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良
胃潰瘍是一種發生于人體胃角、胃竇、賁門以及裂孔疝等部位的消化性潰瘍疾病,為臨床消化內科常見疾病之一,多發于中老年男性人群[1]。胃潰瘍患者通常會出現慢性、季節性、反復發作、節律性特征的上腹疼痛,且伴有惡心、嘔吐、腹脹等明顯癥狀,若不及時治療,極易造成患者胃部出血、胃幽門梗阻,甚至是癌性病變,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胃潰瘍病因逐漸被發掘,Hp感染以及長期胃酸分泌過多是人體胃潰瘍主要致病因素,因此對于胃潰瘍的治療多為消除Hp感染、控制胃酸分泌治療,到目前為止,醫學上對于胃潰瘍主要有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法,其中手術治療較為少見,僅有少部分病情嚴重患者才需行手術治療,多數患者僅需藥物治療即可痊愈[3]。本文中,作者選取100例胃潰瘍合并Hp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泮托拉唑應用于胃潰瘍合并Hp感染患者中的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100例胃潰瘍合并Hp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36例、女14例;年齡28~69歲,平均年齡 (48.5±11.6)歲 ;發病時間 1~14 d,平均發病時間(7.5±5.6)d。觀察組患者中男35例、女15例;年齡27~70 歲,平均年齡 (48.8±10.5)歲 ;發病時間 1~15 d,平均發病時間(7.6±6.6)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經過相關檢查確診為胃潰瘍合并Hp感染疾病,符合胃潰瘍合并Hp感染診斷標準[4];②患者均對此次研究表示知情,并自愿參與到此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心、肝、腎等臟器功能嚴重不全或全身免疫系統、血液系統疾病患者;②對本次研究使用藥物過敏患者。本次研究經由本院倫理委員會評估后批準進行。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治療。給予患者40 mg奧美拉唑(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268,規格:40 mg/瓶 )聯合 0.9% 的 250 ml氯化鈉注射液(陜西京西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61020012,規格 :10 ml/90 mg)靜脈滴注,1 次 /d ;2.0 g頭孢曲松鈉(海口奇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6020228,規格:2.0 g)聯合0.9%的250 ml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克拉霉素緩釋片(萊陽市江波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 H20052746,規格:0.5 g/片 )0.5 g/次口服,1次/d[5,6]。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泮托拉唑治療,給予患者40 mg泮托拉唑(北京四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84310,規格 :80 mg)聯合 0.9% 的 250 ml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1 次 /d[7,8]。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0 d,于治療結束3個月后進行回訪。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以及Hp根除率、潰瘍復發率、癥狀消失時間、Hp恢復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9]:康復:患者癥狀消失,Hp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癥狀好轉明顯,Hp降低;一般:患者癥狀、Hp無明顯變化。總有效率=(康復+有效)/總例數×100%。不良反應包括頭痛、腹瀉、惡心嘔吐、皮膚過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2.3 兩組Hp根除率、潰瘍復發率對比 對照組治療后Hp根除35例,Hp根除率為70.0%;潰瘍復發10例,潰瘍復發率為20.0%;觀察組治療后Hp根除46例,Hp根除率為92.0%;潰瘍復發2例,潰瘍復發率為4.0%。觀察組Hp根除率高于對照組,潰瘍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7.862、6.061,P=0.014、0.005<0.05)。
2.4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Hp恢復時間對比 觀察組癥狀消失時間 3.5~6.3 d,平均癥狀消失時間為 (4.9±0.3)d ;Hp 恢復時間為 5.6~9.0 d,平均 Hp 恢復時間為(7.3±0.4)d ;對照組癥狀消失時間為 6.4~9.6 d,平均癥狀消失時間為 (8.0±0.4)d;Hp 恢復時間為 8.0~12.4 d,平均Hp恢復時間為(10.2±0.6)d。觀察組平均癥狀消失時間、平均Hp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t=43.841、28.437,P=0.000、0.000<0.05)。
Hp為一種螺旋形微厭氧的革蘭陰性桿菌,是一種生長于人體胃部以及十二指腸區的細菌,也為目前所檢測出的唯一可在人體胃部生存的微生物,具有螺旋形態、微厭氧、對生存環境要求苛刻等特點,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為一類致癌物[10,11]。
泮托拉唑又名泮托拉唑鈉,為質子泵抑制劑之一,主要適應證為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卓艾氏綜合征等,作用機制為:進入人體后,在胃部細胞酸性環境下轉化為環次磺胺,共價鍵結合質子泵上巰基,從而減少人體胃酸的分泌,且具有作用部位準確、與藥物相互作用少、耐受性好等多種優點[12-14]。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Hp根除率高于對照組,潰瘍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平均癥狀消失時間、平均Hp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對胃潰瘍合并Hp感染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療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提高患者Hp根除率,且預后良好,減少患者潰瘍癥狀復發。皮進[15]學者在研究中顯示,采用泮托拉唑三聯治療組胃潰瘍合并Hp感染患者治療總有效率、Hp轉陰率高于采用奧美拉唑三聯治療組胃潰瘍合并Hp感染患者,臨床癥狀、Hp復常時間短于采用奧美拉唑三聯治療組胃潰瘍合并Hp感染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奧美拉唑三聯治療組胃潰瘍合并Hp感染患者,這與本研究結果大致相同。
綜上所述,胃潰瘍合并Hp感染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降低患者Hp值,且不良反應發生較少,用藥安全性高,利于患者的身體康復,值得被大力的推廣以及應用。但本次研究僅于本院患者中挑選,樣本數量較少,且在治療過程中無法排除外在因素對患者的影響,故而治療數據可能會存在些許誤差,希望今后選取更大樣本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