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麗
摘 要 本文以假山的分類和特征作為切入點,通過分析不同類型假山的特點,從而為后續施工技術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同時簡要論述了地基處理、材料選擇等假山施工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而針對不同類型假山施工中部分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 假山施工;關鍵技術;研究
引言
山水之趣作為人類追求自然界之美的崇高享受,歷來受到國人的喜愛,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假山這一造園元素已成為我國古典園林營造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而《論語》·雍也篇所提出的“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儒家理論,更是將假山營建注入了孔孟思想的源泉,使得其在我國古典園林營造中的地位更加顯著[1]。
1假山分類及其特征概述
目前,我國園林界根據假山營造過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大致將假山分為土山、土石山、石山等三大類,而20世紀以鋼筋為骨架、玻璃纖維為抹面的塑假山也逐步開始在園林中得以應用。
土山在營造過程中基本采用土方進行堆疊,其在營造過程中所需的場地空間較大,假山的山勢較為緩和,假山上還可種植各類植物以起到點綴景觀的目的。該類型假山由于占地空間較大,通常出現在場地空間充沛的北方平原地區。
土石山是以土山為主體并在山體上點綴部分石料或是以土山為心并在其外側覆蓋石料,由于石料的存在使得土石山與土山相比,在造型變化上更趨向于多樣,而假山的規模也適當縮小,其在以蘇州為代表的江南私家園林中較為常見。
石山通常是指山體全部采用石料進行拼接的假山,具有“瘦、透、漏”等特征的湖石贏得了疊山匠人的偏愛,成為石山堆疊中的首選材料。由于受到石料采購的限制,石山的體積遠不及土山或土石山,但其所展現出的峰巒疊嶂更加貼近于自然界中的山體[2]。
2假山施工共性化施工關鍵技術解析
無論何種形式的假山,其施工工序一般均為選擇堆疊山體材料、施工放樣、地基處理、施工材料運輸、山體堆疊與修飾等過程,由于不同形式的假山所采用的施工材料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每種假山在施工過程中既存在一定的共性工序,也存在一定的個性化工序。
2.1 地基處理
由于假山是由土方或石料堆疊而成,其材料的自重較大,考慮到假山自重對場地地坪的荷載過大,如不對假山下部的地基進行適當處理,勢必會在假山施工或后期使用過程中產生較為嚴重的地基沉降,進而引發假山開裂等問題,嚴重影響假山的使用效果。為此,在假山施工前,必須根據場地實際情況對地基進行適當處理。
在部分土質較好且地下水水位較低的北方區域,可采用素土夯實的工藝對假山的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在局部區域可適當挖除土壤力學性質較差的表土并采用拋石形式予以加固。在南方沉積平原區域,則多采用松木樁進行加固,將6~8米長、梢徑達到15~18厘米的松木樁利用選用機械,以一定間距插打入基礎下部的土層中,從而提高假山荷載的傳遞效果。而在局部土層含水率較高的區域,可采用水泥攪拌樁或高壓旋噴樁的形式,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使其能夠滿足假山的荷載要求[3]。
2.2 材料選擇
各類型假山在建造過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土方、石料、混凝土以及點綴景觀用的各類植物等,優良的材料不僅能夠加快施工進度,而且對于假山整體景觀效果的營造也有極大的作用。
土方作為土山或土石山堆疊的主要材料,其使用量往往較大,為了降低假山工程整體造價,可將其分為表土與心土進行分別采購。在挑選心土時,應當選擇土壤松散、含水量較低、顆粒度較大的土方,以便在土方堆疊的過程中能夠通過機械設備的碾壓,提高山體的穩定性。在挑選表土時,鑒于土山或土石山在建造中將適當種植綠化植物來提高假山的景觀效果,故應選擇土壤肥力大、土壤細膩的種植土。
在挑選石料時,盡量選擇方形或長條形的石料,切忌選擇圓形或橢圓形的鵝卵石作為假山的施工材料。在選擇石料時,應當以石料所展現的質地、紋路、顏色、形狀等因素為基本條件,而對石料的大小則可適當放寬。
