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宮頸環扎用于習慣性流產的預防作用。方法:選取近4年收治的習慣性流產患者118例,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9例。兩組均接受藥物保胎治療,研究組聯合宮頸環扎,比較兩組胎兒存活率、妊娠時間及胎齡。結果:研究組胎兒存活率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更高,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妊娠時間及胎齡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宮頸環扎有助于胎兒存活率的提升,改善妊娠結局。
關鍵詞:宮頸環扎;妊娠;習慣性流產
習慣性流產與多種因素相關,其中宮頸內口松弛是導致晚期習慣性流產發生的常見原因,導致胎兒落入陰道,引起胎膜破裂而流產?,F階段,在預防因宮頸松弛所致的習慣性流產中,宮頸環扎術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實施效果較為理想。本研究探討分析宮頸環扎用于習慣性流產的預防作用。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近4年收治的習慣性流產患者118例,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59例。研究組最低年齡為28歲,最高年齡為38歲,平均年齡為(33.48±8.38)歲。對照組最低年齡為27歲,最高年齡為38歲,平均年齡為(33.17±8.37)歲。兩組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保胎治療,運用硫酸鎂、黃體酮等。在此基礎上,研究組采取宮頸環扎術,術前靜脈滴注硫酸鎂及口服保胎靈,抑制宮縮。手術過程中,患者取截石位高臀,有效落實常規消毒工作,將宮頸和陰道穹窿暴露,使用穿10號絲線的中號圓針,按McDonald縫合法環宮頸縫扎[1],宮口容一指尖即可,然后穹窿打結,需要注意的是,在線末端應套一消毒小膠管,為拆線和減壓提供便利。術后,加強硫酸鎂、保胎靈的使用,堅持服用4~5 d,可以達到抑制宮縮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
將治療后胎兒存活率、治療后妊娠時間、胎齡作為兩組患者護理應用的評價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方法
建立Excel數據庫,將納入研究患者一般資料和研究數據進行分類、編號及統計,將得到臨床數據納入SPSS21.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兩組獨立、正態、方差等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 兩組胎兒存活率對比
研究組胎兒存活率為96.61%(57/59),對照組為84.75%(50/59)。研究組的胎兒存活率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更高,差異明顯(P<0.05)。
2.2 兩組治療后妊娠時間及胎齡對比
研究組的妊娠時間及胎齡明顯大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討論
習慣性流產可導致女性不孕,對患者家庭造成影響。對于造成女性習慣性流產現象的原因中,宮頸機能為重要一大機制。引起宮頸機能不全的原因較多,人工流產造成的損傷等因素,極容易導致宮頸收縮乏力現象的出現,在妊娠中晚期子宮無宮縮、羊水增多過程中,宮頸管縮短、擴張明顯,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胎兒娩出,造成流產現象。
在預防宮頸功能不全引起的習慣性流產措施中,重建子宮頸內口的解剖形態及生理功能具有較高的有效性。根據相關研究表明,采取宮頸環扎術(妊娠34周前),可以有效預防習慣性流產患者的流產,給予妊娠安全性提供一定的保障[2]。但是也有部分觀點認為,宮頸環扎的應用極容易加劇胎兒發育異?,F象的出現,不利于胎兒正常發育。但是結合我國諸多臨床報道結果,在合適時機加強宮頸環扎技術的應用,對于宮頸機能不全引起的習慣性流產的預防具有很大的幫助,安全性、有效性突出[3]。宮頸環扎可以對宮頸的張力予以有效控制,防止子宮頸下段與胎盤出現分離,甚至可以預防胎盤位置異常可能并發的現象,如妊娠意外終止等。
本研究中,研究組的胎兒存活數及妊娠時間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更高。由此可以看出,在預防功能機能不全所致的習慣性流產中,宮頸環扎術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但是在治療過程中,應合理選擇手術時機,通常來說,妊娠14~18周的效果最為顯著。需要明確的是,在手術過程中,應避免手術器械干擾到宮頸,同時應加強藥物抗感染和保胎治療,不斷提高妊娠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王杰.宮頸環扎術治療宮頸機能不全致習慣性流產的臨床療效評價[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8(8):125.
[2]陳淑霞.陰道彩超聯合宮頸環扎在習慣性流產中的應用[J].災害醫學與救援(電子版),2018,7(3):75.
[3]丁佳佳,趙恩鋒.孕中期宮頸機能不全行宮頸環扎術的臨床療效及手術時機探究[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5,18(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