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琴
說起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糖尿病患者中還有一部分人患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患者中比較多見的并發癥,2型、1型糖尿病患者都被糖尿病的神經病變所困擾著,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因此而降低。那么,到底什么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呢?怎樣預防和治療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糖尿病神經病變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通常會存在血糖水平較高的情況,而長期處于高血糖的情況下,患者的神經就會因為缺血或缺氧而受到損傷,繼而發展為糖尿病神經病變。要知道,神經通常會分布在身體各個部位,連接著身體的組織器官,糖尿病的神經病變會直接給患者造成無法預估的傷害。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本質為糖尿病的一種并發癥,人體中樞神經、周圍神經也會受到該病變的影響,而患者的病程、血糖控制是引起糖尿病神經病變的主要因素。比如患病時間超過10年的糖尿病患者,經常會出現各種神經病變的癥狀表現。
2糖尿病神經病變都有哪些臨床表現
醫護人員在查房時,經常會聽到糖尿病患者說:“走路的時候,腳好像走在棉花上,有時還會抽痛,感覺麻麻的、刺刺的,像是針扎一樣。”說到這里,專業的醫護人員會第一時間聯想到糖尿病神經病變上。四肢麻木、針刺樣痛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典型癥狀,但是除了這些癥狀外,患者還會產生其他癥狀,讓患者感到痛苦不已。
(1)四肢有灼燒感。早期神經病變在伴有四肢麻木、疼痛的同時,患者還會感到四肢有灼燒般的疼痛感,身體的免疫力也會就此下降。
(2)皮膚瘙癢。患者的自主神經受損后,身體的汗腺分泌會變少,長期高血糖的人就會出現皮膚缺氧、脫水情況,最終產生皮膚頑固性瘙癢癥狀,并且皮膚瘙癢的范圍較大。
(3)惡心、嘔吐、腹瀉。神經病變集中在自主神經后,患者還會產生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部分患者在腹瀉時,體內電解質會逐漸紊亂,或出現明顯的營養不良、脫水情況。
(4)足部潰瘍、長水皰。足部感覺神經病變后,患者的足部對疼痛、溫度變得不敏感,從而在足部被刺傷、燙傷后無法及時發現,容易引起足部會潰瘍、水皰。
3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很重要
3.1 血糖控制是王道
高血糖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高危因素,所以在預防該病變時,患者一定要嚴格的控制自己的血糖水平,平時做好血糖的監測工作。同時在醫生的叮囑下,按時服用降糖藥物,定期到醫院監測血糖,將血糖保持在穩定狀態中。
3.2 體重控制也重要
體重的上升會導致神經病變的風險增加,而將體重減輕5%~10%則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發生率,所以大家應該在糖尿病治療中,重視體重控制,適當的通過運動、飲食管理減輕體重。
3.3 日常保暖要知道
天氣過冷也會影響糖尿病患者血管的正常供血,從而引發缺血性神經損害。對此,所有糖友都應該加強保暖,根據天氣或季節的變化增減衣物。
3.4 飲食防護不可少
飲食方面,患者應給身體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因為維生素具有修復神經的作用。比如患者在平時可多吃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1的瓜果蔬菜。
3.5 吸煙喝酒不再有
吸煙喝酒都會影響患者的血糖水平,導致神經病變風險增加,所以大家在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時,一定要和煙酒說再見。對于有煙癮、酗酒習慣的人,可在家人、朋友和醫生的督促下,逐步的戒煙戒酒。例如,每個月設定“無煙日”、“無酒日”,隨后慢慢減少吸煙喝酒的次數,養成不吸煙、不喝酒的好習慣。
4不可忽視的糖尿病神經病變治療方法
醫學領域中,糖尿病神經病變有著較高的發病率,我們在積極預防該種病變的基礎上,還應主動了解它的治療方法。
4.1 對因治療
對因治療就是根據患者的病變原因展開治療,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1)控制血糖。不管是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還是治療該疾病,主要方法都是控制血糖,即使用降糖藥、胰島素將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2)使用微血管藥物。此類藥物的作用是通過擴張血管、疏通體內微血管的方式,為神經細胞供血、供氧,從而保護神經,治療神經病變。常用藥物有貝前列素鈉、前列腺素E1等。
(3)神經修復。服用生長因子、甲鈷胺等藥物,增強神經細胞合成蛋白質、核酸的能力,讓神經能夠逐漸修復。
(4)改善神經氧化應激。運用α-硫辛酸注射液,預防自由基損傷,保護神經血管內皮,緩解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的不適癥狀。
(5)治療神經代謝循環。通過抑制蛋白激酶C、糖基化產物、醛糖還原酶的轉換,改善代謝紊亂。
(6)其他療法。采用高血氧治療、經皮電刺激等方式,降低血糖,加快人體神經的傳導速度,增強人體各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4.2 對癥治療
對癥治療簡單來說就是針對患者的癥狀所采取的治療,比如有頑固性腹瀉癥狀的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易蒙停、次碳酸鉍等藥物緩解不適癥狀,有惡心、嘔吐癥狀的人,應在少食多餐的基礎上,使用莫沙必利片、胃復安等藥物。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一種危害性較大的并發癥,每個糖友在治療過程中,都應該做好神經病變的預防工作。同時在神經病變發生后,積極的進行治療,守衛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