3土山施工關鍵技術
在進行土山施工時,最為關鍵的工作便是確保土山的穩定性,而這一問題可通過假山坡腳加固、土方填筑施工等環節進行優化。
在進行土質假山坡腳處理時,可視假山實際堆疊高度和體積,沿假山外圍邊線內側砌筑一道連續封閉的混凝土山墻,以此來起到約束假山土方側方應力的效果。但為了保證假山的觀賞效果,所設置的山墻不得裸露在假山外表中,如遇到假山體量較大或堆疊高度較高,則可在假山內部設置多道山墻來提高穩固坡腳的作用。同時,在假山坡腳處種植部分深根系的植物,利用植物強大的根系亦可起到一定的固坡作用。
土方堆疊對于改善土山的穩定性也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分層填筑和分層碾壓,對于提高土山內部土方的密實度有著極其顯著的作用。在進行土方堆疊時,每層土方的填筑高度不得超過50厘米,待每層土方填筑完成后,需靜置48小時后方可進行碾壓作用,當碾壓后的土方密實度達到設計要求的85%后,便可進行下一層的土方填筑施工。如假山體量過大,可在分層填筑后,在每層土方之間鋪設厚度在5厘米以上的級配碎石,以提高上下兩層土方之間的結合緊密度。針對土方堆疊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降水,為了減少水分對土方的浸泡和沖刷作用,可在土方填筑時,事先布置好排水溝或集水井有效組織排水,部分體量較小的假山可直接在表層鋪設防水布。
4土石山施工關鍵技術
土石山與土山的施工技術基本相近,前者與后者相比,僅多出一道局部山石點綴的工序。由于大部分土石山中的山石僅起到點綴景觀的作用,在施工時,應當首先對山石的基座進行處理,通常在山石點綴處,依據所需點綴的山石大小,挖掘一處深度在80厘米以上的基坑,在基坑底部可采用級配碎石和C20標號的混凝土進行基坑處理,如所需點綴的山石體量較大,則需額外利用松木樁進行地基加固。在完成基坑處理后,需確?;尤匀痪哂?0厘米以上的深度以便放置山石,隨后利用起重機將山石吊運至基坑上方,并緩慢放置在基坑中。隨后,利用小塊的石料或混凝土對山石的底部進行填塞,使其能夠充分地穩定在基坑中。待山石被徹底固定在基坑后便可進行基坑的回填,土方回填的高度應當高于山石基座底部20厘米以上,從而形成較為自然的坡腳。土方回填完畢后,可在接坡處布置部分地被植物或灌木,以此進一步弱化山石的拼接感。另外,在山石吊運過程中,應當將山石的最佳觀賞角度朝向假山的主要游覽路線上,并利用小灌木、青苔等植物,將觀賞效果欠佳的區域進行遮蔽,以提升山石的整體景觀效果。
5石山施工關鍵技術
與土山、土石山不同,山體始終是石山的觀賞核心,出于中國古典美學的考量,在進行石山施工中,必須始終貫徹“漏、透、瘦、皺”的基本原則,在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上,應當做到錯落有致、大開大合,從而展現出自然界中山峰的魅力,切不可“零敲碎打”,以免影響假山的整體效果。在石質假山營造過程的諸多環節中,山石堆疊和假山收頂為最為關鍵的施工工序,其對于假山的景觀效果也影響最大。
在堆疊山石期間,應當避免山體出現規整形狀,講究運用“折、搭、轉、換”等技法?!罢邸北硎旧绞询B應當充滿方向和形狀的變化,不可將所有山石朝著一個方向進行堆疊。“搭”是指石料在拼接過程中,需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以免兩塊山石出現拼接感?!稗D”即假山塊體在空間方位上的變化,由一個方向轉到另一個方向?!皳Q”則是假山塊體由一種節理層狀換為另一種形式,如水平的層狀節理換為豎向的層狀節理。同時,在假山堆疊過程中,應當注重假山整體重心的變化,以免出現山體傾斜。
石質假山的山峰作為整座假山的視覺焦點,其所使用的石料必須是最為美觀、自然的山石,在安置山峰時,應當順應整個山體的山勢,為提高山峰的穩定性可采用構件或凝膠進行加固支撐。
6結束語
隨著我國園林追求自然美的浪潮不斷興起,大量的假山被應用到各類園林景觀中,而在假山施工過程中,只有真正掌握其關鍵施工工藝,才能將假山的魅力、姿態持之以恒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參考文獻
[1] 肖輝明,王麗明.園林假山造景技術要點分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2):100-101.
[2] 徐珊.淺談假山的施工工序[J]現代園藝,2019(12):204-205.
[3] 艾艷桂.園林工程中假山施工技術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7(24):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