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丹丹 孫 慧 楊 玲
在大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受教室環境、課時因素及聽力自身特點的影響,課堂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如學生容易走神,課堂參與度不高,難以掌控聽說比例等。雨課堂作為智慧教學工具,能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并為教師提供可參考的、精確的量性數據,以便其有針對性地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個性化教學,從而使課堂形成良性的聽說循環,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聽說能力。
教師在聽說課堂中充分利用雨課堂的各項功能,進行了為期兩個學期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第二學期末的問卷調查中,學生對基于雨課堂的大學英語視聽說翻轉課堂模式的滿意度約為80%。下面,以《新標準大學英語2》(第二版)第四單元教學為例,介紹基于雨課堂的大學英語視聽說翻轉課堂的具體實施步驟,探究如何有效利用雨課堂調動學生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堂中的參與積極性。
按照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結合雨課堂的功能,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單元教學時長為4個學時,根據本單元各板塊的難易程度及與學生生活的相關度,經篩選后,教學內容涵蓋 Inside view,News report,Passage 1 和Passage 2四個聽力板塊。各板塊對應的主題、時間分配及教學形式見下頁表1:

表1
本單元的教學設計堅持以成效為導向,不僅培養學生的聽力技巧和聽力理解能力,還注重提高他們的輸出能力,即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教學設計立足于教材內容,對其進行深度挖掘,同時利用雨課堂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參與度。另外,雨課堂還可以精準地掌握學生聽力理解的程度,以便更好地進行聽力教學。總體來說,整個設計注重學生的參與和教學成效,力求做到“聽說一體”。
本課程所用教材為《新標準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 2》(第二版),每個單元涵蓋 Inside view,Outside view,Listening in,Presentation skills,Pronunciation,Unit task六個部分,資源豐富,語料真實,單元話題貼近生活。其中,Inside view部分為日常情景對話的實景拍攝視頻;Outside view部分選取的是原汁原味的主題英語視頻;Listening in部分包括一篇新聞報道和兩篇聽力短文的音頻,分別對應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的新聞報道和聽力短文題型;Presentation skills側重對口語表達的訓練;Pronunciation部分是針對語音的練習;Unit task部分是單元任務的布置。
本單元主題為:Crimewatch,結合本課程總的培養目標,單元教學結束后,學生將能做到以下幾點:
1.口頭描述日常生活中東西丟失的過程及心情;
2.掌握單元主題相關的單詞及短語;
3.了解故事的6個要素,并口頭復述三幅圖片中及聽力材料中的故事;
4.練習聽力技巧,如聽前預測、聽中速記等。
在實際教學中,每次課上兩個學時,為了保持教學的連續性,主要提供前兩個學時的教學步驟和安排。
制作課前預習課件,通過雨課堂發送給學生,預習任務如下:
1.預聽Inside view部分,并完成相關練習;
2.預習Insideview,News report,Passage1 部分的單詞;
3.完成每周的聽抄練習。
【設計說明】由于學時的限制,本教學設計無法覆蓋全部內容,因此可根據內容的難易程度及不同的練習側重點對課堂內容進行取舍。如將比較容易的對話部分(Inside view)放到課前供學生自學,課堂上則進行對話練習,能夠更加高效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保障學生聽和說兩項能力的訓練。
1.熱身活動
(1)詞匯“頭腦風暴”。
Work in groups and brainstorm types of crimes you’ve heard before.
【設計說明】此部分由學生在雨課堂中完成,目的是在正式的聽說課程進行之前,調動學生對單元主題的認知。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該活動了解學生對主題的熟悉度。
(2)詞匯擴充(見圖 2)。

圖2
(3)情景話題討論。
Brainstorm ways you may react to the following situation:You wake in the night and realize there is a burglar in the room.
組織形式:小組討論后,邀請學生在班級內分享。
【設計說明】后續熱身活動(2)和(3),主要是在熱身活動(1)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學生的主題詞匯量,以及簡單用口語談論的能力。
2.Inside view(部分口語活動)
(1)基于雨課堂課前練習,進行Inside view部分難點答疑和講解、文化背景知識補充。
文 化 背 景 :Bike theft in Oxford,Mountain bikes。
【設計說明】此部分為對課前預習作業的反饋和補充,通過雨課堂可以集中收集學生的預習情況,總結難點。課堂反饋則使該部分的教學形成閉環,即預聽—練習—反饋。
(2)口語活動:Make a summary of the two conversations。
組織形式:Think-pair-share,即學生先自己準備2分鐘,然后和同伴練習4分鐘,最后讓幾名學生在全班分享。
【設計說明】口語輸出活動需要建立在聽力輸入的基礎之上(陳鳳蘭 2017)。這時學生已經完成了聽力任務,概括對話內容是對聽力內容的內化和整合,能對他們的口語能力進行適當的鍛煉。
3.News report部分聽力技巧訓練
(1)單詞小測。
組織形式:采取相互提問的方式,結伴完成對單詞的記憶,為聽力作好準備。
(2)“聽前預測”之各選項關鍵詞查找(見圖3)。

