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董力強
摘 要:網絡時代的信息豐富繁雜,各種各樣平臺的搭建豐富了信息的傳播渠道、提高了傳播的速度、拉進了人們接收信息的距離,在網絡“大雜燴”中,各方勢力暗流涌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意識形態的傳播既面臨著一個向更高的目標前進發展的機遇,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基于此,本文圍繞意識形態傳播主體,從傳播媒介、傳播內容等角度,分析了當前可能危害我國意識形態安全的各種意識形態傳播的挑戰,提出了具體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網絡時代;意識形態傳播;挑戰和對策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7-0-01
意識形態就是對事物的認識與態度,是我們面對事物時產生的感性思維,它包括觀點、看法、認識、思想等內容。意識形態是人類特有的,故不會脫離社會實踐,但是會隨社會時代的發展變化而發展演變,思維、環境、教育價值等都會對意識形態產生或正面或反面的影響。此外,意識形態雖然是在人的頭腦中產生的,但是卻不是人的頭腦自發形成的,不是一種固有的思維。意識形態會因為個體的不同而產生沖突,故而意識形態千差萬別,但是,在一定的社會時代背景下,主流的意識形態只有一種,把握主流的意識形態,才能堅持正確的方向。
一、網絡時代意識形態傳播出現的新特征
(1) 意識形態傳播呈現碎片化。時間短、勢力大的傳播媒介的興起,改變了消費者過去接觸媒介的時間、習慣等。在通勤車上、地鐵上,人們可能就接觸到了幾十條甚至上百條的新聞,碎片的時間中,意識形態已經悄然走入人們的生活。網絡時代,意識形態的傳播更加碎片化。
(2) 意識形態傳播大眾化、娛樂化明顯。網絡成為當今時代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元素后,也加速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在這樣的一種諸事“求快”的背景下,對于各種媒體而言,似乎求快已經成為一個評價其好壞的重要標準。這樣一來,各種各樣的媒介施展拳腳,力圖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到最多的眼球。新媒體背景下,意識形態傳播的群體伴隨著傳播對象的擴大而日益擴大,為了避免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眾口難調”,大眾文化的興起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3) 意識形態傳播媒介多元化。社會的發展進步讓人們休閑娛樂的時間增多,精神消費走入大眾的視野,網絡的發展帶來了這種精神消費的“碎片化”。表現在一方面,電視、廣播、報紙等傳統媒介出現了多元化的特點,頻道日益增加,廣播逐漸復興,報紙種類擴張,另一方面,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日趨成熟。這些多元化的信息傳播平臺的大量涌現,是網絡時代意識形態傳播的又一個重要特征。
二、網絡時代意識形態傳播面臨的多樣挑戰
(1) 意識形態傳播內容拓展,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受到限制。伴隨著網絡時代的信息大爆炸,成千上萬條信息在不知不覺中就涌入了人們的生活,娛樂新聞、體育新聞等種類繁多的新聞占據著人們各大信息接收媒介的頭版頭條,給人們及時、準確地接收主流意識形態的新聞、輿論帶來了阻礙。
(2) 意識形態傳播主體擴大,思想教育工作更加困難。雖然網絡時代的意識形態傳播大眾化特點對豐富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我們也應注意到,主流意識形態所倡導的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得到了豐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得到了發展,同時,一些反動勢力也披著一些群眾文化的外衣,傳播著“資本主義文化” “帝國文化”以及一些腐朽落后的傳統文化,試圖從意識形態領域對我國的文化安全造成破壞,“輿論戰爭”此起彼伏。在這樣的背景下,做好對于人民群眾特別是經常接觸網絡的人群的思想教育就變得更加困難。
(3) 意識形態傳播平臺擴寬,管控防范更加困難。微信、微博、抖音短視頻、快手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在短期內快速成長大多數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APP,而相關的法律法規的發展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在一些方面還存在著監管的漏洞而不能在短期內得到修正補充,網絡時代的道德難題也隨著人們接觸網絡的實踐日益增多,這讓意識形態傳播監管更加困難。
三、意識形態傳播如何面對網絡時代的各種挑戰
(1) 通過多樣化的平臺,拓寬主流意識形態傳播的渠道。傳播平臺的種類增加雖然給監管帶來了困難,但是善于利用這些輿論武器,新媒體平臺也可以成為主流思想宣傳的新陣地。解決娛樂文化等大眾文化對于主流意識形態傳播帶來的阻礙問題,可以從大眾文化興起的新媒介——那些新媒體平臺正面入手,在常見的新媒體平臺開拓輿論宣傳板塊,實現大眾文化發展與主流意識形態宣傳的共存雙贏局面。
(2) 與時俱進創新思想宣傳方式,增強宣傳教育的互動性。隨著網絡發展,接觸信息傳播新渠道的群體也呈現出了年輕化的特點,再這樣的情況下,主流意識形態的傳播就需要以一種更親民、更先進的方式在人民群眾中發展。采用一些互動性、實時性更強的宣傳教育手段,強化核心價值觀以及先進文化導向就非常有必要。
(3) 嚴格傳播平臺搭建要求,引導傳播平臺傳遞社會正能量。網絡新媒體的成長利大于弊,所以解決這些意識形態傳播平臺的問題,在于“梳”而不在“堵”,一方面,嚴格這些平臺進入信息傳播市場的要求必不可少,但是也不能過猶不及,關鍵在于合理管理,引導這些平臺向宣傳主流文化方向發展。
四、結語
狄更斯在《雙城記》中將這個時代視為最好的時代,同時也強調了同樣的,這個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網絡的發展,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生活的便捷,還有文化的焦慮,處理好意識形態傳播的問題,積極應對網絡時代的挑戰,守護好主流文化的陣地,這個時代就是最好的時代。
參考文獻:
[1]郭海成,陳猛.互聯網時代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傳播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3):14-19.
其他作者簡介:
董力強,男,漢族,河北石家莊人。研究方向:黨建。
作者簡介:李妍,女,漢族,山西陽泉人。研究方向:黨建、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