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管理;應用
1 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肆意竊取他人的網絡信息
計算機網絡管理的基本對象是信息數據,各類信息數據的存儲及傳播主要依靠計算機網絡,而在網絡中自由傳送的一些信息數據由于缺乏有效的保護,導致信息數據安全受到影響。不法分子獲取利益的方法主要是截取并販賣有效信息,其在獲取有效內容時多借助路由器或必經網關對數據包中的信息進行攔截,通過分析資源的模式和格式竊取有效的信息數據。尤其是一些不法分子,為達到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對一些機密信息進行非法獲取。其手段通常都是在用戶的網絡中植入病毒,在與用戶資源對接后盜取用戶的信息。
1.2 惡意篡改他人的網絡信息
竊取計算機網絡中自由傳播的信息只是網絡信息安全隱患的一種模式,另一種方式是篡改軟件代碼,然后對其進行重新打包,這樣就可以突破網絡安全機制,使用戶可以隨意瀏覽非法網站,不法分子會利用這一時機篡改網絡信息,從而帶來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這種情況難以被及時發現的原因在于不法分子對技術及方法運用得極為純熟,且對用戶的使用規律及信息數據的原始格式了如指掌,導致用戶很難發現信息數據已經被篡改。而且,由于互聯網終端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所以也導致即便用戶信息被惡意篡改,相關網絡安全機構也較難追蹤其下落。
1.3 計算機產業發展水平較低
大部分篡改和盜用網絡信息的情況,通常都是由計算機軟件存在的漏洞造成的,而最終原因還是由于計算機產業發展水平相對較低造成的。不法分子利用計算機軟件中存在的漏洞,對用戶信息進行盜取、泄露、惡意篡改等,從而使用戶的網絡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同時,對于網絡使用者來說,個人隱私通常是比較重要的,而用戶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一旦信息被盜,就會導致用戶的個人信息被惡意網站訪問,從而造成個人信息泄露。而且,對于企業用戶來說,還會出現不法分子盜取企業信息機密資料的情況,從而使企業發展陷入危機中,進而使企業的發展受到嚴重阻礙。
1.4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
互聯網信息安全作為當前較為熱門的話題,在國家相關的法律政策中卻缺乏與其相適應的保障體系,國家要采用法律法規或明確的法律條文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進行約束與規范。同時,國家相關網絡執法部門,應增強政策干預意識,建立完善的計算機網絡安全預警機制;各企事業單位內部,也應該對自身的計算機網絡安全系統進行完善,對電腦病毒進行定期檢查。但就目前而言,缺乏完善的網絡信息安全法律系統是不法分子不斷作案的重要原因。我國當前與其相關的法律法規較為宏觀,在實際應用中缺乏具體的指向性與針對性,從而導致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極低。
2 提升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管理水平的措施
2.1 全面應用信息加密技術,提高整體防范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數據加密技術受到了更多業內人士的關注。
面對不法分子惡意盜取、篡改用戶信息的問題,可以利用加密技術對計算機網絡安全進行管理,進而有效地保護使用者的個人信息。由于計算機加密技術的安全性較強,因此可以對用戶的隱私問題進行有效保護,通常對稱加密或者設置加密鎖的方式,都可以對黑客隨意盜取信息的問題進行有效規避。
2.2 加強身份驗證管理,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
對于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管理問題來說,身份認證系統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基礎性的安全管理作用,同時相關信息技術的安全服務也都需要身份驗證。而一旦黑客成功入侵身份認證系統,就會使系統里的安全措施都失去作用。
但是,由于網絡連接具有較強的流動性與復雜性,因此復雜的網絡環境也導致身份認證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分析各類網絡運行因素得知,身份認證在網絡環境中存在以下問題。第一,對于身份認證技術來說,由于需要利用加密算法進行復雜計算,因此會影響網絡的通訊率。第二,在單機狀態下,身份認證系統無法正常工作。第三,黑客通常會采取竊聽手段,對用戶通信通道上的信息進行竊取,在非法獲得使用者信息后,用其身份入網。
針對上述問題,可以利用量子密碼進行解決,它是量子力學與密碼學相結合的產物,量子力學原理為量子密碼的安全性提供了基礎性依托,其信息載體是量子態,在合法用戶之間,通過量子通道對密鑰進行傳遞。目前,主要有以下3種量子身份認證模式,分別是純量子認證、經典密鑰下的量子身份認證、量子密鑰下的身份認證,真正確保了通信的絕對安全。
2.3 加大對計算機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
目前,正處于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安全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級別任務,國家相關規定表明,對于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重視程度應進行強化,并要陸續出臺并完善相關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規,同時還應建立信息網絡安全的風險評估與等級保護制度,不斷完善信息安全防護體系,以此為國家的網絡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由于我國當前正處于信息安全的發展初級階段,因此國家政策對信息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只有相關政策進行推動,才能確保信息技術可以盡快應用在國防、科技、能源、軍事等領域,同時也可以確保整個行業達到更高的發展階段。
2.4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障網絡信息安全
目前,國家所制定的與網絡信息安全有關的法律法律、立法條例及政策還不夠完善,因此難以滿足新時代下社會群眾網絡信息安全活動的客觀需要,因此,需要加快立法進程的腳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國民網絡信息安全管理提供良好的法律依據。為進一步對網絡安全管理進行推動,應對相關網絡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從立法層面推動網絡安全社會服務長效機制的建立,同時還應對相關企事業單位開展網絡安全認證、風險評估及檢測等活動。
3 結語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生產也隨之提升,且在互聯網以及大數據背景下,計算機網絡技術也普遍應用于人們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當下,各個行業都需要應用互聯網技術,這也是當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人們對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管理也越發的重視,在企業中或是生活中,應用的計算機網絡如果出現問題,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只有有效提升網絡信息安全的管理水平,才能充分發揮計算機網絡的實際價值與潛力。
參考文獻:
[1]秦浩.探討如何有效提升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管理水平[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0):53.
[2]羅帥.基于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管理的計算機應用分析[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9,9(8):71-72.
[3]胡元軍.基于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管理的計算機應用探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14):204-205.
[4]張萬斌.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管理下的計算機應用分析[J].信息記錄材料,2019,20(3):90-92.
[5]劉艷.淺議網絡信息安全技術管理的計算機應用[J].梧州學院學報,2016,26(6):27-30.
作者簡介:
何貞昱,女(1986.10-)壯族,廣西來賓人,學士,館員,研究方向: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