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程
腦卒中就是我們所說的中風,一般指的是腦血管阻塞、破裂導致的腦部損傷,可能與心臟疾病、腦部疾病或以遺傳性疾病有關,該病發病率和復發率均較高,還容易致殘,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患病后主要有肢體麻木、癱瘓等表現。導致腦卒中的危險因素較多,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酗酒、熬夜等,伴隨這些疾病或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群應密切關注自身變化,發現不適要立即前往醫院進行檢查。本文總結了腦卒中的幾種先兆癥狀,若發現自身存在這些癥狀,應引起注意,盡早就醫。
1 5個“突然”,警惕腦卒中
1.1 突然出現單眼或雙眼的視力異常
主要分為兩種情況(1)一過性黑蒙:指的是眼前突然發黑,無法清楚視物,過幾秒可自行恢復。這是因為眼動脈作為頸動脈的第一條分支,對缺血、狹窄等具備較高的敏感性,顱腦中血流量減少,視網膜動脈中有微小血栓通過,故出現黑蒙現象。一般而言,黑蒙是最早出現的腦卒中信號。(2)短暫性視力障礙:表現為看東西模糊不清和視野不全,可在1 h內恢復正常。發病原因與一過性黑蒙相同,都是由于顱腦內血流量減少促使視網膜動脈發生閉塞,此時,患者還未出現腦神經異常表現,故短暫性視力障礙屬于腦卒中早期信號。
1.2 突然出現意識、語言和理解能力方面障礙
說話出現口吃、吐字不清癥狀,詞不達意,這些表現為發作前常見癥狀,主要是因為語言中樞受腦動脈供血不足影響導致語言功能障礙,持續時間在24 h內。
1.3 突然出現麻木、頭暈等感覺異常
多表現為單側面癱或單側上下肢無力,部分患者會出現聽力受損、耳鳴。此外,患者還可出現眩暈感,突然感覺天旋地轉,無法穩定站立,還可能暈倒,多與耳鳴、復視等癥狀一同出現。
1.4 突然出現運動障礙
主要有三種表現 (1)單側肢體無力,表現為一側面部或肢體力量減弱,肢體運動不受自己控制,或出現口角歪斜、無力抬起上肢等表現,走路時可出現一只腳拖地,不能正常行走。(2)扭頸手麻癥,表現為脖子扭向一側時,會感覺手麻及手指乏力,還可能出現言語不清,1~2 min自行恢復,這是因為扭頸導致動脈狹窄加重。(3)突然摔倒,雙腿突然失去支撐和行走力量導致患者突然摔倒。
1.5 突然出現頭痛、舌痛、經常打哈欠、鼻出血、嗜睡、嗆咳、精神狀態變化等
(1)頭痛:局部出現難以忍受的劇烈頭痛,這與血壓突然升高有關。因此血壓升高會導致血管痙攣,三叉神經除痛覺結構受到刺激,引起劇烈頭痛,有這種表現的患者可能出現腦溢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
(2)舌痛:舌部有豐富的血管,一旦血液成分發生變化,舌部可以敏銳感覺到并有所反應。腦卒中患者由于供血不足和微循環障礙,舌部可產生某種代謝產物,舌神經受到刺激,出現舌痛。
(3)經常打哈欠:腦血管硬化可導致大腦處于缺血、缺氧狀態,表現為頻繁打哈欠。
(4)鼻出血:由于老年人的鼻腔黏膜出現萎縮,毛細血管脆性增加,一旦出現血壓升高,可引發鼻出血。
(5)嗜睡:中老年人開始出現無理由嗜睡是腦卒中的先兆;
(6)嗆咳:腦缺血可損傷吞咽神經,導致食物和水誤入氣管,外在表現則是患者進食或喝水時出現嗆咳。
(7)精神狀態變化:腦缺血可導致患者出現短暫的智力衰退或性格變化,可能變得急躁,也可能變得沉默寡言。
2腦卒中的預防
2.1 保持情緒穩定
情緒大起大落都可能導致腦卒中,故患者應盡量保持輕松愉悅的心理狀態,大喜、大怒、大悲均可誘發中風。
2.2 防止便秘
便秘可能導致腹內壓升高,而引發血壓突然升高,腦動脈因此發生破裂,導致腦卒中。建議患者飲食應盡量保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辛辣、油膩食物,也可以適當運動,防止便秘,要成每天排便的習慣。
2.3 控制飲食
食用動物脂肪可促使血脂升高,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誘發腦卒中;過度食鹽可導致水鈉潴留、血壓升高,也可誘發腦卒中。
2.4 飲食7分飽
飲食過飽可導致大量血液在腸胃集中,心腦血管供血減少,誘發腦卒中。
2.5 適度鍛煉
可以多打太極拳、跳廣場舞或外出散步,適當運動有助于增強體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預防腦卒中的作用。
3小結
綜上所述,若有上述癥狀出現,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遵醫囑進行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疾病,延緩其進展。一旦患者發病,要迅速撥打120急救電話,盡量在發病1 h內送往醫院接受專業治療。此外,平時生活中要多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盡可能預防腦卒中的發生,消除腦卒中危險因素,遵醫囑治療高血壓、控制體重,戒煙、戒酒,預防腦血管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