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潞帆 陳利英 黃婷 范琴琴


摘要:目的:知柏地黃丸治療陰虛熱盛型初診2型糖尿病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較。方法:選取東陽市中醫院2019年1~8月收治的170例陰虛熱盛型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85例)與治療組(85例),治療組服用知柏地黃丸+胰島素降糖,對照組使用安慰劑+胰島素降糖。結果:治療前,兩組各指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各指標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FB g、2hB g下降更為顯著(P<0.05),兩組HbAl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知柏地黃丸能協助胰島素更好地降低初診陰虛熱盛型2型糖尿病人群的血糖,減輕臨床癥狀。
關鍵詞:2型糖尿病;知柏地黃丸;初診;陰虛熱盛型
2型糖尿病屬于中醫“消渴”范疇,本病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為基本病機,臨床觀察發現,糖尿病早期階段亦多表現為陰虛熱盛癥候[1]。因此依據病機,本研究運用知柏地黃丸聯合胰島素降糖方法,對辨證為陰虛熱盛型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為期8周的治療。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8月符合納入標準的住院及門診患者,共170例。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符合糖尿病(陰虛熱盛型)中醫證候診斷標準,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85例,男42例,女43例,年齡(49.06±5.42)歲;對照組85例,男41例,女44例,年齡(49.93±4.89)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接受一般生活方式干預+MDI強化降糖+安慰劑治療。賴脯胰島素三餐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睡前皮下注射。治療組接受一般生活方式干預+MDI強化降糖+知柏地黃丸治療。生活方式干預、MDI強化降糖治療同對照組。知柏地黃丸每次8粒,每日3次,餐后即刻服。
1.3 觀察指標
(1)于治療前及治療8周后行生化指標檢測,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測定(HbAlc)。(2)中醫證候:比較治療前及治療8周后的中醫證候積分,主癥及次癥采用半定量級的計分評價方法,即按無、輕、中、重4個等級,分別計0、1、2、3分。(3)不良反應: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納差、腹脹)及低血糖。(4)療效評價。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制定的臨床療效判定標準,分顯效、有效、無效。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比較
治療前,兩組各指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各指標均較治療前降低,且治療組FB g、2hB g下降更為顯著(P<0.05),兩組HbAlc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有效率92.84%高于對照組61.2%(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服藥期間,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由于服藥出現胃腸道反應分別為4例和6例,低血糖發生人次7例和6例,不良發生率分別為12.94%和14.12%,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明代張景岳從上、中、下三消辨治消渴,三消辨治消渴的理論漸趨成熟,成為后世辨治消渴的理論原點[3]。本研究發現在胰島素降糖的基礎上,加用知柏地黃丸治療陰虛熱盛型2型糖尿病能幫助患者更快的降糖,這可能與知柏地黃丸能降低I gT患者的hsCRP、IL-6及尿微量清蛋白(U-mALb),改善糖代謝,減輕患者體內炎癥反應及尿白蛋白的排泄相關。并且加用知柏地黃丸后,患者低血糖的發生率無明顯增加,在改善患者口干多飲、多食易饑等臨床癥狀效果明顯[4]。
綜上所述,知柏地黃丸治療陰虛熱盛型2型糖尿病能明顯提高臨床療效。本課題選取的對象為“初診”2型糖尿病患者,擬本實驗結束后繼續跟蹤、隨訪,以期知柏地黃丸的遠期療效。
參考文獻
[1]范琴琴,黃婷,張潞帆,等.中西醫結合療法改善初治2型糖尿病陰虛熱盛型胰島功能85例觀察[J].浙江中醫雜志,2020,55(8):597.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233.
[3]王翼天,仝小林.分類、分期、分證思想對慢性病中醫理論構建的啟示[J].中醫雜志,2017,58(24):2091-2094.
[4]岳仁宋,楊彩虹,朱曉冬,等.從“治未病”理論淺談分期防治糖尿病[J].遼寧中醫雜志,2013,40(9):1733-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