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瀟婧
近些年受到社會整體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影響,不僅醫療水平突飛猛進,醫院也在護理管理工作方面給予了更高的關注度,與此同時作為獨立學科的中醫護理,其質量以及管理質量也受到了多方關注,因護理管理質量會直接影響護理質量,對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預后發展均有重大影響,所以護理管理質量已經逐漸成為一個醫院護理人員綜合素養、技術能力、服務質量的根本性評價指標[1,2]。因此中醫院需要積極探討一種具有較好的科學性、高效性以及合理性的護理質量管理方案,以促使自身的護理質量得到長足改善,為患者的臨床療效提供保障[3]。基于此,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工作的86例護理人員以及接受護理服務的27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常規中醫護理方案、護理質量評價系統改良后的中醫護理方案展開如下分析。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工作的86例護理人員以及接受護理服務的27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雙盲法將護理人員、患者劃分為對照組、試驗組,每組護理人員43例、患者135例;其中對照組護理人員中男性3例,女性40例;年齡20~42歲,平均(31.22±5.57)歲;工齡1~19年,平均(10.32±2.54)年;文化水平15例為中專,18例大專,10例本科;試驗組護理人員中男性5例,女性38例;年齡21~44歲,平均(31.45±5.61)歲;工齡2~18年,平均(10.12±2.34)年;文化水平16例中專,20例大專,7例本科。2組護理人員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滿足開展要求。
1.2 方法對照組行常規中醫護理方案:即由科室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基礎性住院環境管理、疾病知識宣講、注意事項告知、遵醫囑治療與飲食等方面的服務。試驗組基于對照組實施護理質量評價系統:科室要構建護理質量考核小組,由小組成員針對試驗組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技術操作、護理質量、病房環境管理、服務態度等職業能力進行評價,具體評價管理的內容應包含以下幾點:①考核小組成員需要調查科室患者,明確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包括住院環境、飲食、健康宣教內容等,同時還要調查患者在中醫護理方面的認識水平、康復效果等,以此作為對護理人員工作質量的評價指標[4]。②考核小組成員需要調查護理人員的中醫護理水平,包括基礎護理知識水平以及運用情況、技術操作水平等,并做好記錄,作為評價結果的參考指標[5]。③考核小組成員需要調查科室的護理情況,以此確保最終所產生的護理評價結果真實有效,要求考核小組成員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對科室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檢查項目包括護理現場、護理項目開展情況、相關儀器操作情況等,同時觀察在工作期間護理人員是否存在工作積極性較差、懈怠等情況;此外,還要觀察護理人員是否具備中醫推拿能力,以及工作期間是否能保證病房環境與護理規定相符、病例記錄是否科學規范、是否可以及時發現以及妥善處理患者存在的問題等[6]。④在考核小組成員完成考核之后,需要參考考核結果對中醫護理工作存在的弊端進行分析,明確影響因素之后通過針對性方案加以改善,以強化中醫護理質量;此階段需要考核小組成員與科室所有人員共同探討,以保證最終所制定的改良方案是切實可行的,同時參考改良方案,對護理人員的職業能力進行培訓,以加強其理論知識掌握水平以及運用能力,同時提高其技術操作能力;只有護理人員的綜合素養水平過關才能充分發揮護理工作的臨床價值,為患者的康復提供較好的條件[7]。
1.3 觀察指標①對比2組護理人員的職業能力:由經驗豐富的醫師通過本院自制試卷、臨床實踐兩個方式考評2組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評分、技術操作評分、護理質量評分、病房環境管理評分以及服務態度評分,百分制,所得分值與護理人員的職業能力成正比。②對比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患者出院前通過匿名投票的方式對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進行評價,共計3個選項,即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計算公式為(滿意+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2.1 2組護理人員的職業能力評分對比試驗組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評分、技術操作評分、護理質量評分、病房環境管理評分以及服務態度評分相對比對照組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護理人員的職業能力評分對比 (例,
2.2 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78%,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9.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例,%)
所謂中醫即參考人體生理特征對患者的病癥作出一系列分析,并參考患者的病理特點幫助其明確疾病類型,以此為基礎,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防治方案[8]。受到現代醫療事業快速發展的影響,臨床護理質量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升,相對比現代護理方案而言,中醫護理方案以養生為主要側重點,通過培養患者的養生健康意識,糾正其不良習慣,進而改善疾病,促使患者可以獲取更好的預后質量[9]。近年來社會水平快速提升導致越來越多人開始注重養生,也因此中醫護理質量逐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而中醫院要想提高自身的護理水平,則需要積極探討一種具有較好的科學性、高效性以及合理性的護理質量管理方案,通過不斷改良、完善自身護理服務內容的方式為患者的臨床療效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次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工作的86例護理人員以及接受護理服務的27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常規中醫護理方案、護理質量評價系統改良后的中醫護理方案展開討論分析,結果顯示:試驗組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評分、技術操作評分、護理質量評分、病房環境管理評分以及服務態度評分比對照組更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78%,高于對照組89.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參考護理質量評價系統改善中醫護理管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能力,進而改善患者的護理體驗感。原因分析,中醫院在護理管理過程中增加護理質量評價系統,并組建考核小組,由小組成員對科室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以及患者的護理情況展開調查,可通過分析護理人員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水平、運用水平、操作技能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等,明確現在階段護理工作存在的弊端,以此為依據制定可行的改良方案,并結合護理人員職業能力薄弱的地方加強培訓,在豐富護理人員專業知識,提高護理人員理論知識運用能力以及操作技能水平的同時,可有效優化臨床護理服務的整體質量。例如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理患者的異常情況、結合患者喜好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與康復計劃等,最終促使患者實現早期康復,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10]。所以對于中醫院而言,在護理管理過程中貫徹落實護理質量評價系統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值得大力推廣。
綜上所述,參考護理質量評價系統改善中醫護理管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能力,進而改善患者的護理體驗感,不僅對患者的治療效果有促進作用,同時還能優化護患關系,對醫院的可持續發展也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