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福忠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供應室消毒滅菌監測對醫院感染預防的作用。方法:從近3年于滕州市龍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治的臨床治療中發生感染患者中,選取11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9例,對兩組患者感染情況進行觀察。結果:觀察組的醫院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結論:借助供應室消毒滅菌監測,在醫院感染預防工作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可以有效提高供應室的消毒工作質量,從而有效預防醫院感染現象的發生。
關鍵詞:供應室;消毒滅菌監測;感染
在醫院內部,供應室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在醫院預防感染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借助供應室消毒滅菌,可以有效預防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院運行效率[1]。現階段,供應室消毒滅菌管理工作的開展,可以不斷提高醫院感染的管理水平,同時也是當前醫院管理的重中之重。為此,本研究分析供應室消毒滅菌監測工作,旨在發揮其對于預防醫院感染的促進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男30例,女29例;最低年齡20歲,最高年齡60歲,平均年齡為(40.28±11.39)歲。對照組男31例,女28例;最低年齡21歲,最高年齡60歲,平均年齡為(40.57±11.86)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在供應室消毒滅菌監測過程中,首先,應加強供應室生物學監測。對于供應室管理人員來說,應定期監測供應室情況,同時嚴格監測處理供應室的滅菌器,尤其對于菌管加強嚴密監測處理,至關重要的。在供應室滅菌處理后,應注重生物指標的培養處理,經過3 h后,對生物指標劑的反映情況進行細致觀察,以此來為消毒滅菌處理效果的判斷提供一定依據。然后,在滅菌處理后半個月,應無菌監測處理使用的物品,對其細菌培養結果進行密切觀察,從其細菌的生長情況出發,確保滅菌處理效果判斷的合理性,在處理過程中,如果尚未發現細菌生長,代表供應室消毒后的器械的滅菌消毒效果顯著,而且尚未超出有效期內,可以實現正常使用。此外,在熱源監測過程中,應重點監測一次性醫療物品,在監測結果為陰性的情況下,代表其醫療物品與使用要求相符。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感染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方法
數據統計學處理軟件為SPSS21.0,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采用(±s)、%表示,相關檢驗用t和χ2,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感染情況對比,觀察組、對照組的醫院感染發生率分別為1.69%、13.56%,觀察組的醫院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討論
在醫院內部構成中,供應室在醫院正常運行方面占據著重要地位,加強供應室消毒滅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醫院諸多微生物感染情況的發生,防止患者受到感染。基于此,在日常工作中,應提高對供應室消毒滅菌監測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醫院感染預防水平,其現實意義顯著。通常來說,供應室消毒滅菌處理與醫院感染之間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借助供應室消毒滅菌處理,可以有效降低醫院感染問題的發生,確保臨床治療效果的穩步提升。通過研究分析發現,在供應室消毒滅活效果分析方面,物理和化學分析方法具有較高的優勢,確保供應室對其消毒滅菌的處理效果進行準確了解,有效預防醫院感染問題[2]。此外,在供應室消毒滅菌監測后,可以更好地控制醫院供應室感染源,避免感染現象的發生,以免影響到患者的臨床治療[3]。
基于醫院視角,細菌控制的監測,對于提高醫院整體治療效果具有很大的幫助,所以醫院供應室消毒滅菌處理人員應加大執行力度,在交接班過程中,應防止交接信息出現不完整現象,并定期實施消毒滅菌處理,如供應室使用的相關器材,應有效落實紫外線消毒滅菌處理,3次/d,每次時間至少1 h,同時在擦拭消毒供應室內物品時,應加強含氯消毒劑的使用,給予供應室消毒滅菌處理水平一定的保障。
綜上所述,要想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情況,開展醫院供應室消毒滅菌監測工作勢在必行,充分彰顯出醫院的服務效能。
參考文獻:
[1]明中宜,沈艷玲.消毒供應室的質量控制與醫院感染控制的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6):25,33.
[2]趙建香.供應室消毒滅菌監測對醫院感染預防的作用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62):12091-12092.
[3]楊民欣,吳梅嬌,梁秀華,等.供應室消毒滅菌監測對醫院感染預防的作用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7,30(3):47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