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麗 李廣歡
摘 要:《德伯家的苔絲》是托馬斯·哈代最有影響力的小說之一。在這篇小說中,女主人公苔絲是集美麗、純潔、真誠、善良于一身的完美女性。然而就是這樣一位人物,她卻有著悲劇的人生。本文試圖從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揭露女主人公苔絲最終始終無法擺脫悲劇的命運的原因。
關鍵詞:苔絲;悲劇;外因;內因
一、作家作品簡介
(一)托馬斯·哈代
托馬斯·哈代是英國詩人、小說家。他出生于農村沒落的貴族家庭,他的家鄉——英國西南部的多塞特郡的自然環境在日后成為了哈代創作的主要源泉。他的一生共發表了20部長篇小說,由于自身的經歷,他的作品往往帶有宿命論的悲劇色彩。
(二)《德伯家的苔絲》
《德伯家的苔絲》是哈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這篇小說的整個故事情節發展都是圍繞女主人公苔絲展開的。苔絲生于一個貧苦農村家庭,父親沒有家庭責任感,母親聽命依附于自己的丈夫,兄弟姐妹七人尚幼。為了能夠改善家中生活貧苦的狀況,在偶然得知自己的貴族血統之后,苔絲的父母便要她去貴族富人家攀親戚,然而這卻造成了她一生不幸的開端——被富家少爺亞歷克誘奸。后來她憑借與生俱來的魅力勇于追求真愛,與牧師的兒子克萊爾相愛并結婚。而真誠的苔絲不愿隱瞞自己悲慘而又不堪回首的經歷,于是新婚之夜向克萊爾坦白,但是克萊爾卻絕情地離她而去。苔絲絕望地回到家鄉,再次與亞歷克相遇,亞歷克又開始繼續糾纏她。在她的父親離世后,為了不讓自己的家人居無定所,她妥協做了亞歷克的情婦。然而不久她的丈夫從國外回來祈求得到苔絲的原諒。面對這樣的情況,苔絲心中充滿怨恨,覺得亞歷克又一次毀壞了自己的人生,在憤怒之下將亞歷克殺死,最終她被逮捕并且處以絞刑,她的一生就此以悲劇而告終。
二、外因
通過分析這篇小說,可以看出造成苔絲悲劇的外因有家庭原因、社會環境、社會習俗和傳統道德標準。
(一)家庭原因
家庭作為一個人成長的必要環境,對一個人的性格養成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從這篇小說中不難看出造成女主人公苔絲悲劇的首要原因是家庭環境的因素。沉重的家庭壓力和家庭責任從一開始就給她的悲慘命運埋下了伏筆,這也是她走向悲劇的首要開端。苔絲生于一個貧苦農村家庭,她的父母均是社會最底層的窮苦農民,沒有任何社會地位。然而她的父親卻沒有家庭責任感,母親又聽命依附于自己的丈夫。由于出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父母不諳世事,兄弟姐妹七人尚幼,于是承擔家庭的重責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善良懂事的苔絲身上。為了能夠改善家中生活貧苦的狀況,在偶然得知自己貴族血統之后,苔絲的父母便要她去貴族富人家攀親戚,然而這卻造成了她一生不幸的開端——被富家少爺亞歷克誘奸。
(二)社會環境
在研究一篇小說時,社會背景的因素亦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因素?!靶≌f的背景發生在19世紀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侵入偏遠的農業區,農民處于社會的底層,他們沒有也不可能擁有像資產階級一樣平等的權利。導致農民貧窮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賴以生存用于維持生計的土地被資本主義占領,他們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已經由之前的自耕農變為雇傭工,最終逐漸淪為受人剝削的無產者?!盵1]在這種虛偽的“資本主義文明”背后,財富分配不均勻,貧富差距加大,農民過著饑寒交迫的日子,饑餓、死亡已經成為沒有社會地位的農民階層中常見的社會現象,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下,貧窮迫使苔絲干著超負荷的體力勞動,但也得不到資本家的同情憐憫。面對這一殘酷的社會現實,苔絲的悲劇終究是無法避免的社會悲劇。
(三)社會習俗和傳統道德標準
