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智鷹
糖尿病是常見疾病,日常經常可以看到周圍中老年人為“控糖”而苦惱,甚至一些年輕人也遭受著糖尿病的折磨。有50%糖尿病患者在各種疾病因素影響下,需要通過手術來治療相關疾病。那么,糖尿病患者在手術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才能預防術后并發癥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關于糖尿病病人手術的相關知識。
1糖尿病人做好術前準備的必要性
糖尿病是一種因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代謝性分泌疾病。糖尿病可分為繼發性、原發性兩大類,中老年人糖尿病通常為繼發性糖尿病,原發性糖尿病一般出現在青少年群體中。血糖增高、尿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但隨著糖尿病的發展,若不及時治療與控制,患者還會并發腎臟、心血管方面的病變,抗感染能力會減弱,甚至會導致糖尿病患者昏迷、酮癥酸中毒。
手術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方法之一,但是在圍術期手術應激、患者術前血糖水平的變化,都可能導致糖尿病情惡化,使得手術風險增大,甚至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比如出現手術傷口難以愈合、傷口感染等,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因此,糖尿病人只有配合醫生做好術前準備工作,有效的控制自身血糖水平,才能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使糖尿病在手術治療后得到明顯的控制。
2怎樣做好糖尿病人的術前準備工作?
2.1 醫生應該怎么做?
為幫助患者預防手術風險,醫護人員需要提前掌握患者病情程度,通過檢查評估患者臟器功能、身體代謝情況。隨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對應的手術方法,同時在健康宣教中告知患者術前注意事項,引導患者將血糖控制在6.0~8.9 mmol/L。對于需要麻醉的患者,醫護人員還應及時與患者溝通,使其了解麻醉前注意事項,共同為手術成功做好準備。
2.2 糖尿病患者應該怎么做?
2.2.1 控制血糖
手術前,患者一定要重視血糖的控制,并且知道如何控制血糖。首先,手術前一周內,攝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能超過400 g,對于需要禁食的患者,可每天攝入150 g左右葡萄糖。碳水化合物和葡萄糖的合理補充,可幫助患者維持身體所需的能量,同時控制蛋白質、脂肪的分解。其次,除去一些精細手術外,普通患者空腹血糖小于8 mmol/L、飯后血糖小于12 mmol/L為正常,而做眼科等精細手術時,患者空腹血糖最好小于7 mmol/L、餐后血糖小于10 mmol/L。最后,在控制血糖時,還應注意防止血糖低于正常水平,以免因為低血糖而發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2.2.2 加強溝通
糖尿病患者在手術前,還應該與醫護人員加強溝通,提前告知醫生糖尿病史、病情變化、日常控糖效果、用藥情況等。隨后遵醫囑完成尿常規、血糖、腎功能、肝功能、心電圖等常規檢查,便于醫生根據檢查結果,完善手術方案。在此期間,若糖尿病患者在治療中,需要長期服用降糖藥、注射長效胰島素,還需要在術前提前與醫生溝通,合理調整藥物。比如在手術前3天,在醫生指導下將長效胰島素轉換為短效胰島素。
2.2.3 調整心情
情緒變化、失眠同樣會影響患者血糖水平,所以在術前,患者需要學會調節、控制情緒,通過轉移注意力、心理暗示,平復緊張、擔心等情緒。同時,保證睡眠質量,以及睡眠時間的充足,必要時可在手術前一天,向醫生咨詢是否可服用鎮靜藥物幫助睡眠與休息。
3糖尿病患者在手術后還應該注意些什么?
為了讓糖尿病患者早日康復,減少糖尿病人在手術后并發癥風險,我們不僅要做好術前準備工作,還應該重視術后的自我管理。
糖尿病患者在術后兩天可能需要禁食,這時需要配合醫生通過靜脈注射獲取所需的能量,以及身體代謝需要的胰島素,維持身體血糖水平。
一些家屬在術后,會急于給患者補充營養,讓其身體盡快恢復。但是由于糖尿病的特殊性,若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患者血糖則會難以控制,甚至會造成傷口愈合難、術后感染等問題。因此,術后還需用嚴格控制患者飲食,均衡補充營養。
患者在手術后控制血糖時,還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藥物防范傷口感染,并且在平時注意觀察傷口變化,若出現傷口發熱、滲出膿液、紅腫、疼痛癥狀,需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對于大型手術,糖尿病患者可適當增加住院時間,便于醫生監測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在住院過程中,應在家屬幫助下經常翻身、下床走動,以免生出褥瘡。
4小結
綜上所述,糖尿病已經成為常見病、多發病。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變化,在手術時的風險會相應增大,需要在術前通過全面而有效的準備工作,預防手術風險,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因此,不論是糖尿病患者還是患者家屬,都應該在術前,提前向醫護人員咨詢術前注意事項,讓糖尿病患者可以盡快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