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心絞痛是一種常見的病癥,發生率高,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生不良影響,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心絞痛經系列治療后病情穩定,處于穩定期,該階段的護理對控制病情有很大幫助。那么,處于穩定期的心絞痛,護理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心絞痛的概念及表現
心絞痛是指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暫時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心絞痛是心臟缺血反射至身體表面所感覺的疼痛,以前胸陣發性、壓榨性疼痛為主,可伴有其他癥狀,疼痛多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區、左上肢,每次發作可持續3~5 min,可能數日1次,也可能1日數次,休息或者服用硝酸酯類制劑后癥狀消失。心絞痛好發于男性,年齡>40歲人群的發病率比較高,飽食、勞累、情緒激動、急性循環衰竭、受寒等都是心絞痛的常見誘因。
2心絞痛穩定期的護理注意事項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醫療條件明顯改善,目前,大部分心絞痛患者經臨床系列治療后,病情均能得到良好控制,處于穩定狀態,心絞痛不會時常發生,可能數月發作1次,甚至更長時間。因此,心絞痛穩定期患者無需住院治療,只需要居家自我調護。對于處于心絞痛穩定期的患者,護理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2.1 糾正不良飲食習慣
研究顯示,不良飲食習慣是導致心絞痛的誘因之一,因此,心絞痛穩定期要注意糾正以往的不良飲食習慣。例如,高膽固醇、高脂肪、高糖、低纖維素的“三高一低”飲食。平時飲食應當避免“三高一低”飲食習慣,多吃富含纖維素、維生素的新鮮蔬菜與水果,每天蔬菜攝入量應該在500 ?g左右,攝入新鮮水果不少于100 ?g,同時注意攝入適量蛋白質,建議每天喝200~500 ml牛奶,可適量吃魚、蛋、瘦肉、豆類以及豆制品等食物,豐富食物種類,合理搭配葷素,滿足機體營養需求。另外,還可以吃一些改善血管的食物,如大蒜、洋蔥、山楂、黑木耳、大棗、豆芽、鯉魚等。少吃鹽,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長期大量攝入氯化鈉可能引起血壓升高,導致血管內皮受損,建議穩定期心絞痛患者每天食用鹽攝入量在6 ?g以下。
2.2 注意科學鍛煉
研究表明,運動鍛煉可提高心肌與運動肌的耐力及效率,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機體對缺氧的耐受性。即便是曾經發生心絞痛的人群,也不可忽略鍛煉的作用。心絞痛患者在穩定期,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喜歡的運動方式,如慢跑、散步、太極拳、老年體操等,循序漸進,持之以恒。一般來說,建議穩定期的心絞痛患者每天鍛煉1~2次,每次50 min內,每周鍛煉3~5次即可,不要過度鍛煉,控制運動強度與時間,以免發生意外。
2.3 保持樂觀心態
情緒激動、過分焦慮、精神高度緊張、應激情況等不良情緒都可能導致心絞痛發作。因此,處于穩定期的心絞痛患者,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穩定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放松心態,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以平常心對待生活中的問題。學會傾訴,多與家屬、親朋好友聚聚會、談談心,釋放心中壓力,還可以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如養花、畫畫、寫字、養魚等,陶冶情操,有助于穩定情緒。
2.4 戒煙限酒
對于吸煙、酗酒的心絞痛患者,一定要戒煙限酒。大量吸煙,尤其是每天吸煙達到20支以上的患者,很容易導致心絞痛發作,煙草中的尼古丁、焦油以及其他有害物質會刺激冠脈血管,引起冠脈血管痙攣,進而導致心絞痛發作。酗酒可能讓人過度激動,引起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因此,建議穩定期心絞痛患者戒煙限酒。
2.5 預防便秘
便秘時用力排便,血壓迅速升高,容易導致心絞痛發作。因此,穩定期心絞痛患者一定要注意預防便秘,多吃具有通便潤腸作用的食物,如香蕉、蜂蜜等。同時,若發生便秘,及時咨詢醫生,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緩瀉劑或者使用開塞露,避免因過度用力排便引起心絞痛發作,必要時可攜帶硝酸甘油等急救藥物如廁。
2.6 注意起居有常
穩定期心絞痛患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需要勞逸結合,不宜過度勞累,保證睡眠時間和質量,不要熬夜,早睡早起,起居有常。另外,平時生活中,穩定期心絞痛患者應當隨身攜帶藥物,以備心絞痛突然發作。若心絞痛發作,立即停下休息,保持安靜。另外,注意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服,冬季天氣寒冷時,盡量少出門,若出門,建議做好防寒措施,帶上帽子、手套、圍巾等,避免寒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