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沒有持續深耕,沒有耐心打磨,沒有對于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孜孜以求,好新聞無從談起。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兩者優勢互補、一體發展。
關鍵詞:守正創新;內容為王;媒體融合;立體傳播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7-0-01
一、引言
2019年4月28日,是珠海新聞媒體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日子——整合原珠海報業集團、珠海廣電集團和市內其他國有傳媒類資源而組建的珠海傳媒集團揭牌成立,成為國內首家全媒體國有文化傳媒企業集團,開啟了珠海傳媒事業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宣傳思想干部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①。守正創新,錘煉“四力”,推動媒體深度融合發展,正是珠海傳媒集團不斷進步的關鍵秘訣。
下面,結合珠海傳媒集團一系列融媒體報道策劃,談談作為地市級媒體,如何在重大主題報道中出新出彩,如何在媒體大戰中突出重圍,如何通過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不斷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二、錘煉“四力”打造新聞精品
2018年第二十八屆中國新聞獎評選揭曉,珠海傳媒集團旗下《珠江晚報》消息稿件《創造港珠澳大橋的“極致”》(作者:陳新年、廖明山,編輯:靳樹乾、張大勇)榮獲消息類一等獎,成為珠海建市至今獲得最高榮譽的一篇新聞作品。
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全國乃至全球重點媒體均聚焦于此。大橋自開工建設以來,受到了國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多次給予重點報道。除國內媒體以外,如BBC、美國探索發現頻道等,同樣對于大橋給予了高度關注。
這是一座家門口的新聞富礦!珠海傳媒集團深知大橋所代表的重大政治意義、經濟意義、社會意義,提前謀劃、精心部署,將大橋報道作為最好的“練兵場” “磨刀石”。尤其在重大工程節點,集團采編領導更是親自上陣,一線指揮、率隊采訪,帶領報社采編人員一絲不茍打磨新聞精品。
此次榮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消息作品《創造港珠澳大橋的“極致”》,就是我們堅持內容為王、內容制勝,打造新聞精品的鮮活案例。
那是2017年5月2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最終接頭完成安裝,我們的記者與數十家媒體一起現場報道。可誰也沒想到的是,在所有媒體撤離后,大橋建設者們因為對接精度出現一點極為微小的偏差,又披掛上陣重返伶仃洋,移開最終接頭,再來了一次“深海穿針”,成功將對接精度由原來的15厘米縮小到毫米級。
建設者們這次秘密“返工”,沒有對外發布任何消息。卻被我們敏銳地捕捉到,并刨根問底最終寫成了這篇獨家報道,向讀者展現了這種精益求精的大橋精神。
今天回想來,如果沒有對重點報道的持續深耕,沒有對于新聞作品的耐心打磨,沒有對于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孜孜不倦的追求,這篇好新聞肯定無從談起。
三、合奏全媒體傳播的交響曲
“知常明變者贏,守正創新者進”②。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黨中央著眼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而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
近年來,珠海傳媒集團大力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在創新體制機制、強化移動優先戰略、打造融媒體拳頭產品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為切實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珠海傳媒集團按照“導向為先、內容為王、受眾為本、采編為寶”的根本原則,矢志不渝推進融媒改革,整合旗下各媒體資源,依托全媒體采編系統和“中央廚房”,建設融媒體指揮中心,構建適應融媒體生產的采編發流程和組織架構,邁出了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的重要一步。
建設中央廚房,打通媒體資源。幾年來,集團不斷加大投入建設“中央廚房”,通過平臺建設,整合并打通所有媒體平臺,把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手機終端等新興媒體傳播渠道有效結合,資源共享、集中處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產品,然后通過不同的平臺傳播給受眾,徹底打破了媒體邊界,實現了一次采集、多元呈現、立體傳播。
重組采編架構,實現流程再造。將集團旗下的媒體平臺全部打通,成立“融媒指揮中心”,將運行了30多年的紙媒夜班生產流程和廣電采編播流程,轉變為采編發24小時全天候指揮系統,實現了靈活、快速、多元的新特點。此外,徹底改變了原來各媒體、各部門分別指揮、各自為戰的局面,建立了集團層面的采訪中心、編輯中心、考核中心,實現了記者身份、指揮權和考核標準的三個統一,減少了人員重置,打破了管理障礙,提高了運作效率。
四、結語
通過試水媒體融合,收獲了一點感受: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
經過媒體深度融合的大練兵,珠海傳媒集團的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又站上了新臺階——守正創新、錘煉“四力”,正是成功法寶。
注釋:
①2019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②由現代成語“知常明變”、“守正出新”擴展而來。
參考文獻:
[1]陳姣.融媒體時代如何提升民生新聞“四力”[J].傳媒論壇,2019(02).
[2]萬川明.找準增強新聞“四力”的著力點[J].新聞愛好者,2019(04).
作者簡介:張大勇,男,漢族,遼寧撫順人。研究方向:新聞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