圖3
【設計說明】聽前預測是聽力策略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能,有多種方式,選項關鍵詞查找是其中較為有效的方式之一(豐玉芳 2009)。通過雨課堂設置關鍵詞查找任務,能夠精準地獲得學生對于聽前關鍵詞查找這一聽力策略的掌握情況。
(3)聽力練習。
【設計說明】教材中的新聞聽力屬于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因此課堂上可利用該題對學生的聽力策略和技巧加以訓練。
4.Passage 1聽力+口語練習
(1)單詞預習。
(2)聽前熱身。
具體內容:學生熟悉圖4—6,教師根據圖片提問,要求學生用單詞列表中的詞語回答。
組織形式:教師隨機提問,學生回答。

圖4

圖5

圖6
【設計說明】前兩步主要為學生接下來的聽力練習作好熱身,一是單詞,二是對故事的預測,這能夠培養學生利用已知信息對聽力內容進行聽前預測的能力。
(3)聽力策略之故事元素特征。
Decide whatinformat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en listening to stories(見圖 7):

圖7
【設計說明】在雨課堂上布置該任務,能夠使學生直觀地意識到故事的各項要素,從而提醒他們在聽時抓住重要信息,進而提高聽的效率和準確性。
(4)聽力練習。
具體內容:學生在聽時根據故事的各個要素做筆記。
【設計說明】速記能力是聽力技能中比較重要的一項,能提高聽力理解能力(佘敏 2010)。此項活動能夠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信息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從而培養其速記能力。
(5)口語活動。
具體內容:Please retell the story in one of the pictures。
組織形式:Think-pair-share,即學生先自主準備2分鐘,然后和同伴練習4分鐘,最后邀請幾名學生在全班分享。
【設計說明】此項任務主要是基于聽力內容,通過故事復述練習口語能力,“聽”有助于豐富“說”的內容和提高“說”的質量,“說”又鞏固了“聽”的內容,聽說形成了良性循環。
教師制作課后作業雨課件并發送至雨課堂,讓學生完成相關練習,具體任務如下:
1.語音練習(見圖 8、圖 9)

圖8

圖9
【設計說明】由于受課時和班級人數的限制,側重于語音的練習在課堂上無法顧及,但是課后的語音作業,能夠在連讀、弱讀、重讀等語音方面幫助學生復習,并監督他們進行相應的練習。
2.口語作業
Please choose one picture on Page 51 and retell the story.
【設計說明】課后的口語活動能夠給每一個學生提供口語練習的機會,并得到教師的個性化點評,對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
3.完成每周聽抄任務并拍照上傳
【設計說明】聽抄能夠有效地練習學生的聽力,雨課堂能夠督促他們進行聽抄練習。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聽抄作業的情況,隨時調整聽力材料的長度和難度。
4.自主學習拓展內容:時事新聞導讀、新聞詞匯視頻
【設計說明】鑒于學生聽說能力的不同,適度增加拓展內容可以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可以拓展他們的視野。
總之,基于雨課堂的《新標準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2》(第二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顯著。相對于傳統視聽說課堂而言,該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優勢:
第一,明確并量化了教師和學生在各個教學環節的任務,教師對于學習反饋有更精準的把控,便于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掌握情況調整教學節奏和教學內容,因材施教。
第二,課堂時間得到了有效延伸,課前預習為課堂贏得了寶貴的、可以應用和交流知識的時間,課后復習和拓展為保證教學效果提供了保障。
第三,課堂中通過雨課堂進行話題討論、觀點調查、上傳筆記、聽力理解檢測等教學內容,一方面為教師提供了更加直接的數據信息用以教學安排;另一方面也為課堂增添了樂趣,使學生能在整堂課中集中注意力,積極參與。
第四,就英語口語輸出能力而言,雨課堂的語音提交答案功能能夠使每個學生每周進行一定時間的英語口語練習,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課堂課時有限的問題,保證了口語活動的有效銜接和連續性。
第五,雨課堂對于聽力理解的精準把握和監控也為課堂開展不同類型的聽力及口語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聽說課堂設計了很多特色活動,為課堂增添了樂趣,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
但是,該教學設計也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或有待改善的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
受視聽說教室條件的限制,一些特色功能無法使用,如彈幕、投屏等,所以需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將可用的雨課堂功能發揮到極致。
課后的拓展資源可以通過調查學生感興趣的英語話題和資源形式對現有模式進行改善,從而使學生主動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