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玥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融媒體時代發展中對于新聞記者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更好地應對當前的發展趨勢和挑戰,作為新聞記者,亟需強化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增強職業素養,與時俱進地了解、更新并掌握新聞工作者在媒體整合時代所需要的必備能力,為后期的工作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融媒體;新聞記者;核心能力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2-00-02
數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媒體整合的時代進程,現在已然進入了新聞傳播的新時代。在傳統媒體、新興媒體、媒體生態學以及各種媒體共同發展的時期,數據傳播的變革與融合過程正在穩步推進。融媒體時代是現在以至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趨勢。作為新媒體記者,必須專注于自身專業水平、業務技能以及核心能力的發展,并利用新的優勢和方法抓住機遇,才能適應這種變革。這給媒體從業人員帶來了新的要求,也是一種新的挑戰。
一、媒體的時代發展類型
(一)傳統媒體時代
傳統媒體主要是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節目、戶外廣告等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并廣為人知的一種傳播形式。在傳統媒體時代,由于媒體的時空受到限制。對于記者的核心能力的培養存在很大的缺陷,而且對于記者的業務要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無論是實際的采訪還是寫作技巧的掌握,對其都沒有嚴格的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于其發展都會產生一定的阻力。
(二)新媒體時代
新媒體時代也是通過消息傳播、視聽、通信網絡和別的通信方式來進行信息傳輸,但就通信方式而言,在傳統媒體的發展中,其隊伍建設不斷壯大。新興媒體的發展呈現出不同于傳統媒體的“擴張”和“融合”形態。在視覺多樣性和媒體信息交流的及時性等方面,相對于傳統媒體時代而言,其整體上的發展水平都比傳統媒體的發展情況要好。此外,隨著新興的社交媒體的出現,不僅擴大了傳統媒體的業務領域和發展,而且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和和諧共存,使其在后期的發展階段中始終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的滿足新興媒體的發展需求,亟需不斷發展和創新,從而穩步提升新聞工作者的整體素養和業務能力的發展[1]。
(三)媒體整合時代
此媒體的發展,無論是從結構內容、渠道方式,還是管理平臺上,都能夠實現深度融合,互利共贏,這種全新的發展模式,在中國進行更深刻的改革的背景下,這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和未來發展的主流,對于媒體一體化時代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傳統媒體的發展局面,盡管如此,這種現象卻有助于增加新聞報道的及時性和對新聞的輿論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從而促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深度整合,這也將導致新聞工作者的思維方式和能力結構發生重大的變化。對于處于媒體傳播前沿的記者而言,在寫作過程中,新聞報道需要更高的技能和資格標準,才能更好的滿足這個時代不同媒體的傳播需求。對于媒體融合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記者開始轉變為為了適應新聞工作者在媒體時代的角色,例如采集、寫作、攝影、記錄、編輯、網絡技能以及基本的設備操作。
二、改變并增強媒體時代記者的核心能力
(一)捕捉能力
記者是黨和人民的“代言人”。問責制在其工作中的重要性要求記者遵循黨和國家的根本利益,并在新聞發布過程中發揮積極和指導作用。電視是同時具有視頻和音頻的現代媒體。在接收觀眾信息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強大的視覺效果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這是電視的最大優勢。因此,電視屏幕應以正確的視覺語言確認新聞元素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盡最大限度的規避那些不合理的新聞內容,消除受眾的注意力。為此,這就要求電視新聞工作者必須具有對新鮮事物的感知能力,在信息的采集過程中,能夠利用細節部分感染觀眾,對于觀眾來講,新鮮的視覺刺激更能激發其注意力,從而擴大其影響力。新聞故事的成敗取決于是否具有有趣的圖像,而捕獲新聞則常常取決于電視新聞工作者的視覺能力。因此,電視記者只有提高視覺水平的發展,不斷收集新的事件內容進行整合、加工,才能通過復雜、有趣的事件為觀眾們呈現精彩的畫面內容。與此同時,作為新聞工作者,首先應該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有正確的思想作為導向,其次,通過社會中生活上的熱點事件及時察覺、搜集,為觀眾介紹更多貼合實際、有效的內容,此外,盡可能擴大收集新聞線索的渠道和方法,及時捕捉和識別新聞問題,提高其政治敏銳度和清晰的思考能力,將新聞熱點聚焦于民眾,從群眾的生活中采集信息。從而使信息更加全面,真正呈現給廣大受眾,確保新聞報道的完整性和正確性[2]。
