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本文針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規劃設計做出了進一步探究,詳細分析了市政道路的路基設計、市政道路路面設計、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規劃設計要點,有益于強化市政道路的安全穩定性以及耐久性,可強化道路工程的整體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面;規劃設計
當前,城鎮化進程速度的加快,科學技術有了很大的提升,公眾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帶動著道路交通事業的完善以及持續發展。其中,路基路面質量以及性能,是對道路交通功能實現的重要保障,需要給予相應的重視,但結合當前的情況進行分析,道路路基路面開展設計時,因為一些問題的存在,對設計水平以及路基路面質量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不利于交通系統的發展以及完善。所以,針對路面路基設計規劃要梳理好要點,為設計人員提供相應的設計指引,以便將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設計水平提升。
1關于市政道路的路基設計探究
(1)設計路基形式。路基自身需要結合具體的地質條件以及選用的填充材料,將其進行劃分,包括6種基本形式:路堤、路塹、半路堤、半路塹、半填半挖、不填不挖路基。其中,路塹以及路堤、半填半挖路基屬于非常普遍的路基形式。在規劃設計路基的過程中,需要依照城市交通路網對合理的路線進行規劃和選擇,并對工程地質、豎向規劃提出的要求以及內容充分考慮,對外業調查研究認真完成,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就地取材,以便對合理的路基形式進行挑選,并保障對經濟的把控。其中,還需要對排水防護措施進行應用,并聯合高效的病害防治方式,可對各種自然因素對路基產生的危害進行預防,從而對路基的強度、穩定性、耐久性以及抗變形能力給予保障[1]。
(2)設計路基邊坡。穩定的路基邊坡與路基整體安全性有著直接的影響關聯,在具體設計以及規劃當中,對于路基邊坡的設計要給予高度重視,特別是規劃設計邊坡坡率和相應的防護形式,會緊密聯系著路基的整個穩定性和安全性,所以,設計路基邊坡坡率以及設計防護方法,屬于非常重要的環節。一般情況,下在設計邊坡的過程中,路基邊坡坡率需要結合路基采用的填料物理力學性質,結合邊坡的高度以及地基相應的地質條件,綜合片區已經完工的其他施工道路,衡量和探究之后,才可以對相應的規劃設計科學合理開展[2]。
(3)設計路基寬度。對路基寬度產生的影響因素,包括道路紅線的寬度、縱坡、橫坡度、高程以及邊坡高度等等。設計工作開展時,需要對影響因素充分考量之后,依照提出的設計規范,以及相應的要求,科學開展設計工作。
2市政道路路面設計分析
2.1 設計柔性路面
柔性路面并沒有非常大的剛度以及抗彎拉強度,主要借助抗壓、抗剪強度對車輛產生的荷載作用進行承受。當路面有車輛通行時,出現的暗沉現象會非常大。因此,針對柔性路面開展設計工作時,需要對負荷不同的結構層加以設計,根據預測的道路交通量以及相應的分析情況對柔性基層、半剛性基層以及剛性基層進行設置[3]。同時,還需要考慮對功能型墊層加以設置。車輛荷載會逐步傳遞給路基,所以土基承受的壓力會非常大,進而將路基自負荷能力產生的作用和效果提升。路基是非常關鍵的受力層,其好壞對路面的使用壽命有著直接的影響。該類路基最典型的代表為各種類型的瀝青類面層,如:瀝青混凝土面層,如圖1所示。
2.2 設計剛性路面
剛性路面有著較大的抗彎拉強度、彎沉變形非常小,會將一定的剛性呈現出來,破壞與極限彎拉強度有著直接的影響關系。水泥混凝土路面屬于剛性路面的典型代表,最突出的特征便是有著較大的剛度以及強度,且抗彎拉性能十分理想,與其他路面材料相比,車輛在通行時會因為水泥混凝土結構層當中的板體性,始終處于板體工作狀態,進而出現非常小的豎向彎,所以混凝土面層是非常重要的持力層。
2.3 設計半剛性路面
半剛性路面會利用半剛性材料作為路面的面層或者使用半剛性材料當作路面的基層,在上面對瀝青面層進行鋪設。半剛性結構層會結合石灰以及水泥,屬于土或者碎石含有水硬性結合料的一種工業廢渣修筑路基,其中展示出來的力學特征兼顧剛性路面以及柔性路面。在前期,會展示出柔性路面當中的力學性質,而后期使用時,會較大幅度的增長強度以及剛度,但產生的強度和剛度并不會超過水泥混凝土。對于這種材料的應用,其剛性會保持在柔性路面和剛性路面之間,所以該類基層以及在瀝青面層上進行鋪設,都為半剛性路面,而且這種材料的基層也被稱之為半剛性基層[4]。
3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規劃設計要點分析
3.1 控制裂縫
針對道路路基路面開展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對路面裂縫進行嚴格控制,如有裂縫會對路面質量水平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甚至埋下交通隱患,道路裂縫如圖2所示。所以,針對路基路面設計工作開展時,其一,針對路基基層,需要挑選理想的結構,保證穩定性和安全性,使得收縮情況有所降低,從而對整體質量進行強化;其二,對路基路面的材料合理選擇。材料要有良好的性能以及質量,以免由于施工材料產生溫縮、干縮等問題發生裂縫。
3.2 基層平整性
路基的穩定性緊密聯系著市政道路的安全性,所以在路基設計當中,需要對設計規劃的合理科學性加以保障,以免路面在后期使用時,有凹凸不平的問題,降低駕駛舒適性等等。此外,由于科學技術的推動,材料種類更加豐富,特別是水泥材料,各種類型的水泥有著不同的特征,對路基平整性產生的影響非常大。因此,在具體規劃設計開展時,可借助緩凝性物質實施輔助處理,對攤鋪尺寸進行把控,確保布料器的轉動速度為平緩狀態,從而規避基層的平整性遭到不必要的破壞。
3.3 完善路面路基排水設計
對于市政道路來說,完善路基路面排水設計工作異常關鍵,可預防道路路面有積水發生以及浸泡路基問題。其中,通常采用的形式為,結合地形開展具體的處理以及設計工作,這樣的方法在地形較為平緩,沒有明顯起伏的區域非常適用[5]。通常情況下,對于該類地形的調整,會借助加固邊坡、植被栽種的方法,但非常容易出現囤積水分的情況。所以,需要對排水管道進行設計。此外,溝坡也需要安排排水設施,且綜合性排水作業要定期開展,在路肩外側安裝好瀝青混凝土攔水帶,并借助混凝土預制塊實施砌筑工作。集水槽會有流水現象出現,水流泄水口的設置間隔大概為30~60m,并無縫連接邊坡急流槽。
4結束語
總之,對于市政道路規劃設計的開展,需要做好相應的探究工作。在規劃設計工作開展時,先要針對路基路面開展有效設計,并結合不同的特征以及要求,挑選合理的、具有針對性的技術設計,以便對道路的質量水平加以保障,為城市的未來建設以及良好發展奠定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費佳.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規劃設計的關鍵點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6):187-188.
[2] 覃艷交.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規劃設計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11):184-185.
[3] 焦磊.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規劃設計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7):50.
[4] 柳淑珍.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規劃設計研究[J].建材與裝飾,2020(2):287.
[5] 林讖.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規劃設計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9(24):275-276.
作者簡介
劉曄(1981-)女,黑龍江人;職稱:工程師;研究方向:道路專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