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維

摘要:本文主要調查喀什市阿瓦提鄉12村夜校學員學習國家通用語言的情況,并圍繞年齡、性別、職業、外出就業情況、受教育程度六個客觀因素對學員學習情況進行探究,最終為新時期農民夜校教學與管理工作提供客觀依據和對策建議。
關鍵詞:國家通用語言 農民夜校 學習現狀
引言
農民夜校是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推行發起的一項活動,學員通過夜校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
提高基層群眾的綜合素質,國家通用語言培訓是基礎,是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關鍵,也是實現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新疆的發展離不開語言的溝通,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一、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相關調查
本人查閱相關資料得知:關于新疆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普及情況的調查有這些,比如說:(1)曹巧紅在《阿克蘇地區維吾爾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抽樣調查研究》中提到:阿克蘇地區維吾爾族國家通用語言整體水平偏低,僅有54.9%的被調查者會說國家通用語言,其中,23.3%的被調查者屬于水平較差的等級,國家通用語言使用情況受社會環境影響較大,本地區在各個場合的交際中仍然以維吾爾語為主;(2)李志忠、岳學賢、曹婷的《南疆鄉村維吾爾族普通話普及度抽樣分析》,該調查得出:南疆鄉村維吾爾族普通話普及度僅為10.5%,普通話程度熟練的僅有5.1%,整體上,南疆鄉村維吾爾族基本上不會說普通話,南疆鄉村是新疆推廣普通話絕對困難的地區;(3)周香君的《和田地區維吾爾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抽樣調查研究》,該研究得出:和田地區維吾爾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整體較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使用人數偏少;(4)在劉燕《新疆少數民族推廣普通話的現狀及建議》中,以和田地區黨政機關、學校及公共服務行業少數民族普通話使用現狀調查為例,指出新疆尤其是南疆推廣普通話任重道遠。
以上文章都提到了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南疆地區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較低,推廣國家通用語言工作依然任重道遠。通過農民夜校這一學習平臺,不斷提高學員自身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
二、研究對象基本情況
喀什市阿瓦提鄉12村農民夜校按學員自身水平來分班,分為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其中初級班38人,中級班101人,高級班116人。另外還有由穩定就業人員組成的走讀班,走讀班要求學員每周參加不少于四小時的培訓;還有一些學員因家離夜校較遠,所以便在一村夜校學習。
在本次問卷調查中,抽樣調查人數共55人,男性20人,占總人數的36.4%,女性35人,占總人數的63.6%,其中47人在18-30歲之間,占總人數的85.5%,8人在31-50歲之間,占總人數的14.5%。
三、阿瓦提鄉12村采樣人員國家通用語言學習情況分析
從學員自我評價來看,20%的學員認為自己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很好,74.5%的學員認為自己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一般,只有5.5%的學員認為自己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不好,說明夜校大部分學員國家通用語言水平一般,仍然需要繼續學習,少數需要加強學習,多下些功夫。
從學員長期外出打工情況來看,所有學員中,有52.7%的學員是有過長期外出打工經歷的,如果學員在外就業的話,他所能接觸到的新事物、新知識、新理念也就更多,同時促使學員在無形當中鍛煉自己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國家在這方面也有很多的優惠政策,免費培訓學習知識,提供就業機會。比如說在北部產業園工作、鼓勵村民自主創業等等,而已就業的學員和未就業學員相比,精神面貌都有很大不同,已就業的學員能夠接觸到不同的新鮮事物,能夠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讓生活越來越富裕,讓幸福感、獲得感越來越強。
從調查數據來看,有41.8%的學員認為“說”很難,有30.9%的學員認為“聽”很難,有18.2%的學員認為“寫”很難,剩下有9.1%的學員認為“讀”很難,這說明大部分的學員在“聽”和“說”方面掌握程度不夠好。
從學員的國家通用語言進步情況來看,72.7%的學員認為自己經過夜校培訓后,自己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進步很大,21.8%的學員認為自己的進步一般,只有5.5%的學員認為自己的國家通用語言進步不大,這說明,經過夜校培訓后,大部分學員認為自己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進步很大,自我認可度較高。
