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源
摘 要: 實訓室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主要場所之一,實訓室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學校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其他功能的發揮。本文從高職院校實訓室特點和師生實際需求出發,分析了高職院校在實訓室管理中存在的若干問題,研究了提升實訓室管理水平的途徑方法。
關鍵詞:實訓室 管理 信息化
實訓課程是職業院校主要的教學特點之一,而實訓室是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主要場所,承擔著知識傳授、技能訓練、教學研究及其他相關任務。實訓室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學校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其他功能的發揮。全面提高實訓室管理水平,是職業院校的加強內涵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1 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經濟結構的調整升級,提高職業教育供給側整體水平、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近年來,高職院校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不斷凸顯,職業院校越來越重視實訓室建立和管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出:“要提高實訓基地規劃、管理水平,為社會公眾、職業院校在校生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企業提升人力資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撐。”這充分說明,科學、高效的實訓室管理對于職業院校發展的重要性。當前,職業院校在實訓室管理的實踐中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1]。
2 實訓室管理范疇
從學校層面上講,實訓室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2.1 根據教學計劃,提供實訓教學場所及設備
實訓室管理的一項基本任務就是根據教學計劃,提供實訓課程所需的教學場所及設備。在高職院校教學改革過程中,實訓教學所占課時比例逐漸提高,對實訓場所及設備的統籌管理和安排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一方面,學校要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新建擴建實訓室,增加設備數量;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完善實訓室管理,通過合理安排和使用,挖掘部分實訓室潛力,以滿足更多的實訓課程需求。
2.2 實訓室及設備的維護保養
實訓場所及實訓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工作是實訓室管理中的基礎工作,只有確保實訓室及設備的良好狀態,才能提供優質的實訓條件,滿足不斷增長的教學需求。具體包括實訓室水電氣維護、環境衛生保持、實訓設備的保養、損壞實訓設備的維修、常規耗材的補充、新購實訓設備安裝調試等。
2.3 實訓室相關信息的統計更新
一段時間內的實訓室相關統計信息包括新增面積、設備數量、實訓課程開出率、貴重儀器使用率等,這些信息對于學校進行教學效果評估及專業建設十分重要。由于實訓室面積及設備數量不斷增加,相關信息的統計更新工作任務繁重,難度較大。
2.4 做好實訓室安全工作
近年來,一些高校出現的實驗實訓室事故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及財產損失,再次給實訓室安全管理工作敲響了警鐘,安全工作時刻不能松懈。具體來講,實訓室安全既包括平時實訓課程中的師生人身安全,也包括實訓室和設備的物品安全,尤其是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品的安全存放與處理,更是應該關注的重點。
3 存在的問題
3.1 信息化建設水平有待提高
雖然不少高職院校已經采用信息化系統來管理本校的實訓室,但應用效果一般,仍然存在若干問題。一是實訓室信息化管理系統錯位。不少實訓室信息化管理系統往往是企業開發的現成產品,沒有根據每個學校的實訓室實際情況來開發,這就造成了產品和需求的錯位。有些系統開發企業承諾后期會根據實際需求進行二次開發和修改,但往往難以真正落實,造成了“有系統、難應用”的局面,信息化應用帶來的成效大打折扣。
二是信息化系統數量過多,出現了“各自為戰”的局面。高職院校實訓室種類多、數量多,在學校層面沒有建立一套較為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之前,二級學院為了提高實訓室管理效率會先行購買或定向開發適合本部門的系統。這些分散的實訓室管理系統一般功能單一,能夠滿足某些特定的實訓室管理功能。
三是實訓室信息化的應用領域及覆蓋面過窄[2]。由于實訓室管理責任劃分及設備編碼等工作涉及教務、資產、二級學院等多個部門,導致信息化系統數據不完整,僅能滿足特定實訓室和部分教師的實訓預約。還有的管理系統只能記錄計算機機房、部分貴重儀器的使用率等。
3.2 安全培訓教育效果一般
