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運德 沈小波 盧力源 李夢喆



摘 要:密封墊片是一種用于機械、設備、管道只要是有流體的地方就是用的密封備件,金屬密封墊片是以金屬板狀材質,經切割,沖壓或裁剪等工藝制成,用于管道之間的密封連接,機器設備的機件與機件之間的密封連接。密封墊設計參數很重要,但如何正確使用密封墊次數對密封功能起到決定性作用。
關鍵詞:金屬密封墊 裝配 次數
1 引言
金屬密封墊片具有精密度高,拉力度強,光潔度好,有韌性,不易折斷的特點,在變速器行業運用廣泛,比如加、放油塞、倒車燈開關等,金屬密封墊常見的失效形式為變形,加工紋路粗糙、安裝平面不平整,最終導致密封失效。影響密封墊密封功能的主要因素有螺栓扭矩,油溫,油壓、殼體配合面精度,及裝配次數等。在此本文通過對裝配次數的研究與墊片變形的規律研究,從而得出使用次數對密封性能的影響。
2 問題描述
某公司一變速器上放油塞使用的密封墊圈金屬墊圈,材料為銅,整車裝配變速箱時,發現油底殼放油螺栓處滲油,密封墊圈的裝配位置如圖1所示。
故障墊圈拆解驗后變形情況如圖2。
3 問題分析
拆解發現墊圈變形嚴重,中間部分因沒有被螺栓法蘭受壓,有明顯的凸起。在校驗室進行測試會拆卸放油螺栓,然后重新擰緊,重新擰緊時,銅墊片已經發生變形,變形為不可恢復塑性變形,二次使用在同等螺栓預緊力情況下,密封墊圈的變形量會有所變化。殼體加工表面會存在粗糙度、變形的問題,它們和墊片之間存在泄漏通道。密封墊圈二次使用后的變形量會有所變化,不能有效填充殼體平面之間的不平整間隙,造成滲油風險,墊片密封原理如圖3。
密封墊圈一次裝配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從分析數據分析:
1)一次裝配后墊片變形量最大為0.34,最小為0.27,平均值為δ1=0.296mm,油底殼為沖壓件,沖壓件平面度為Pmax=0.2;
2)一次裝配后,δ1>Pmax,密封墊圈的變形量可以填充殼體不平整度。
密封墊圈二次裝配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從數據上分析:
1)二次裝配后,變形量最大為0.1,最小為0.05,平均值為δ2=0.064;
2)二次次裝配后,δ2=0.064 綜合上述試驗結果來看,裝配次數對密封墊圈密封性能有很大的影響。 4 理論分析 4.1 密封墊圈變形分析 密封墊圈承受螺栓的軸向預緊力F,在F的作用下,密封墊圈首先會產生變形,根據胡克律的內容為;固體中的應力σ與應變ε成正比,即σ=Ε*ε σ=F/A ε=δ/L 即δ=FL/(EA)? ? ?公式1 式中E為常數,稱為彈性模量 F:螺栓的軸向預緊力F A:密封墊圈有效接觸面積 δ:密封墊圈變形量 L:密封墊圈原始厚度 按照上述公式1,即在圖4中oa段,為彈性變形區域階段。 4.2 應力與應變關系 應力與應變關系如圖4所示 1)從上面試驗分析,二次裝配的螺栓扭矩沒有變化,軸向預緊力沒有變化,但是墊片兩次的變形量有很大的差異。 2)墊片一次裝配過程中,墊圈首先產生了彈性變形,此階段變形量與應力成正比,變形量隨應力增加而增加。 3)從上面試驗分析,一次裝配后的密封墊圈已經產生了塑性變形,不可恢復。二次裝配過程中,此時墊圈處于c階段,進入強化階段,變形量增加必須要增加應力,即軸向預緊力要增加,在應力不變情況下,變形量變化很小。 5 結束語 1)本文通過對密封墊圈裝配次數的試驗分析,找到密封墊圈裝配次數與它變形量的關系,為金屬密封墊圈裝配次數提供試驗依據。 2)通過應力與應變的關系圖找到密封墊圈的變形趨勢,為金屬密封墊圈裝配次數提供風險分析依據; 3)強化階段應力與應變的具體關系還需要大量數據研究。 參考文獻: [1]《材料力學》 第四版 ?劉鴻文 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