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輝
LIDP是一種臨床常見病,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推進以及人們生活方式改變,LIDP發生率顯著增高[1]。中頻脈沖是當前臨床治療LIDP的常用方法,雖然可暫時緩解疼痛感,但無法有效減輕機體炎癥反應,病情易反復發作,治療效果一般。既往有研究表明[2]:獨活寄生湯與中醫骨傷手法結合在LIDP治療中效果獨特、顯著,且不良反應較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為進一步分析中醫骨傷手法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LIDP的臨床效果及對炎癥反應的影響,選取本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LIDP患者進行臨床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70例LIDP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各35例。實驗組女12例、男23例;年齡42~78歲,平均年齡 (60.52±12.64)歲 ;病程 1~7年,平均病程(4.06±2.34)年。參照組女14例、男21例;年齡44~77歲,平均年齡 (60.59±11.61)歲 ;病程 2~6年,平均病程(4.07±2.00)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醫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項研究。納入標準:①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康復治療中國專家共識》[3]中對LIDP的診斷標準;②具備正常溝通、交流能力;③生命體征穩定;④均已簽署與本項研究有關的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②重大臟器病變者;③未開展研究前接受過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者;④合并嚴重骨質疏松癥者;⑤合并惡性腫瘤者;⑥近期存在腰椎手術史者;⑦合并血液、神經、內分泌系統疾病者。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中頻脈沖電治療,使用BA2008中頻脈沖電治療儀,協助患者采取仰臥位,固定電極,連接輸出線進行脈沖治療,20 min /次,1 次 /d,共治療2周。實驗組患者采用中醫骨傷手法聯合獨活寄生湯治療。具體如下:①中醫骨傷手法:以掌推法放松臀部以及背部肌肉,從上到下以疊掌法按壓腰部至臀部兩側肌肉,10 min /次,1 次 /d。按壓背部兩側膀胱經、腰部阿是穴,肘尖點按承扶穴,10 min /次,1次/d。協助患者采取仰臥位,固定左膝關節,而后抬高膝關節至最大限度,采用直腿抬高法、牽引下肢法充分活動患側關節,3次/d,共治療2周。②獨活寄生湯:細辛 3 g、甘草 5 g、牛膝 10 g、防風 10 g、茯苓 10 g、人參 10 g、桂枝 10 g、桑寄生 10 g、川芎 10 g、秦艽 10 g、當歸 15 g、杜仲 15 g、生地 15 g、獨活 15 g、白芍 15 g,1 劑 /d,水煎服,分 2 次服用,共治療 2 周。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1.3.1 臨床療效 療效判定標準參考文獻 [4]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3.2 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 治療2周后檢測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包括TNF-α、IL-6。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對比 治療前,兩組TNF-α、IL-6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兩組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TNF-α、IL-6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注 :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 ;與參照組對比,bP<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對比(±s,μg/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對比(±s,μg/L)
組別 例數 TNF-α IL-6治療前 治療2周后 治療前 治療2周后實驗組 35 2.06±0.31 1.08±0.11ab 138.62±21.62 88.06±2.57ab參照組 35 2.05±0.29 1.58±0.21a 139.59±21.59 105.26±6.95a t 0.139 12.478 0.188 13.732 P>0.05 <0.05 >0.05 <0.05
LIDP屬于中醫領域“骨痹”、“腰腿痛”等范疇,中醫認為濕、寒、風三氣雜至,風寒濕邪入體,肝失疏泄,腎精虛虧,氣血運行受阻,則出現疼痛等證候,中醫治療該病遵循“通經絡、祛風濕、益肝腎、補氣血”原則[4-6]。中醫骨傷推拿可有效解除肌肉痙攣,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疼痛感,促使突出物回納,緩解神經壓迫程度,提高疼痛閾值。獨活寄生湯中獨活、桑寄生、秦艽具有祛風止痛功效;牛膝、川芎具有活血通絡作用;杜仲具有滋補肝腎、強筋壯骨作用;細辛、肉桂以及防風具有祛風散寒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利尿功效;芍藥具有解痙止痛作用;人參以及當歸具有補中益氣功效;甘草調和諸藥,協同作用,發揮祛風除濕、止痛健脾、清熱補氣、強筋補腎、利水滲濕作用[7,8]。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兩組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TNF-α、IL-6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LIDP治療中實施中醫骨傷手法聯合獨活寄生湯效果確切。
綜上所述,LIDP患者采用中醫骨傷手法聯合獨活寄生湯治療,可有效減輕疼痛感,抑制炎癥介質釋放,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