安全問題始終都是實訓室管理的重中之重,各個學校也都十分重視此項工作,除了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定期開展實訓室安全檢查整改之外,也會不定期開展校內的自查與整改,確保了實訓室、設備及物品的安全存放。但是,實訓室安全的另一層面是要確保實訓教學中師生的人身安全。關于實訓安全的規章制度,除了學校的統一規定,各個二級學院及實訓室也都制定了相關操作使用規范,并面向師生開展了安全培訓教育。在實踐中,這些安全培訓教育效果一般。究其原因,培訓教育的手段單一、學習者缺乏積極性是重要原因。
3.3 實訓室開放程度不高
高職院校的實訓室開放既是指面向本校師生的開放,也是指面對校外相關社會人員的開放。當前,由于種種原因,高職院校實訓室在完成了相關實訓課程任務后較少開放給本校師生,這樣既不利于提高實訓設備的利用率,也不利于人才培養。應該看到,在課余時間,愿意到實訓室進行學習的學生都是學習態度端正的“上進學生”,學校應當鼓勵并為之提供相關實訓資源。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員、企業員工需要技能培訓和指導,高職院校應創造條件對他們開放實訓室,幫助他們提升自我,擔負起社會服務的職能。
3.4 相關數據統計工作難度較大
相關實訓數據,如實訓室利用率、儀器設備的使用率等,對于學校決策十分重要。
統計數據需要依據,沒有依據的數據可信度也不高,數據的作用將大打折扣。由于自動化設備的采用,部分實訓室,如計算機機房,設備種類單一,可以做到自動統計。但對于機械類、汽車類、機電類實訓室,由于實訓場所面積大、實訓設備數量多、輔助工具種類繁雜、實訓室區域劃分不清晰,有的儀器設備交叉放置,這給數據統計帶來了困難。
3.5 實訓室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
當前,不少高職院校實訓室管理人員采用人事代理制,由于待遇水平較低、工作強度大、晉升空間小等原因,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雖然“同工同酬”的原則已被廣泛接受,但在實際執行中,并未真正意義上完全實現。實行人事代理制的實訓室管理人員在各高職院校之間的薪酬差異較大,與同校在編人員的薪酬相比普遍偏低。這種在薪酬待遇及社會保障水平的上的差別,容易導致人事代理實訓管理人員產生心理上的落差,對學校和工作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不強,挫傷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4 相關對策研究
針對以上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研究解決。
4.1 完善相關體制
機制成立學校層面的實訓室管理部門,加強實訓室的集中統一管理,厘清與教務、資產、督導、二級學院等關聯部門的責任劃分,同時要嚴格落實責任制,實行實訓室負責人制,明確實訓室管理人員的責任義務,是提高實訓室管理效能的前提。此外,還要解決好人的問題。實訓管理人員是落實好學校各項實訓管理制度的基礎,只有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增強責任感,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實訓室管理水平。制定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績效激勵制度,規范和完善實訓管理人員的合法權益,關注他們的發展訴求,是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調動積極性的重要手段。
4.2 精準開發實訓室信息化管理系統
信息化改造與提升是提高實訓室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但是,直接采用企業開發的實訓室管理系統往往效果不佳,單純的“拿來主義”不可行。高職院校應當根據自身實訓室特點,結合學校相關規章制度,自行或聯合企業共同重新開發適合自己的系統,或者在原有系統上進行二次開發修改,才能做到精準開發,有的放矢。
4.3 加大安全課程開發力度
學校應當調動各方面資源,開發建設相關安全課程,納入學分管理。具體來講,各個專業可根據專業實訓特點,組織教師及實訓管理人員開發建設相關課程。課程內容包含實訓安全、水電氣火使用安全、特殊實訓耗材的存放與處置、急救常識以及與本專業課程實訓過程相關的安全常識。
4.4 加強管理系統的硬件投入
要全面提升實訓室管理水平,單純依靠軟件是不夠的,還需要加大系統相關的硬件投入,如視頻監控、儀器借還設備、事故報警設備等。
5 結語
建設完善信息化系統是提高高職院校實訓室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本文從高職院校實訓室特點和師生實際需求出發,分析了高職院校在實訓室管理中的重點工作、存在的若干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只有從軟件、硬件、制度及執行管理上同時加強建設和相關銜接,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好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有點,才能全面提升高職院校實訓室管理水平。
基金項目:本文為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2019 年度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項目(編號:20190610)成果。
參考文獻:
[1] 司徒榮鋒. 探析高校實訓室建設現狀與管理模式[J]. 建材與裝飾,2020(19):172+174.
[2] 李偉霖. 論設備管理與實訓室管理的協同發展[J]. 教育現代化,2019,6(A4):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