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 曹麗俐 劉津菡
摘要: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過程中口服糖水環節存在的不良因素包括糖水劑量不準確、標準不統一、口感差、抽血時間延誤等,可生產75 ?g葡萄糖飲品應用于臨床,有效避免口服糖水環節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不良因素;應對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一種葡萄糖負荷試驗,以了解機體對葡萄糖的調節功能,是診斷個體血糖調節能力的標準方法,也是診斷糖尿病十分常用的方法[1]。臨床上常使用O gTT對糖尿病進行篩查和診斷。在OgTT試驗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口服糖水的過程復雜,難以理解,導致試驗出現使用劑量不一、使用方法復雜等各種問題。本研究旨在分析OgTT試驗中口服糖水環節的不良因素及應對措施。現報道如下:
1我國目前OgTT試驗中口服糖水環節存在的不良因素
1.1 服用劑量不準確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明確規定,O gTT葡萄糖用量為300毫升水內的無水葡萄糖粉75 g,如用一水葡萄糖則為82.5 g。國內很多醫院對此概念混淆,常常使用50%葡萄糖注射液75 g直接代替75 g無水葡萄糖,但國內通用的葡萄糖注射液很多是一水葡萄糖,在做O gTT時并未注意到換算問題,影響試驗結果的判斷。
1.2 使用標準不統一
現在仍有一些醫院使用葡萄糖粉稱重,但使用的稱量工具不統一,分裝的容器也各不相同。如何有效保證產品的生產日期、有效期和產品質量,是醫院采用這種糖粉分裝方法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1.3 糖粉配比溶解不準確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3]指出,75 ?g糖粉應溶于300 ml溫開水中。但糖粉溶化時間較長,且容易溶化不徹底,可能導致患者再次使用溫開水溶解或丟棄剩余糖粉,最終導致服用糖粉劑量不準確而導致試驗結果不準確。
1.4 使用方法復雜
由于O gTT試驗方法較復雜,且溶解75 g無水糖粉或82.5 g無水葡萄糖配比較復雜,雖然臨床護士反復向患者講解,但仍會有部分患者不能理解,特別是高齡患者和依從性差的患者。這一方面影響試驗的順利進行,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臨床護士的工作量。且部分高齡患者在使用糖粉時為方便快速溶解使用滾燙的開水,增加了燙傷的風險。
1.5 口感不佳,患者易出現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目前指南推薦兩種方法溶解的糖水均屬于高濃度糖水,口感不佳。文雅調研發現,OgTT試驗過程中約為29.06%的患者在口服糖水后出現了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2口服糖水環節不良因素的應對方案
(1)75 g無水葡萄糖直接罐裝300 ml水,規避因概念不準確,無統一標準導致的試驗過程不準確等因素。(2)罐裝的糖水飲品可直接口服。同時產品外包裝可直接闡明試驗過程及注意事項等,在口服糖水的環節,護士講解趨于簡單化,由使用前的1 min降至15 s,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3)針對患者胃腸道不良反應設計果味飲品,如橙味、草莓味等易于大眾接受的口味,增加口感,大大降低因口感問題引起的不良反應。且患者可依靠瓶身產品介紹反復查看記憶,大大減少患者因使用方法復雜、記憶力差等問題導致試驗不準確等。
3討論
國外已有75 g標準葡萄糖飲品這類產品且通過FDA認證,醫院和診室都用商品化的飲料用于糖耐量試驗,受試者在享受美味飲料的同時完成了試驗監測。2013年我國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顯示,18歲以上人群患病率為10.4%,患病人群約1.14億,居于全球首位。我國每年約3 000萬至4 000萬的孕婦需進行糖耐量篩查。75 g標準葡萄糖飲品的應用將為廣大糖尿病患者及糖篩人群帶來極大的便利,建議進行產品轉化解決臨床所需。
參考文獻
[1]安洪賓,李忠玲.空腹血糖、糖篩試驗和糖化血紅蛋白在妊娠糖尿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3(2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