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樺 黃波
摘要:目的:探討中藥熏洗配合中醫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偏癱肢體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腦卒中偏癱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60例。比較對照組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藥熏洗配合中醫康復護理。治療前后肢體功能評分。結果:干預組治療后肢體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藥熏洗配合中醫康復護理能夠有效促進腦卒中后偏癱患者的肢體功能恢復。
關鍵詞:腦卒中后偏癱;中藥熏洗;康復訓練結合;肢體功能
受老齡化問題的影響,腦卒中問題頻發。腦卒中后患者可能常存在后遺癥和功能障礙[1]。在患者腦卒中后經常會伴有肢體功能障礙,在發病后3個月后仍伴有功能障礙。有研究指出,上肢功能恢復具有一定的時效,如果在3個月內沒有進行有效治療則上肢功能將會減少。本研究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實施中藥熏洗配合中醫康復護理干預,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肢體功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腦卒中偏癱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男女例數分別為82例、3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6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臨床腦卒中偏癱診斷標準;(2)腦卒中發作時間不大于3個月,病情穩定;(3)無精神疾病障礙,意識清醒;(4)知曉研究內容。
排除標準:(1)曾經患有腦卒中的患者;(2)心、肝、肺等臟器出現病變的患者;(3)伴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干預方法
1.3.1 對照組
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在腦卒中發作兩周后進行。(1)翻身訓練,訓練時間為10 min;(2)翻身坐起,訓練時間為10 min;(3)俯臥撐訓練,訓練時長為10 min;(4)跪位支撐訓練,采用四肢跪法,訓練時長為10 min,隨后床旁站立10 min,在此基礎上進行步行和移動能力訓練,以及臺階訓練等,訓練時長均為10 min,接下來進行平衡訓練,依照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計劃。
1.3.2 干預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藥熏洗配合中醫康復護理。中醫熏洗:紅花15 g、獨活10 g、羌活10 g、當歸15 g、路路通10 g、黃柏20 g、茵陳30 g、艾葉30 g進行浸泡,隨后煎煮半小時,泡腳,1次/d。中醫康復護理: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用中醫飲食原則,一般以低脂、低糖、低鹽飲食為主;掌握患者具體癥型并給予不同的護理措施。兩組均連續干預1個月。
1.4 觀察指標
于治療前后對兩組肢體功能進行評估。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1.0版本)處理數據,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治療前肢體功能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組治療后肢體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現階段,腦卒中患者病死率和致殘率較高,給人們的身心健康產生帶來了嚴重影響[2]。腦卒中主要是由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狹窄,導致腦動脈血流量降低,腦組織供血不足,出現腦組織的缺血缺氧,臨床常見癥狀為一側肢體突感無力,猝然昏撲、不省人事,偏癱是常見后遺癥[3]。腦卒中后偏癱導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
本研究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在早期康復訓練的基礎上進行中藥熏洗配合中醫康復護理,其肢體功能得到顯著改善。中藥熏洗方具有調節氣血、通經溫絡的作用,其中,紅花能夠散瘀止痛、當歸能夠活血通經、路路通具有通痹止痛的作用。同時配合中醫康復護理,通過飲食護理、辨證護理能夠有效促進肢體功能恢復。
綜上所述,中藥熏洗配合中醫康復護理,能夠有效促進腦卒中后偏癱患者的肢體功能恢復。
參考文獻
[1]李永樂.系統評價針刺康復療法治療中風恢復及后遺癥期的臨床療效[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09.
[2]劉波.針刺結合康復訓練對急性期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活動能力的影響[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1.
[3]潘化平.疏經通督推拿法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患者的臨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