通過深究這篇小說的時代背景,我們可以知道當時的社會道德觀是虛偽的,“其‘社會道德主要體現在男權主義,即以男性為中心的‘貞潔中。也就是意味著婦女失去貞操就是不潔。這種‘社會道德在宗教的影響下,成為了當時人們信奉的主要思想。苔絲正是這種思想下的犧牲品?!盵2]苔絲在被亞歷克誘奸之后,本來是一個值得同情和憐憫的受害者,可是在當時的社會道德影響下,她卻成了不潔的女人。于是,在她倔強地回到自己的家鄉后,她成為人們嘲笑和歧視的對象。她得到的不是同為社會底層家鄉農民的同情和關心,而是他們的議論和白眼。在這種虛偽的社會道德影響下,苔絲也認為自己是有罪的、不潔的。她出門不敢抬頭,躲著人走,最后無奈離開家鄉。另外一方面,她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也一度認為自己是有罪的,認為不潔的自己配不上心中完美的克萊爾。于是真誠的苔絲選擇向克萊爾坦白自己悲慘而又不堪回首的經歷,然而一向表面看似蔑視貴族權貴、思想先進的青年,實則并沒有徹底擺脫無形的枷鎖,即根植于內心陳舊思想的克萊爾,從精神上給了苔絲致命的一擊。在他得知苔絲不再是他心目中那個純潔的姑娘時,他徹底改變了對苔絲的態度,從至死不渝的戀人變為不近情理、冷酷無情的陌生人,給苔絲的精神造成了致命的打擊。這種男權主義的道德觀、虛偽的宗教觀是造成苔絲悲劇的又一社會原因。
三、內因
通過分析這篇小說,可以看出造成苔絲悲劇的內因有苔絲的自尊和堅忍、苔絲的善良和真誠、苔絲的反抗和妥協。
(一)苔絲的自尊和堅忍
在苔絲的性格中最令人觸動的是她的自尊和堅忍,然而這也是造成她悲劇的性格原因。在那個時代,對于人們來說,保持自尊和堅忍是困難的,尤其是窮人,但是苔絲卻是那個時代堅強女性的代表。她是善良的,卻又是不幸的。因為她的家庭責任感,導致她失身于亞歷克,是她一生悲慘命運的開端。因為她的自尊,即使作為富家子弟的亞歷克能給她帶來物質上的滿足,她也毅然離開虛偽的亞歷克。堅強的苔絲沒有選擇依附于權貴過上好的生活,而是離開亞歷克獨自承受別人的冷嘲熱諷,這種堅忍的性格讓我們動容。
(二)苔絲的善良和真誠
苔絲是一個純潔的女人,她擁有大自然賦予的善良和純潔,她對父母和家庭的責任和無私奉獻以及對愛的忠誠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面對父母的央求讓她去攀富家親戚,即使她心中不情愿,她還是選擇答應了前往,這是她通往悲劇路上的第一步。面對克萊爾的真情表白,她的善良和真誠又占據了主導地位,在新婚夜她下定決心向自己的丈夫坦白自己的悲慘經歷。然而克萊爾卻選擇了逃避,絕情地離她而去,遠赴異國?!翱巳R爾的拋棄給了苔絲精神上致命的一擊,摧毀了她的精神和心靈,加劇了她的悲劇?!盵3]
(三)苔絲的反抗和妥協
每個人都是矛盾的個體,從整篇小說可以看出,苔絲的悲劇亦是性格悲劇,是人性格內部的自我矛盾、自我沖突。一方面,苔絲是具有反抗精神的,她勇于大膽地反抗虛偽的倫理宗教。在失身于亞歷克之后,苔絲果斷拒絕權貴的誘惑和虛偽的亞歷克的挽留,毅然堅決地回到貧困的家中。在被自己的丈夫克萊爾殘忍拋棄之后,回到家鄉的苔絲又一次遇到亞歷克。當亞歷克以救贖者的身份糾纏苔絲回到他的身邊時,直率勇敢的苔絲毫不猶豫地揭露他的虛偽。這是她性格中反抗精神的體現?!暗愿裰械牧硗庖幻媸撬姆纯共⒉粡氐?,她勇敢地抵制虛偽的道德和禮儀以及蔑視宗教,但她仍然無法擺脫當時的宗教陰影?!盵4]例如,雖然她蔑視宗教,但當她的孩子去世時,她害怕孩子會因為自己的罪過被迫下地獄,所以她偷偷地為孩子進行了洗禮。另外,當她被丈夫拋棄回到家鄉后,面對亞歷克的糾纏,她拒絕重回亞歷克的身邊。但最后考慮到父親離世后家人居無定所的境況,她又再一次妥協做了亞歷克的情婦,她總是在過去和未來的圈子間徘徊,所以苔絲的悲劇又屬于性格悲劇。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造成苔絲的悲劇原因有:家庭原因——家庭的貧困;社會環境——19世紀末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侵入偏遠的農業區,農民處于社會的最底層,沒有社會地位;社會習俗和傳統道德標準——男權主義的社會道德和宗教倫理的虛偽;她自身的性格——自尊和堅忍、善良和真誠、反抗和妥協。總的來說,以上多種原因使得大自然純潔之女——苔絲終究無法擺脫悲劇的命運。
參考文獻
[1]施晶晶.淺析《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悲劇命運成因[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1(11):23.
[2]馮學玲.詮釋苔絲人生悲劇的內外原因[J].文教資料,2008(08):22–23.
[3]潘鴻海.《德伯家的苔絲》悲劇淺析[J].文學教育(上),2019(11):57.
[4]王婷.《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悲劇的分析[J].海外英語,2019(12):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