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江西省萍鄉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蘇 萍鄉 337000
急性心力衰竭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常危及生命,必須給予規范治療[1]。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療方案包括供氧,靜脈給予嗎啡、袢利尿劑、強心劑等,若病情不能有效緩解,需給予血管活性藥物,如硝酸甘油等,但部分患者預后情況較差[2]。新活素適用于美國紐約心臟病協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大于Ⅱ級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但其作用機制需進一步探討[3]?;诖?,本研究旨在探討給予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新活素治療對其心率變異性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78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觀察組(40例,常規治療方案+新活素治療)和對照組(38例,常規治療方案 +硝酸甘油治療)。觀察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43~75歲,平均(61.22±6.02)歲;NYHA分級:Ⅲ級26例,Ⅳ級14例。對照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42~74歲,平均(61.43±5.93)歲;NYHA分級:Ⅲ級25例,Ⅳ級13例。統計學對2組NYHA分級等一般資料進行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參照《中國急性心力衰竭急診臨床實踐指南(2017)》[4],患者有冠心病等基礎心血管病的病史,有心動過速、呼吸急促等臨床癥狀,結合N末端B型利鈉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心電圖、X線胸片等檢查確診;②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40%;③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心源性休克者;②合并其他影響心率變異性的器質性病變者;③過敏體質者;④肝腎功能異常者。
1.3 方法兩組均給予超聲心電圖、動脈血氣分析等檢查,綜合評估病情,給予心電監測,建立靜脈通路,幫助患者調整體位,視患者缺氧情況采取對應氧療措施,同時給予利尿劑等藥物進行治療。對照組常規給予硝酸甘油(規格:1mL:5mg,山東圣魯制藥,國藥準字 H20058649),通過輸液泵恒定輸入,初始速度為5μg/min,每隔3~5min增加5μg/min,直至達到治療量,連續治療3d。觀察組給予新活素(規格:0.5mg/500U/瓶,成都諾迪康生物制藥,國藥準字 S20050033),使用微量泵,以1.5μg/kg負荷劑量靜脈推注,以0.075μg/kg維持,靜脈滴注3d。
1.4 觀察指標治療前與治療3d后,①比較兩組心功能指標: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LVEF,使用彩色超聲診斷儀(型號:VOLUSON S6,美國GE,國械注進20152062182)檢測;實驗室指標NT-proBNP:采患者空腹靜脈血,使用上??道噬锟萍荚噭┖袡z測;②比較兩組心率變異性指標,使用動態心電圖儀(型號:TLC6000,康泰醫學系統,冀食藥監械(準)字2013第2210081號)監測記錄24h,獲取竇性RR間期標準差(SDNN)、相鄰RR間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③比較兩組用藥24h后液體入量與尿量差值。
1.5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心功能指標、實驗室指標治療前,兩組心功能指標(LVEDD、LVEF)、實驗室指標(NT-proBNP)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LVEF值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NTproBNP、LVEDD值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心率變異性指標治療前,兩組心率變異性指標(SDNN、RMSSD)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SDNN、RMSSD值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用藥24h后液體入量與尿量差值觀察組液體入量與尿量差值為(551.79±152.37)mL,對照組液體入量與尿量差值為(366.96±157.52)mL,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267,P=0.000)。
急性心力衰竭可為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引起,也可為突然起病所致,但患者多伴有器質性心血管疾病,病情復雜、急重,治療難度大[5]。通常臨床治療需快速找出病因,給予對因治療,同時根據患者病情特征制訂綜合性的治療方法,快速控制臨床癥狀,預防血栓栓塞,收縮壓和肺淤血狀況較差者,需給予硝酸甘油靜脈滴注[6]。硝酸甘油起效迅速,可松弛血管平滑肌,維持冠狀動脈灌注壓,降低肺血管阻力與體循環血管阻力,有效穩定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緩解肺水腫及淤血情況,但臨床治療發現部分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不佳,心率變異性下降嚴重,易發生危險事件[7]。因此,需尋找一種更為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以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變異性指標。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實驗室指標比較()

表1 兩組心功能指標、實驗室指標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aP<0.05
表2 兩組心率變異性指標比較(,ms)

表2 兩組心率變異性指標比較(,m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bP<0.05
新活素是一種新型血管擴張藥物,其主要成分是通過重組DNA技術仿制的人體分泌的內源性多肽-B型利鈉肽[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LVEF值高于對照組,NT-proBNP、LVEDD值低于對照組,SDNN、RMSSD值及液體入量與尿量差值高于對照組,可見新活素可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標,提高其心率變異性,并有排鈉利尿的作用。其中,NT-proBNP是腦鈉肽前體之一,在血中的濃度越高表明心力衰竭情況越嚴重,故可用作心力衰竭診斷及病情評估;LVEF、LVEDD是臨床評價心功能狀態的常用指標,LVEF升高提示左心室功能狀態改善,LVEDD提升提示左室舒張功能減退;SDNN、RMSSD為心率變異性指標,可通過對心動周期變異的分析,判斷心力衰竭病情,并預測心臟發生危險事件的風險[9]。新活素可充當體液中腦鈉肽的作用,拮抗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有效逆轉心肌重塑,穩定心率變異性,避免病情惡化,且B型利鈉肽可與特異性的利鈉肽受體相結合,提升環單磷酸鳥苷(cyclic guanosinc monophosphate,cGMP)濃度,起到擴張動、靜脈血管,降低動脈壓、右房壓和肺毛細管楔壓的作用,同時可通過擴張腎小球動脈,從而增強腎小球濾過功能,有效促進鈉排泄,起到利尿作用,降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臟負荷,改善心功能指標[10]。
綜上所述,新活素可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標與心率變異性指標,起到排鈉利尿的作用,有效減輕心臟負荷,利于患者疾病轉歸。