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蓓珺 郭鵬展 侯建淼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壓社區治療與管理方式對高血壓臨床癥狀的影響。方法:選取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88例,對所有患者進行高血壓社區治理與管理,比較管理前后患者血壓變化情況。結果:社區治療與管理介入后,老年患者高血壓顯著降低,與社區管理介入前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老年高血壓社區治療與管理后,患者收縮壓與舒張壓改善明顯,能夠實現對血壓的有效控制,改善患者生活方式,降低并發癥出現風險,促進患者身體健康。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社區治療;管理效果
高血壓是一種可控制疾病,患者一般需要長期治療,疾病好發于年齡≥60歲的老年群體,患者應提高對疾病的重視程度。隨著疾病進展可出現心、腦、腎等多器官并發癥,需對該類患者強化治療和護理,提升高血壓疾病干預效果[1]。本研究以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社區治理與管理的臨床應用意義。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社區醫院2018年5月~2020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共8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壓防治指南中有關高血壓的診斷,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醫院醫學倫理學標準。入組患者男48例,女40例;年齡56~78歲,平均(66.28±0.38)歲;病程5~15年,平均(8.26±1.26)年;無并發癥40例,有并發癥48例。
1.2 護理方法
1.2.1 社區治療
組織患者學習高血壓相關知識,講解高血壓日常預防手段,對高血壓疾病危害進行告知,注重提升患者治療與護理過程中依從度。指導患者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并加強飲食健康指導,通過控制和優化飲食結構的方式,提升臨床治療效果。
1.2.2 護理干預
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正確護理干預,提醒患者禁煙酒,積極參與有氧運動,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患者應自行控制體質量,保持足夠睡眠,關注自身健康情況,監測血壓,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法,降低高血壓,為自身健康提供保障。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指導,對輕度患者進行飲食護理、睡眠指導和運動干預;重度患者則需要使用降壓藥物輔助治療,常見的降壓藥物主要有鈣離子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抑制劑、利尿劑、血管緊張速轉化酶抑制劑等。
1.2.3 社區管理
建立患者信息檔案,定期做好高血壓疾病回訪工作,根據患者高血壓水平、生活方式和并發癥情況,為患者提供針對性護理,關注患者血壓變化,并進行社區介入管理,通過社區慰問和醫療輔助,為患者健康提供支持;組織老年高血壓患者交流會,分享經驗,研究合理有效的日常護理方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管理前后SBP和DBP指標變化。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分析患者臨床資料,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社區治療與管理后,老年高血壓患者收縮壓與舒張壓均出現降低,與社區管理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高血壓疾病在老年患者中較為常見,屬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臨床應對疾病護理和治療提高重視力度。社區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單位,以社區管理和治療為主要方式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干預,是目前老年高血壓疾病治療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中,對所有患者進行社區治療與管理,注重對患者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調整,開展有效的護理,提高患者治療依從度。社區護理中,組織老年高血壓疾病患者,積極參與到社區主題活動中,對患者治療過程進行監護,并采取應急措施,減少護理風險發生率。經過對照分析,社區管理和治療措施后,患者收縮壓與舒張壓均出現不同程度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老年人社區高血壓治療與管理中,社區治療與管理的方式能夠改善患者血壓值,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保障患者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趙鳳宇.健康教育護理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繼續醫學教育,2020,34(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