(二)整合與創新
記者的創新是在媒體整合背景下,展示記者綜合競爭力的有力武器。融合是記者使用各種數字工具與所有媒體資源集成的能力。只有不斷熟悉網絡傳輸技能,強化對圖像和視頻的整合,以及快速搜集多媒體信息的能力,從編輯到通信,這些能力都可以使記者在媒體整合時代發展中,有效的抓住新聞競賽的機會,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強化業務水平,在此過程中,不斷優化、創新是新聞工作者在媒體整合時代保持競爭優勢所必需的能力,獨特的新聞觀點和新聞信息往往會贏得更多觀眾的關注。因此,記者必須熱衷于本職工作,提高其工作積極性,主動愿意去探索、去發現,從而更快、更加迅速的找到新聞事件的處理方法,及時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與此同時,還要在學習新思想和新知識的過程中,敢于放棄以往報道的技術方式,從而樹立以受眾為中心的思想,從群眾的角度出發,時刻關注社會熱點事件,主動與同事之間交流、探討,不斷批判繼承,創新出更多系統化、全面化的新聞內容,從而吸引觀眾的眼球,為今后的新聞工作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3]。
(三)營銷和溝通技巧
為了促進其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能夠及時有效的滿足目標群體的需求。作為媒體品牌塑造中最重要的因素,記者的基本能力的高低將直接決定著媒體品牌的成敗。因此,相關負責人在人才招攬的過程中,對于職工素質和能力的發展亟需有一定的參考標準和評估,作為新聞工作者,必須不斷發展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只有專業技能水平扎實,基本知識掌握的牢固才能夠在后期的工作中得心應手。其次,良好的溝通能力也是記者的必備素質之一。一個好的新聞工作者,在實際信息收集過程中,為了使播報內容有較高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必須盡可能地收集與百姓生活相關的真實內容。這個階段,要求記者必須要與群眾主動交流、探討,融洽與群眾之間的關系,從百姓的角度出發,采播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事件,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為社會的長治久安創造有利條件。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部分記者由于自身缺乏一定的溝通技巧和素質能力的不足,對于百姓的不理解和疑惑問題,常常沒有耐心,甚至對其惡言相向,這種現象的發生不僅對于信息的采集結果會產生極大的阻力,而且對于后期的工作順利展開也會產生極大的消極影響,更加會惡化記者與民眾的關系。因此,在實際的訪問中,新聞記者必須注意自身交流的方式方法,認真對待群眾的每一個問題,而不是僅僅依照個人的想法開展工作。與此同時,從業工作者還要積極從事件的內容中去尋找線索,并通過互動的方式,增強新聞工作的親和力、感染力,從而有效擴大媒體的影響力。總而言之,新聞工作者只有具備了較高的從業能力,才能更快、更好地達到采訪目的,實現預期效果。同時,通過長期的交流、協作,新聞工作者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地積累工作經驗,更好地拓展工作資源,強化人際溝通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4]。
三、結束語
在媒體整合時代,每一個新聞工作者都應該不斷交流和學習新的技術、方法,及時對已有的知識內容進行更新和改變,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在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換是大勢所趨,只是時間上的問題,如果無法及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那么最終的結果就只能是被時代所淘汰。作為一個合格的新聞記者,必須不斷提高其思想政治,保證新聞的質量,不斷學習新技術,這樣才能夠促進其可持續競爭和發展,為后期的電視新聞媒體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參考文獻:
[1]戎紫冰.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編輯記者技能與素質培養途徑[J].科技傳播,2014(24):212-213.
[2]扈長舉,王長濤.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報道[J].青年記者,2013(27):56-57.
[3]陳揚戈.融媒體時代的新聞發展趨勢與記者素養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4):240-240.
[4]湯濤,李可彥,蘇珂.媒介融合視角下新聞傳播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2,40(6):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