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毛軍


摘 要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建筑行業迎來了發展新高潮,高層建筑越來越多,施工難度也日益增大,國家及相關監察部門對建筑企業的要求也愈加嚴格。施工安全問題也就成了現在人們所關注的重點問題,尤其是對深基坑施工過程。為了保證整體建筑的穩定性,監測部門更要時刻監察、監測建筑工程基坑施工結構環節,順利推動建筑項目完整竣工。基于此,文章就工程測量當中深基坑變形觀測相關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 工程測量;基坑;變形;觀測
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化以及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建筑水平和建筑能力有了顯著性的提升,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使可利用土地和空間逐漸縮小。為了有效地、合理地利用城市資源,在高層建筑數量不斷增加情況下,基坑也逐漸加深了其施工深度。正因如此,全文對如何提高基坑施工變形監測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是在保證項目施工安全穩定進行的主要條件。
1深基坑的概念
深基坑項目技術操作復雜,是工程建筑中的施工難點,只有保證深基坑的質量安全,才能使后續工程順利開展。由于城市土地資源緊張,建筑企業為擴展使用空間,所以設計的城市高層建筑不斷攀升,深基坑則成為建筑企業選擇的重要條件。深基坑從形狀上分析大部分為方形或長形,深度超過5米,底部面積保持在27m2左右,且底部邊長要保證是短邊長度的3倍。深基坑建設過程較為復雜且危險性高,所以相關施工人員需保證自身安全意識。鑒于深基坑施工處于地下,地質條件煩瑣,因此在深基坑正式展開施工前,需對施工環境進行嚴格勘測,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因疏忽勘測施工地點問題,影響整體施工的進度和質量。
2深基坑工程實踐監測特點分析
深基坑工程監測具有較強的時效性,與土木工程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區別。深基坑監測是一個對施工變化連續監控的過程,工作難度較大,對監測人員工作能力也是一種考驗。深基坑監測要求為后期工作需要進行數據采集提出了很大要求,特別是在遭遇天氣惡劣的情況下,不僅要保證監測設備的精確度,還需要保持監測工作平穩進行,由于深基坑變形程度不突出,所以在進行監測時,務必保持監測誤差。由于深基坑工作量繁重,所以要想提升監測精確度,需要以監測設備和檢測人員入手,保證該型設備的穩定性,努力提升監測人員操作水平,降低實際變形和觀測精確度的差值,獲取最準確、可信的檢測結果。
3深基坑變形觀測儀器及方法研究
3.1 深層沉降儀器在深基坑變形觀測中的應用
文章所提磁性沉降儀是源于外國一家公司,該型號沉降儀的刻度劃分為1mm,分辨精度在0.5mm。深層沉降儀是通過導線和探頭上下移動對土層變化進行數據測量,因為沉降儀的探頭是帶有磁性的,導線帶有標尺,通過對土層的測量數據,才能明確得出基坑是否發生沉降,沉降程度是多少。
(1)安裝沉降標。沉降標在安裝過程中要格外注意,需考慮施工地點的實際情況和測量需求,確定鉆孔的位置及尺寸大小,避免誤差的出現。探頭作為沉降標的中心部分為確保安裝質量,需對導管的材質嚴格把關,在安裝過程中導管兩頭不能堵住,且導管的使用是一次性的,無法回收再利用,同時孔口用混凝土來保護,固定探頭和孔口部分。為了降低監測差值,需充分發揮磁性沉降儀的各種性能,對監測值的測量要保證在三次以上,并取其平均值,確保監測結果的準確性[1]。
(2)磁性沉降標測量工作分析。深基坑利用磁性沉降標進行測量時,測量人員要根據觀測規則,保護和清理好沉降標孔口工作,避免測量結果混淆不清的情況,務必保證結果的準確性和孔位對應關系。在建筑施工實際測量中,孔位的標高是根據實際工程來調整的,當深基坑負荷加重時,需格外注意磁性環工作情況,保證測量工作有序進行。
3.2 測斜儀在變形觀測中的應用
測斜儀的使用是為了保證工程順利進行,該儀器可以通過對施工場地各方位土層展開作業,清楚了解土層位移的情況。
