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平
摘 ? ? ? ?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農墾企業產業結構也發生了改變。以農工商貿為全面發展背景,要求財務管理工作深入協調且精準,合理協調各方面資金,保障所有資金都能被合理應用,最大限度地發揮資金效益,為企業的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基礎。本文以大數據與財務信息化為核心切入點,積極探索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農墾企業如何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助力于農墾企業平穩運行。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農墾企業;財務信息化
一、大數據時代農墾企業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1.加強財務部門信息流通
農墾企業若想持續發展,需要各部門的協調配合。信息的封閉,勢必會導致各部門之間溝通產生阻礙,進而帶來很多不必要麻煩。加強信息化系統建設,能進一步全面收集各種信息,保障各種信息都能被及時處理。創建完善的信息溝通機制,實現信息資源的全面共享,令各部門之間的交流變得更順暢。通過財務信息化平臺,能夠對各部門的信息資源進行隨時查詢,從而精準獲取企業內外部各種信息。加強所有信息的處理與反饋制度,采用針對性極強措施,保障企業現有資源能夠真正共享。
2.增強財務管控水平
依托互聯網力量,能夠實現快速的網上報賬。用電子票據代替紙質票據,通過高科技手段進行掃描工作,進而實現企業信息各平臺的密切銜接,從根本上解決了紙質文件不能長久保存的問題,并且帶動企業財務數據真實性與精準性的穩步提高。有一部分企業有多個分公司,對于這種多機構的企業,一定要實現財務數據異地管理的協調性,以便于真正提高企業財務管控水準。
3.提高財務風險把控能力
創建完善的信息化系統,能夠保證財務管理自動化,杜絕任何錯誤的出現,并且防止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進一步提高財務風險控制水準。農墾企業創建完善銀行系統,可以有效節約相關人員工作負擔,無須再奔走各個機構之間,從而也就避免了票據丟失、錢款盜竊和流失等現象,不僅提高了便利度,更提高了安全性。另外,財務信息化的建立,還能促使各財務部門及時了解預算執行狀況,真正掌握企業經營情況及資產負債情況,合理把控企業的財務風險,最終助力于企業財務目標及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落實。
二、大數據背景下農墾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信息化管理難度增大
在大數據背景下,農墾企業數據資源會無限增多,以幾何級數在快速增長。海量的數據資源,勢必會為農墾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帶來壓力,同時也為農墾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首先,展開財務會計工作必須要確保財務數據信息是否可靠,充分認知財務會計數據的真實性,以便為日后財務管理工作做好前期鋪墊。在數據源不斷擴大后,財務工作人員的判斷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其次,財務部門一定要在有效的規定時間內處理數據工作。在海量信息面前,系統性處理數據變得更困難,自然效率會降低。此外,各種信息數據的交換,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強。在財務信息化建設中,需要對各行業數據、各市場數據進行分析,這無形中都增加了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難度。
2.財務信息化建設目標不明確
財務信息化建設方向不明確,是當前農墾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中的一大難點問題。農墾企業現有財務制度構建較為落后,往往都會先進行信息化建設,然后跟進制度建設,這種狀況十分不利于農墾企業信息化的建設。同時,未曾真正結合實際情況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過度追求先進設備及技術力量,最終導致財務信息化建設成本過分增加。由于農墾企業工作人員能力有限,長時間以來都無法適應財務系統,導致財務管理工作沒有達到預期理想目標。
3.信息風險防范意識不足
以全新的大數據為背景,關于財務信息風險防范工作不到位,一旦出現信息風險問題,就會嚴重削弱財務信息系統價值,為財務信息系統帶來各種各樣的漏洞,從而很容易就會引起各種木馬病毒的侵入,為農墾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無可估量的危害,進而造成農墾企業出現嚴重的經濟損失現象。現階段,農墾企業針對信息風險防范力度明顯不足,如果不能夠穩定提高風險防范力度,勢必會為日后的財務管理埋下隱患。
4.財務人員素養不足
根據相關實踐表明,現有農墾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素養未曾達到預期標準,無論是理論知識的掌握,還是實踐能力,都不能真正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提供高價值服務。大多財務人員的知識水準與能力水準,還都停留在最為原始的憑證處理、手工記賬和傳統式核算等層面。尤其是在觀念上,傳統式數據管理理念占據重要地位,未曾給新型財務管理理念留出空間。沒有積極跟進大數據發展腳步,關于人才培養計劃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專業性方向不明顯,這就導致大數據時代會計信息化建設后備力量明顯不足,最終導致農墾企業未來的財務管理與財務工作人員需求明顯不匹配。
