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要:本文應用灰色關聯法分析法研究了江西省水運發展和經濟間的關聯狀況。結果表明:江西省水路貨運量與經濟發展指標之間幾乎都存在較強或極強的關聯度。其中,水路貨運量與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最強的關聯度,而經濟發展指標中僅有進出口總值與水運發展的關聯度中等。據此,本文提出從加大水運基礎建設力度、實現港口向現代化物流模式轉變、打造綜合性交通網絡和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四方面促進水運與經濟的共同發展。
關鍵詞:灰色關聯法;水運發展;關聯度
基金項目:國家留學基金項目(編號:201808360307);江西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科項目(編號:JC17234);江西省社科規劃項目(編號:15YJ04)
1.引言
作為長江經濟帶上九省二市之一的江西省擁有152公里沿江黃金岸線,有著“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獨特的區位優勢。在國家重點實施長江經濟帶的戰略背景下,近年來江西省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幫助提升水運發展,加速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2010年江西省出臺《關于策應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提升水運發展水平的若干意見》,建設區域成網的航道體系,打造以九江港與南昌港為中心的區域性物流中心。2012年國務院同意九江港口岸擴大,開放九江港城西港區。作為可以承東啟西、通江達海的九江港其門戶作用更加凸顯。2013年江西省提出昌九一體化,作為行政中心的南昌成為帶動經濟的核心增長極,作為門戶城市的九江成為長江中游交通樞紐,積極融入長江經濟帶和長江中游城市群。2014年,江西省出臺《昌九一體化發展規劃》; 2017年,江西省政府出臺《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水運建設的實施意見》《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九江江海直達區域性航運中心的實施意見》等政策,進一步給予水運建設發展以多方面支持。2020年4月國務院同意設立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這就要求江西省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發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江西省水運發展情況是否良好,是否對經濟產生較大影響,水運發展對經濟相關要素的關聯程度如何,這些問題的研究有利于向政府提供政策依據。本文運用灰色關聯法對江西省水運發展與經濟進行關聯性研究,意從量化分析結果中揭示水運發展與經濟相關要素之間的聯系,為江西省水運與經濟良性有序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2.灰色關聯模型介紹
灰色關聯分析法是灰色系統理論中研究關聯度的一種重要方法,認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具有廣泛的灰色性,根據因素之間發展態勢的相似或相異程度來衡量因素間關聯度,由此反映各評價因素的優劣次序?;疑P聯分析法對信息不精確、不完全確定的小樣本系統有明顯的理論分析優勢?;疑P聯度分析的計算步驟如下:
2.1確定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
3.灰色關聯模型的測算與分析
3.1指標選取與數據來源
由于水路客運量逐年萎縮,本文以江西省水路貨運量為衡量水運發展情況的指標,而經濟發展可以從經濟規模、人民生活質量、社會發展情況與就業情況等方面進行考慮,指標主要包括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進出口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全省就業人數、人均GDP值、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本文主要研究2005-2019年江西省水路貨運量與經濟發展因子間的灰色關聯度。數據來源于江西統計年鑒、江西交通年鑒、江西省統計公報和中國港口年鑒等。
3.2模型測算與分析
首先根據式(1)對原始數據進行初值化,初始點選取2005年,再以水路貨運量作為參考序列[X0],其他指標作為比較序列[Xi],如第一產業增加值的比較序列表示為[X1],以此類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較序列表示為[X9],計算每個比較序列與參考序列對應年份的絕對差值,再結合式(2)計算比較序列不同年份的灰色關聯系數,結果如表1。
根據表1和式(3)計算各比較序列的灰色關聯度,由此得出[r1]=0.9271,[r2]=0.8197,[r3]=0.8134,[r4]=0.5589,[r5]=0.6623,[r6]=0.8193,[r7]=0.8358,[r8]=0.9569,[r9]=0.8210。根據關聯程度的劃分標準,水路貨運量與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r8])、第一產業增加值([r1])有極強的關聯性;與人均生產總值([r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r9])、第二產業增加值([r2])、全省就業人員([r6])、第三產業增加值([r3])和固定資產投資([r5])的關聯度較高;而與進出口總值([r4])的關聯度中等。這說明江西省水路貨運量與經濟發展指標之間都存在較強的關聯度,水路運輸在江西省國民經濟發展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江西省近些年對水運建設的投資出現階段性的成效。
4.結論與建議
本文基于灰色關聯模型,以2005-2017年建立了江西省水運發展與經濟關聯度模型。結果表明:江西省水路貨運量與經濟發展指標之間幾乎都存在較強或極強的關聯度。其中,水路貨運量與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最強的關聯度,而經濟發展指標中僅有進出口總值與水運發展的關聯度中等。由此可見,水運發展與經濟的多方面存在密切聯系,提高了人民生活質量,拉動內需,推動江西省向外向型經濟發展,吸引人才聚集,優化產業結構等。同時經濟的發展也能進一步刺激物流需求,推動綜合交通網絡的打造。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基于本文的研究結果和江西省現狀,提出如下建議:1)加大水運基礎建設的力度,以“兩江兩港”(贛江、信江、九江港、南昌港)為核心,增加高等級航道比例,補齊水運發展短板,為經濟發展形成強有力的硬件支持。2)加快港口物流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實現港口物流現代化、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3)打造綜合性交通網絡,充分發揮江西省的區位優勢,將交通網絡觸角從湖北東部、安徽西南部地區,延伸至長三角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浙閩經濟區、成渝經濟區、西北經濟區和北方煤炭基地等。4)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水運發展與第一產業增加值有著極強的關聯性,而第一產業發展仍是傳統的發展模式,應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發展由第一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實現產業的集成化與集約化。
參考文獻:
[1]劉暢.京津冀地區港口物流與腹地經濟協同發展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學,2019.
[2]彭繼增,孫中美,黃昕.基于灰色關聯理論的產業結構與經濟協同發展的實證分析[J].經濟地理,2015,35(8):123-128.
[3]王有遠,袁越,王博.汽車制造產業集群與區域物流協同度測度及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與產業,2020,20(4):9-14.
[4]冉婷,楊丹,蘇維詞.2007-2018 年重慶市旅游業與新型城鎮化耦合協調發展分析[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7(2):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