(1)對測斜管的埋設研究。測斜管與沉降儀導管安裝主要區別就是測斜管的底部是需要底蓋的。對測斜管埋設位置進行鉆孔時,需對施工環境進行研究調查,綜合考慮后測算出鉆孔深度,最后確定鉆孔位置。為了使測斜管在觀測中不受阻礙,將其固定好后需對測斜管進行全面清理,既保護了探頭的安全性,還保證了測量工作的通常性,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測量工作不受干擾,使獲得的深基坑變形觀測數據更加的真實有效。
(2)測斜儀的測量工作具體步驟。測斜儀在深基坑觀測中具體的操作過程可詳細分為4個步驟:①正確安裝測斜儀,做好檢測工作;②滾輪卡放置在導槽上,探頭插入測斜管,將探頭緩慢放置據孔底0.5米處;③在完成第一次測量后將探頭旋轉180°的同時,插入同一對導槽中,重復測量至少3次以上;④將計算機與測斜儀有效連接,便于測量數據通過網絡傳輸至計算機中,為提升深基坑觀測質量做計算[2]。該觀測過程是為了在更加符合土層的情況下,減少觀測數據的誤差,保證深基坑變形數據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4實例分析
(1)工程概況。文章以鶴山高爾夫項目建筑工程為例進行分析,該工程位于廣東省鶴山市共和鎮共建路188-189號,東至泮坑尾,南至泮坑口,西至共建路,北至作求村,屬于鶴山市共和鎮中心區,總占地面積約1.06平方千米,該球場是國內最高端的純會員制球會。為了使該球場內各類設施及項目建筑在施工中安全、穩固,會所內高層建筑基坑所采用的必須采用明挖法,利用沖孔灌注樁技術為深基坑施工奠定扎實基礎,保證基坑地下室的長、寬、深度分別在56.6m、51.2m、7.2m,整個地下室周長在200m左右。會所的建筑是基于原有地形地貌所設計,為球場施工作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3]。
(2)監測流程。在對會所各高層建筑進行設計時,首先要開挖基坑,然后對基準網點進行兩次以上的測量過程獲取監測初始值[4]。為了避免在施工過程中監測值接近預警值,需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再根據監測值的變化采取相應補救措施,詳情見表1所示。
(3)結果分析。圖1是基坑西側位移變形圖,其中是針對該高爾夫會所建筑基坑所進行35期的監測,包括采取有效措施后的位移變化。
根據圖1深基坑西側坑頂HY1水平位移監測點大概沉降在16mm,向內側位移20mm,相對應的深層水平位移CX1出現了大程度的變形。測斜管在位于7米時,深層水平位移在37.2mm,CX1已處于預警值臨界狀[5]。針對該情況的出現,為了保證施工順利進行,施工方與監理人員、合同房及業主,采取了有效的應對措施,降低變形速率,穩定監測數值。
5結束語
我國現代化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科技手段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得以應用。隨著高層建筑的逐漸增多,對深基坑工程建設的要求也愈來愈嚴格。文章通過深基坑的特點對磁性沉降儀和測斜儀在變形監測中的應用展開研究,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直接會影響施工的進度和質量,為了提升監測值的準確性,需遵循相關規定,調整儀器精準度再進行作業。為保證深基坑施工可以順利進行,要科學使用儀器,提升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最大程度的降低儀器設備的誤差。
參考文獻
[1] 林培.基于工程測量下的基坑變形觀測技術方法研究[J].居舍,2020(15):34.
[2] 何晨.基于工程測量下的基坑變形觀測技術方法探析[J].居舍,2020(8):69.
[3] 包錦春.工程測量中深基坑變形觀測方法研究[J].中國金屬通報,2018(10):187-188.
[4] 王曉華.工程測量中深基坑變形觀測方法研究[J].智能城市,2018,4(2):154-155.
[5] 袁龍.淺析工程測量中深基坑變形觀測方法[J].門窗,2015(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