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紅梅
摘要:目的:分析飲食護理干預對胃炎胃潰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88例胃炎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與護理組,每組44例。干預組采用飲食護理,護理組采用常規干預,對比兩組癥狀消失時間及生存質量評分。結果:與護理組對比,干預組腹痛消失時間、反酸消失時間、燒灼感消失時間更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護理組對比,干預組生存質量評分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胃炎胃潰瘍患者接受飲食護理干預,有助于癥狀的改善及生存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胃炎胃潰瘍;生存質量;飲食護理干預
胃炎胃潰瘍為臨床高發病,主要因患者食用了刺激性食物或服用某些藥物,致使胃黏膜受損,引發潰瘍的疾病,臨床癥狀有胃痛、惡心等。目前胃炎胃潰瘍主要采用藥物治療,但由于該病治愈時間長、復發率高,對患者生存質量影響較大。有文獻提出,胃炎胃潰瘍患者接受飲食護理干預,有利于提高生存質量。為此,本研究探討了飲食護理干預對胃炎胃潰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9月~2020年7月收治的88例胃炎胃潰瘍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與護理組,每組44例。干預組平均年齡(40.34±2.55)歲;男21例,女23例。護理組平均年齡(40.45±2.67)歲;男22例,女22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炎胃潰瘍診斷標準,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肝腎功能異常的患者。
1.2 護理方法
護理組采用常規干預,遵醫囑用藥,若有異常第一時間聯系醫生。干預組采用飲食護理。(1)補充營養:由于生病的原因,患者身體狀況較差,補充營養能夠加快患者康復。指導患者食用面條與小米等易消化的食物,同時可食用魚類、瘦肉等食物,以促進胃潰瘍的康復(2)保護胃黏膜:避免進食酸性、油膩食物,增加胃負擔;建議患者忌煙酒,減少對胃的刺激。(3)良好的飲食習慣:指導患者規律飲食,多餐少吃,防止胃擴張。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合理飲食,避免刺激胃部,影響胃炎胃潰瘍的愈合[1]。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癥狀消失時間(腹痛消失、反酸消失、燒灼感消失時間)、生存質量評分(總體健康、生理功能、軀體疼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總分)進行觀察、評估。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與護理組對比,干預組腹痛消失時間、反酸消失時間、燒灼感消失時間更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生存質量評分對比
與護理組對比,干預組生存質量評分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目前胃炎胃潰瘍主要采用藥物治療,護理組實施常規干預,通過藥物改善癥狀,但由于不良飲食習慣,導致病情康復受到影響。干預組實施飲食護理,可以改變患者不良飲食習慣,保證營養充足,科學飲食,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有助促進患者胃炎胃潰瘍愈合,提升生存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與護理組對比,干預組腹痛消失時間、反酸消失時間、燒灼感消失時間更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護理組對比,干預組生存質量評分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胃炎胃潰瘍患者接受飲食護理干預,有助于癥狀的改善及生存質量的提高。
綜上所述,胃炎胃潰瘍患者接受飲食護理干預利于疾病的康復,值得臨床重視并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殿秀.飲食護理干預對胃炎胃潰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8):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