三、大數據時代農墾企業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1.加強研究投入,減輕工作難度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市場經濟穩步發展,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工作數量愈加豐富,所涉及的財務內容也更為廣泛。在這種情況下,積極進行研究投入,并且減輕工作難度,極有現實意義。當前大多企業工作人員,并沒有真正意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意義,仍然使用傳統的管理方式對待工作。為此。農墾企業領導人員及相關管理者,一定要先明確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及信息化的重要價值,服務于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真正提高資金應用率。同時,還要在企業內部創建完善的財務管理工作模式,促使整體化信息建設工作順利落實,從而完成資金管理目標。為了能夠真正減輕財務管理工作難度,適當加強關于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的研究投入很有必要。在傳統會計管理流程中,各種財務數據往往會出現重復儲存問題,不能將企業經濟業務情況如實反映。在信息傳遞和反饋上,時效性也不高。為此,相關企業一定要加強IT技術的引用,將其與會計信息管理工作完美融合。應用IT技術,創建符合企業實際狀況的動態財務管理系統,全面反饋企業整體資金流動狀況,并實現密切跟蹤,保障每一筆資金都能被靈活應用,真正的提高資金周轉效率,為財務人員的信息化財務管理減少不必要環節。
2.明確發展方向,優化平臺建設
為了進一步緩解農墾企業財務制度構建,首要工作就是增強農墾企業財務數據處理的科學性。根據大數據背景,創建科學的財務信息系統,保持財務管理系統和其他系統之間密切聯系。對各系統間的海量數據進行精準管控,分解財務數據,并根據企業未來發展方向精準定位。在規劃數據之際,要實現數據內容的合理劃分,將有效數據和無效數據進行區別,以便于能為明確企業發展方向增添科學性。此外,農墾企業還要加強信息化系統的平臺建設。以硬件基礎為根本,為企業財務信息管理提供支持。信息化系統平臺始終都是大數據時代財務工作的關鍵工具,農墾企業管理者一定要轉變自身觀念,高度重視財務管理,投入足夠多的專項資金保障財務管理平臺的順利建設。在平臺具體建設中,要積極引入極具開發經驗的專業單位。另外,切記不要只是依靠第三方公司的軟件平臺。要知道,每一個單位的性質、管理方式、經營模式和企業文化都會有所差距。所以,要在第三方公司的成熟平臺上,加強優化設計,促使建設成的信息化系統平臺更適應農墾企業未來發展。
3.構建信息預警系統,完善一體化運行機制
為了保障農墾企業財務管理風險能降低,積極應用信息化技術創造完備的財務預警系統,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將完善的財務預警系統應用到企業管理中,合理把控和生產經驗相關的關鍵節點,充分完善財務信息系統,保障各風險警示點能被精準確立,并重點關注各控制節點,一旦發現有超標問題,就要發出預警,并停止相關授權,致力于在短時間內解決風險,為企業后續的財務管理做好方向指引,將風險防范意識貫徹企業財務管理始終,進而保障企業內部財務信息能被安全應用。與此同時,在網絡技術日益成熟后,還要將企業管理和各軟件技術相互結合。聘請專業管理顧問,結合具體情況,引用高新管理體系和理念,科學設置管理軟件,實現軟件技術和硬件設備的有機結合,進而為企業后續發展提供優質服務,推動企業終極發展目標的實現。除此之外,不可避免現有農墾企業存在信息不可靠問題。為了能進一步改善這一問題,農墾企業信息管理需要有一體化運行機制進行保障。采用協調統一的軟件,進行財務信息處理,以保障各信息編碼的協同,從而提升企業財務信息整合效率,進而能高效傳達各種業務數據信息。積極更新傳統財務模式,提高各部門間財務信息的關聯度,避免財務信息出現被孤立現狀,從根本上杜絕任何風險問題的出現。
4.加強財務管理人才的建設
隨著農墾企業中工作人員對財務管理工作認知程度的加深,在人才培養方面也被愈加重視。農墾企業不僅要注重研發專員培養、網絡技術人才培養、生產銷售人才培養,還要加大力度進行財務管理信息化人才培養,保障該專業崗位有專業人才接管。關于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不要將眼光局限于傳統會計管理工作,要引導相關人才實現知識理論和專業技能的結合。高素質財務人才,是農墾企業展開財務管理工作的關鍵基礎。為此,企業一定要加大財務管理人才培養力度。加強關于現代化管理知識的理解,最終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農墾企業應采用科學有效的獎懲制度,最大限度激發工作人員熱情,促使其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財務管理工作中,為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做好保障。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大數據背景下,農墾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對農墾企業未來發展有穩定性積極影響作用。在具體工作中,增強關于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重視度,提高財務管理精準性,加強財務信息安全防范意識,并注重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培養。明確財務建設發展趨勢,最大限度地增強會計信息質量,促使財務信息化建設能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剛.加強財務信息化建設提升制造企業財務管理水平[J].納稅,2019,13(29):151+156.
[2]陳玲.企業加強內部控制與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6):93-94.
[3]郭建立.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會計信息化發展的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16):252.
[4]貝斌.大數據時代下管理會計信息化研究[J].山西農經,2019(1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