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煒
摘 要:我國職業院校最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培養技能型人才,所以職業學校汽車電子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非常重要,構建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體系,為社會輸送專業的汽車電子技術人才。本文首先說明了汽車電子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其次從三個階段闡述了汽車電子專業人才培養方法;最后為更好的構建汽車電子技術專業課程體系,列舉了一些措施。
關鍵詞:汽車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過程;措施
引言: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汽車制造技術也在向現代化發展,汽車越來越智能化與科技化,與傳統汽車制造技術相比較,電子技術更符合現代社會的要求,提高了汽車的性能,這對傳統的汽車制造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不同的汽車型號有不同的要求,無論是汽車電路圖的鑒別,還是汽車各個構件的區別,亦或是汽車的維修,這些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因此職業學校創新汽車電子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構建完整的課程體系,為社會培養這方面的人才非常重要。
一、汽車電子專業人才培養過程
“汽車電子專業開設的目的是為了現代社會的發展,是為了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汽車電子技術人才,所以,需要對企業的用人需求進行全方位了解,這樣學校才能夠有針對性的培養人才,并且對學生將來的就業十分有幫助”。[1]從企業方了解到該專業學生所需要具備的知識與能力要求,從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校培養目的更明確,該專業的課程設置,需要與企業崗位相匹配,課程教學目標要體現出相應的職業能力、工作目的與日常工作過程,除此之外,學校可以參與到企業研發過程中,企業也可以為該專業教學內容提出建議,為了汽車電子專業更好的培養人才,筆者認為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首先研究企業該崗位的實際要求;其次為滿足這些要求,需要具備哪些技能;然后針對不同汽車的類型,制定專項技能與職業能力培養目標,把這兩個目標相結合,就可以確定該專業基本的技能培養目標,由此形成汽車電子專業人才培養過程,這個過程是層層遞進、由淺入深的,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最后使該專業的畢業生達到與企業崗位最合適的匹配程度。
(一)專業基本技能培養過程
“汽車電子專業第一階段的教學目標比較基礎,教學目標主要針對學生基本技能來設計”。[2]該階段的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不僅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基本情況與特點,而且要與企業需求相結合,使學生對汽車電子專業有基本的認識,并且形成系統的、完整的該專業知識與能力,扎實基礎。
(二)專項技能與職業技能的培養過程
“汽車電子專業第二階段的教學目標實用性比較強,比較注重學生工作技能的訓練”。[3]學校需要建設實訓基地,盡可能的還原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實訓課程的訓練內容需要與企業生產相一致,學校可以從企業聘請兼職人員,在進行實訓時,由企業兼職人員協助教師共同完成,學生實訓的內容來源,最好是企業真實的汽車電子技術維修案例,或者為更好的適應學生的水平,也可以把這些真實案例進行適當變形,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好的學習到汽車電子技術,使學生靈活掌握專項技能與職業技能,而且可以了解到該專業的具體工作內容,為學生將來的就業奠定基礎,可以幫學生更快的適應工作崗位。
(三)崗位技能培養過程
有了前面兩個階段的鋪墊,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這時的培養目標應該放在提高學生的崗位操作能力,所以學校需要安排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企業實習中,讓學生投入到真正的工作中,把學到的理論知識真正的應用到實踐中,從工作中積累使用的經驗,只有這樣學生的綜合技能才會真正得到提高,另外,由于學生剛接觸真實的工作環境,可能一時無法很好的適應,這時教師就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教會學生從勞動中收獲快樂,使學生的技能與思想都能夠達到相應的要求。
二、汽車電子技術課程體系構建措施
(一)汽車電子技術課程體系構建流程
“只有構建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才能真實實現培養目標,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4]課程體系構建需要遵循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是專業能力的培養,第二個原則是就業發展。因此,教師需要把學生特點與企業崗位需求相結合,形成系統的、科學的汽車電子技術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構建流程:首先,組織該專業的教師到企業進行實地考察,了解企業需求;其次,與企業負責人一起探討該專業所具備的工作能力與專業知識,根據學生的特點,確定階段式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課程內容等;然后,分析企業具體工作案例,使學生的專項能力得到提升,幫助學生考取相應的資格證書;最后,確定學生在校實訓課程內容與企業實習。
(二)專業綜合能力的塑造
“培養學生專業能力,是該門課程最主要的教學目標,因此,只有專業課設置合理、科學,可操作性強,才能保證學生的專業能力得到塑造”。[5]汽車電子技術課程主要包含三個大的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汽車定期保養,第二個方面是汽車配件的維修,第三個方面是汽車整體維修,學校課程圍繞這三個基本目標確定課程內容,并且加入汽車的構成,使課程內容豐富起來。
該崗位的工作內容包括汽車配件維修、汽車電力維修與汽車整體維護與檢修,教師需要把這些工作要求轉化為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實訓內容。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需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設置學習任務與目標,以任務為中心組織課堂教學,按照知識的邏輯性,由淺入深的安排課程順序。
(三)課程體系組成部分
根據該專業的培養目的,結合學生的特點,針對企業的具體需求,本課程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第一,幫助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奠定基礎,從學生的綜合素養出發,使學生的品德素質、知識結構、專業技能、心理健康等方面得到發展,教會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計算機能力與表達能力。
第二,專業技能扎實,提高學生傳統的汽車維修能力與電子診斷系統使用能力,并且培養學生的外語技能,與國際接軌。
第三,適當拓展,幫助學生了解新能源汽車,汽車業務等,使學生了解到更多有關汽車的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綜上所述,經過幾年的發展,汽車電子專業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與落腳點,結合學生的特點,構建了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為社會輸送了許多專業人才,并且汽車電子技術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學校汽車電子專業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以便于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為我國汽車行業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茍春梅,吳民.淺析汽車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的構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1):72-75.
[2]黃鵬.論汽車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的構建[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版,2011(6):121-123.
[3]茍春梅,吳民.汽車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0):181-182.
[4]劉皓宇,郝軍.汽車電子技術課程體系建設[J].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2):54-56.
[5]倪曉昌,蘆宇,孔維敬,等.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優化建設探討[J].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學報,2017(4):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