從學習時長來看,80%學員已經在夜校學習了一年時間以上;從受教育程度來看,98%的學員受教育程度都在初中及以上;從外出打工情況來看,有52.7%的學員曾外出打工過,但使用情況卻不容樂觀,只有58%的成員會在公共場合使用國家通用語言,學員只有學以致用,國家通用語言水平才能提高。
四、結論與建議
(一)得出結論
1.阿瓦提鄉12村村民國家通用語言學習情況
(1)從了解到的數據來看,學員總體學習情況較好,因為在55名學員中,僅有5.5%的學員認為自己國家通用語言學得不好。
(2)從受教育程度來看,有98%的學員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上,這說明大部分學員在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時,都具有一定的學習基礎。
(3)從就業情況來看,52.7%的學員都曾外出打過工,而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學員們在訪惠聚干部、村干部的動員下,紛紛選擇外出就業,這樣對學習國家通用語言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2.阿瓦提鄉12村村民國家通用語言使用情況
從掌握到的數據來看,在公共場合,有25.5%的學員經常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32.3%的學員偶爾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有42%的學員極少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這說明國家通用語言使用情況還是不容樂觀,仍然需要大力倡導學員開口說國家通用語言。
3.影響阿瓦提鄉12村村民國家通用語言使用因素分析
從使用情況來看,學員使用國家通用語言的頻率低,并認為聽和說這兩個方面比較難,這說明語言環境能夠影響學員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缺乏適當的語言環境是制約學員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的重要因素。前幾年,大部分的村民都只會說維吾爾語,在這樣的環境下,訪惠聚干部、鄉下派干部、村干部也要學會維吾爾語,才能正常開展工作,服務群眾。缺乏語言環境,這一直都制約著南疆農民國家通用語言整體水平的提高。而在近幾年中,為了實現新疆長治久安工作總目標,自治區黨委安排了大量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動,比如說:訪惠聚、對口援疆、民族團結一家親、精準扶貧、四同四送等等的活動,在溫暖的同時,引導村民用國家通用語言交流。
(二)提出建議
(1)培養一批會說國家通用語言的村干部,村干部起帶頭作用,不斷提高自己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帶動更多的村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
(2)開展國家通用語言學習活動,可以采用看電影、唱紅歌大賽、編排小品等方式。活動營造學習國家通用語言的氛圍,不僅可以提高國家通用語言水平,還能豐富農閑生活。
(3)在扶貧工作、四同四送、結親等活動當中,在送溫暖的同時,把國家通用語言教學融入其中,經過夜校培訓后,大部分村民也是能夠聽懂一些國家通用語言的,和他們用國家通用語言交流,以此來鍛煉他們聽和說的能力。
(4)要求在校學生返鄉后主動教授父母國家通用語言,實現家校聯合,共同提高村民的國家通用語言水平。
參考文獻:
[1] 曹巧紅. 阿克蘇地區維吾爾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抽樣調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7.
[2] 李志忠,岳學賢,曹婷.南疆鄉村維吾爾族普通話普及度抽樣分析[J].語言文字應用,2018(03):41-50.
[3] 周香君. 和田地區維吾爾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抽樣調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7.
[4] 劉燕.新疆少數民族推廣普通話的現狀及建議[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4).
[5] 段寧芬.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普通話普及情況調查概述[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5(07):13-16.
[6] 石琳.精準扶貧視角下少數民族地區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深化的策略[J].社會科學家,2018(04):150-156.
[7] 劉亦函,景星維.民族地區普通話普及調查研究綜述[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9(04):57-59+74.
[8] 黃曉東,宋曉蓉,張全生.新疆南疆維吾爾族國家通用語言普及情況之問題研究[J].新疆社會科學,2018(02):87-94.
[9] 王海英,黃曉東,段寧芬.新疆少數民族普通話普及度調查抽樣設計[J].語言與翻譯,2015(03):78-82.
[10] 張彩莉. 伊犁州直哈薩克族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抽樣調查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