70%;無效:關節疼痛、腫脹、活動無改善,SUA女性≥357 μmol/L,男性≥416 μmol/L,療效指數<30%。②檢測患者就診時、3周后的SUA水平。③關節疼痛評分:無癥狀記0分;疼痛較重,累及第一跖趾關節記2分;疼痛重,累及第一跖趾關節記4分;疼痛劇烈,累及多個關節記6分。關節腫脹指數:正常記0 分;關節紅斑,輕度腫脹記1 分;關節明顯紅腫,骨性標志消失記2 分;關節以外肢體腫脹記3 分。關節功能活動評分:雙足正常步態記0 分;足輕度跛行,足趾未展開記1分;足屈曲,明顯跛行記2分。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92.5%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80.0%(χ2=3.27,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SUA 濃度比較2組治療前SUA 濃度無顯著差異(t=0.68,P>0.05),2組治療前后SUA 濃度比較均有顯著差異 (t=5.82、4.75,P<0.05),觀察組SUA 濃度治療后顯著低于對照組(t=3.52,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SUA 濃度比較 (例,
2.3 2組患者關節腫痛和功能活動情況比較觀察組關節腫痛、功能活動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t=2.93、3.15、3.42、3.27,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關節腫痛和功能活動情況比較 (例,
中醫學將痛風歸于“痹證”“白虎風”等范疇[4]。《素問》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痹證由風寒濕熱等邪氣入侵,致氣血運行受阻,肢體關節出現疼痛、活動不利。朱丹溪《格致余論》認為:“痛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則痛甚,行于陰也”“痛風乃濁毒瘀滯使然”。認為痛風由熱邪與濕濁致病。中醫藥理論認為“肥人多痰濕”。痰阻成癖,發為痛風,致關節腫大、麻木疼痛。《素問》指出:“膏粱之變,足生大疔”,進食滋膩之品太多,致機體生發熱性腫瘍[5]。因而認為,治療痛風應祛濕化濁。放血療法可消腫止痛、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且操作簡單、不良反應少、見效快。痛風性關節炎引起紅腫熱痛等癥候。疼痛是閉塞不通,而局部放血可有效迫血外出,疏泄瘀血,有效止痛[6];有研究者認為局部腫脹、發熱、發紅是瘀血不去,氣血阻滯經絡導致,瘀久化熱,導致皮膚發熱,而局部放血可高效泄熱,使經絡暢通,激發經氣,改善關節癥狀。
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多以濕熱內蘊為主要表現,常伴關節紅腫熱痛,應予清熱、利濕、泄濁為主,宜選擇四妙散[7]。其中蒼術歸脾、胃、肝經,可燥濕健脾、祛風散寒[8],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蒼術配黃柏清熱燥濕,現代研究發現黃柏可抗菌、降壓、調節免疫、降尿酸[9]。薏苡仁清熱利濕,健脾、除痹,現代研究發現,薏苡仁可抑制黃嘌呤氧化酶,進而抑制尿酸的生成[10]。土茯苓利濕泄濁、通利關節,現代研究認為茯苓能有效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降低尿酸水平[11],上述兩藥配伍可健脾利濕;威靈仙祛風除濕、通絡止痛,臨床常用于祛風濕,通經絡;川牛膝歸肝腎經脈,可活血祛瘀、利水通淋、滑利下行[12];上藥合用清熱利濕、健脾泄濁。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予依托考昔口服;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放血療法聯合四妙散,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2.5%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80.0%,表明中藥聯合治療能有效提高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療效;觀察組SUA 濃度治療后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四妙湯加減聯合放血療法治療痛風性關節炎,可有效降低其血尿酸濃度;觀察組關節腫痛、功能活動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t=2.93、3.15、3.42、3.27,P<0.05),表明四妙湯加減聯合放血療法可有效改善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局部關節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四妙湯加減聯合放血療法對痛風性關節炎有良好效果,提高療效,降低血尿酸濃度,改善局部癥狀,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