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華彬
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疾病之一,廣大婦女備受困擾。盆腔炎,是指發生在盆腔的炎癥,中醫病名為:婦人腹痛。最為常見的癥狀有:腹痛及腰骶疼痛,白帶增多,月經異常。主要分為急性盆腔炎與慢性盆腔炎兩種,二者均給患者健康帶來一定影響,嚴重者可導致盆腔黏連、不孕、異位妊娠,嚴重威脅患者身心健康。
對于盆腔炎而言,不是所有女性都會患此種疾病,只有在身體抵抗力低或者其他感染因素導致防御功能遭到破壞時,才會引發此疾病。
那么,患了盆腔炎怎么辦呢?中醫健康指導有哪些呢?
出現盆腔炎癥狀,要及時到醫院診治,早診斷早治療。臨床上除了西醫治療外,還可以進行中醫中藥治療。中醫治療方法有:中西醫結合藥物治療、中藥保留灌腸、中藥封包、耳穴壓丸、腹部中頻治療、 TDP治療、針灸治療。
盆腔炎中醫健康指導包括患者的生活起居、飲食指導、情志調理和保健知識幾個方面。具體內容如下:
1生活起居指導
病室安靜,衣被適中,注意休息;腹痛加劇時立即進行半臥位休息,促進炎癥的吸收。
勞逸結合,下腹痛甚者應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
指導患者注意個人衛生,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忌盆浴,防感染。勤換內褲,另設專用盆,毛巾、襪子、內褲要分開洗,內褲用開水燙,多在陽光下暴曬,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重經期、孕期、產褥期保健,衛生用品清潔,不可亂用不潔用品。
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患盆腔炎后,必要時需要另一半共同治療。
慎起居,避風寒,注意保暖。發熱患者在退熱時一般出汗較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體的干燥,出汗給予更換衣褲,避免吹空調或直吹對流風。
適當進行功能鍛煉,如做仰臥起坐、腹部操等,促進盆腔炎癥吸收。
2飲食方面指導
盆腔炎患者要注意飲食調護,加強營養,多喝水。發熱期間宜食清淡易消化飲食,高熱傷津的患者多吃梨子汁、蘋果汁、西瓜汁等,但不可冰鎮后飲用。患者白帶色黃、量多、質稠,為濕熱證,飲食忌煎烤油膩、辛辣之物。患者出現少腹冷痛、怕涼、腰酸痛,屬于寒凝氣滯型,飲食上多給予姜湯、紅糖水、桂圓肉等溫熱食物。五心煩熱,腰痛者多屬腎陰虛,給予肉蛋類、山藥蓮子等以滋補強身。
3情志調理
對于初發此疾病的患者,及時進行健康教育,告知疾病相關知識,早期治療。慢性盆腔炎病程較長,鼓勵患者保持樂觀心態、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反復發作的患者思想顧慮嚴重,應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消除患者的煩躁、焦慮、緊張情緒,使其樹立良好的治療信心,堅持治療。幫助患者解決出現的問題,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及配合,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4保健知識指導
(1)保持腸道暢通。急性或亞急性盆腔炎患者要保持大便通暢,并觀察大便的性狀。如果出現便帶膿或有里急后重感,要立即到醫院就診,以防盆腔膿腫潰破腸壁,造成急性腹膜炎。
在經期及月經干凈3天內禁房事、盆浴,以免感染。做好計劃生育,做好避孕工作,避免多次人流手術造成感染。
(2)避免不潔性交。
(3)觀察自身變化。要注意觀察白帶的量、質、色、味。白帶量多、色黃質稠、有臭穢味者說明病情較重,如白帶由黃轉白(或淺黃),量由多變少,味趨于正常(微酸味)說病情有所好轉。
(4)勿自服抗生素。有些慢性盆腔炎患者稍感不適,就自服抗生素,長期服用抗生素會出現陰道內菌群紊亂,引起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渣樣白帶。此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排除霉菌性陰道炎。
(5)杜絕各種感染途徑。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陰,切不可用手掏洗陰道內,也不可用肥皂洗外陰。患有盆腔炎的患者白帶多,質粘稠,所以要勤換內褲,不穿緊身、化纖質地內褲。月經期、人流術后及上、取環等婦科手術后陰道有流血時,一定要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拿浴,要勤換衛生巾,因此時機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侵襲,易造成感染。
(6)注重養生保健,提高機體免疫力。搓大腿內側:把左(右)手掌心緊貼在同側大腿內側,適當的用力搓擦1 min,以皮膚發熱為好,健脾益胃,理氣散寒;摩下腹、搓足心:左手掌心疊放在右手背上,把右手掌心輕輕放在下腹部,適當用力做順時針、逆時針環形摩揉1 min,以腹部發熱為佳,可益氣壯陽,行氣止痛:把左(右)下肢平放在對側膝上,以右(左)手掌心反復搓擦足心約1 min,以足心發熱為佳,雙足交替進行。常搓足心能夠鎮靜安神,通關開竅,增強抵抗力,緩解婦科病癥。
5小結
總之,女性朋友們平常生活要注意個人衛生,預防感染,加強身體鍛煉,增加抵抗力,預防盆腔炎發生。患了盆腔炎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正規治療,以免出現更加嚴重的后果。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要良好的心態,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積極配合治療。出院后也需要做好清潔衛生和婦科保健,防止疾病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